天天看點

“詩意”院士吳碩賢:詩詞中覓科學靈感,兼通文理成“大家”

花城三月,落葉知春。迎着華南理工大學校園裡飄落的黃葉,75歲高齡的吳碩賢又在“朋友圈”更新原創詩作,這次是《黃葉》:“黃葉半幹枯,依依别植株。雖違枝上秀,卻把錦途鋪。”自從開通微信後,他這一習慣至今堅持了六年,平均“每日一更”,已有2000餘首作品。

擅長作詩不足為奇,但放在作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建築技術科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的吳碩賢身上,文理相融、才學相通的“大家”風範展現得淋漓盡緻。出自書香門第,自幼與詩詞歌賦、書法相伴,文學的精粹激發了吳碩賢數不盡的科學靈感……近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辦“詩意花城 聽見花開”系列活動,吳碩賢受邀分享自己與詩歌一生的“相處之道”。

“詩意”院士吳碩賢:詩詞中覓科學靈感,兼通文理成“大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建築技術科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吳碩賢

人物簡介:

吳碩賢,1947年5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建築技術科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是中國建築界與聲學界培養的第一位博士,主要從事建築環境聲學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偶吟集》《恒吟集》《音樂與建築》《室内聲學與環境聲學》《建築聲學設計原理》《吳碩賢文集》《吳碩賢詩詞選集》《吳碩賢行書選》《成語新解與雜談》《吳碩賢序跋詩文集》等。

1

投身學海尋珠玉,辟徑書山采桂芝

吳碩賢生于福建诏安的一個書香世家:祖父吳夢丹、叔公吳夢沂均是清代貢生,才識淵博、善于書法,父親吳秋山是大陸現代著名詩人、作家、書法家,精通辭章翰墨之學,曾在高校教授古典文學。

回憶裡 吳碩賢記得,幼時家中藏書豐富,《唐詩三百首》《千家詩》《宋詞三百首》自是常見。“從小父親就教會我詩歌的格律、音律,是以在小時候,五言、七言的絕句、律詩我都背得很熟。”他說。國中起,吳碩賢已獨立創作詩詞若幹,如“長天如海雲為浪,變幻升騰泡沫翻;霰玉紛飛三百丈,頓成大雨落人間”“始立攀登科技志,徜徉數理咀英華”,這些富有想象力的詩句,就出自青年時期的他。著名文學家葉聖陶曾寫信評價其作品“諸作大體均佳,讀之有馀味”。

年少夢想子承父業,成為一名文學家和作家,吳碩賢卻因時世變局踏上科學之路,日後更是成為中國建築界與聲學界培養的第一位博士。所幸,在人生重要節點上,原創詩詞刻錄着吳碩賢的心路曆程。

“投身學海尋珠玉,辟徑書山采桂芝。收拾行裝期北上,前程似錦任驅馳。”這是吳碩賢北上清華求學前寫下的豪邁詩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蘇關系破裂,蘇聯科技專家被撤走。響應國家對青少年努力向科技領域進軍的号召,吳碩賢毅然決定投身理科學習。1965年,他以福建省理科狀元,全國最高分的成績考取清華大學。

中途遭遇學業中斷,吳碩賢先後被配置設定西安鐵路局和南昌鐵路局工地勞動。從普通的勞工的粗活做起,他沒有一點怨言,擔水泥上山、住綠皮“宿舍”、跑山洞測量……盡管這并非吳碩賢求學最初的想法,但他卻在這個領域裡“尋珠玉”“采桂枝”,期間自學20多門結構方面的過程,豐富理論知識。

1978年,全國恢複研究所學生招生後,吳碩賢抓住機會,成功考取清華大學建築技術科學專業研究所學生。為了探索國内城市聲學的研究,他又分别拜師吳良镛和馬大猷這兩位學界泰鬥,創造性地将建築學與聲學結合起來,進行開拓性的研究。攻取博士學位後,吳碩賢有感而發,寫下“邊緣領域拓荒始,理緯文經織錦成。”

2005年,57歲的吳碩賢當選全國建築技術科學領域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做了半生研究,他仍波瀾不驚,揮毫寫下:“半世追求謀緻用,平生研究貴堅持。清音着意廳台響,彩墨随心筆底摛。”

2

詩詞城市結良緣,土木文章共百年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在科學家與詩人之間,會如何選擇?被問及此,吳碩賢的答案是“選擇科學”,“詩詞可以作為很好的業餘愛好,與專業并不沖突”。秉持文理相通的理念,詩詞成了吳碩賢科研路上源源不斷的“助燃劑”。

1998年,調任華南理工大學後,吳碩賢不斷為大陸建築環境聲學邊緣領域作出貢獻,帶領團隊跑工地開展實地測量,陸續承擔了近百項工程的聲學研究和設計任務,填補建築聲學領域的多個空白。

華南理工大學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于2007獲批建設,是大陸建築領域第一個、目前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吳碩賢擔任實驗室主任和“亞熱帶建築實體環境與建築節能”創新團隊的學術帶頭人。在這座實驗室裡,收藏着一副廣州大劇院歌劇廳1:20的幾何縮尺模型,内裡大有文章。

“詩意”院士吳碩賢:詩詞中覓科學靈感,兼通文理成“大家”

吳碩賢在華南理工大學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指導研究,圖中便是廣州大劇院歌劇廳1:20的幾何縮尺模型。

吳碩賢告訴記者,廣州大劇院正式啟用前一年多,他帶領團隊對其進行了聲學縮尺模型實驗和現場測試,“為了讓廣州大劇院‘聽起來很完美’,確定每個位置都能聽到高保真聲效”。匠心設計之下,廣州大劇院也被評為“世界十大歌劇院”。“聲學本身是實體學的分支,但我們要研究聲環境,本身就是對人聽覺的關懷,讓人欣賞音樂、戲劇,那麼文學藝術與實體科學本身便是交融在一起的。”吳碩賢說。

這些年來,吳碩賢将中華詩詞文化與現代建築設計進行了巧妙融合,從古詩詞中發掘自然、建築與文學相通的靈感,孕育大師作品和大師理念。在城鄉規劃界,他認為要做到“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是《道德經》中老子所推崇的一種美學觀念。由此啟發,吳碩賢提出了“城市留白”的概念,“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建築與建築之間也需要留白,才能構成城鄉之美”。

在觀景學科方面,吳碩賢創造性地提出了聲景、香景和光景“三景融合”概念,分别是訴諸人的聽覺、嗅覺和視覺來欣賞風景。他以古人對杭州西湖的描述為例子,“柳浪聞莺”“南屏晚鐘”是聲景,“三秋桂子”“十裡荷花”便是香景,而“三潭映月”“平湖秋月”則是光景的豐富變化。

吳碩賢認為,自然美景都是“三景融合”。為了更好地研究“三景”概念,他深入分析《詩經》後發現,其中有28%的内容均與聲景有關,比如“關關雎鸠”“呦呦鹿鳴”等,反映了蟲鳴鳥唱的美妙聲景。他也受到古人對光景描寫的啟發,如“杲杲日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提出了城市光景的構造,不僅是響應國家對綠色環保的号召,更是對宜人環境的建設起着重要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豐厚的詩詞造詣,讓吳碩賢有了“異于常人”的研究思路和視角。在理工科領域,尤其是建築學,實際上就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吳院士身體力行地從中發現“美”的共通點,向傳統借鑒,提升人居環境品質。

3

告語後生多寫作,留傳于世足風光

“術業有專攻,但業餘海闊天空。”吳碩賢笑談自己一生對詩詞歌賦的熱愛。

退休以後,吳碩賢保持着與自然同步的規律作息,伴随皎月入眠,迎接朝陽起身。六年多前,他養成了一個“特殊”習慣——5點半左右晨起後,在朋友圈分享原創新詩,以幾乎日更的頻率保持平均每日一首。

2016年,虛歲七十大壽前夕,吳碩賢在學生的幫助下開通微信,有了朋友圈,此後便堅持在朋友圈晨起賦詩。“過去都是集納成冊,由出版社進行刊登,現在分享起來确實更友善”,吳碩賢說,作詩的靈感來源廣泛,自然風景、社會時事、生活感悟、年少往事皆可成詩,“寫得快的話,十多二十分鐘,慢的話也要一兩個小時。” 有時靈感湧上心頭,吳碩賢也會一天賦詩兩三首。那時,他已整合發表了《偶吟集》《恒吟集》等著作。

“詩意”院士吳碩賢:詩詞中覓科學靈感,兼通文理成“大家”

吳碩賢現場展示親筆書法作品。

不得不說,網絡确實平添了吳碩賢作詩的新樂趣,“我發現,很多科技工作者不一定會創作,但對我發的詩很有興趣,也懂得欣賞。”朋友圈裡、微信群裡收到的點贊,總能讓吳碩賢為之一樂,“不少他們點贊的作品,也是我比較滿意的作品。”在他看來,這就是志趣相投、雅俗共賞的一種有益交流。

“我們中華從詩經、楚辭、漢賦一直到唐詩、宋詞、元曲,詩詞歌賦的傳統是綿延不斷的,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所做的一大貢獻。”一生與詩歌為伴,吳碩賢希望,詩詞歌賦等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在年輕一代中延續。除了在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裡擔任詩社顧問,吳碩賢最近還新增了一個身份——中華詩詞學會高校詩詞工作委員會顧問,身體力行向校園裡的年輕一代推廣詩詞文化。

前不久,吳碩賢受邀參加“詩意花城·聽見花開”灣區詩詞之夜活動。他表示,嶺南自古以來就是“詩詞之都”,曆來不乏“我手寫我口”詩歌創作的先賢大家。廣州要在教育裡做好普及工作,重視培養青少年對詩詞的興趣,激發他們傳承詩詞文化的責任感。“從娃娃抓起,先學會欣賞、喜歡詩詞,再重視引導、培養,慢慢開始創作詩詞。”

在吳碩賢看來,廣州的“詩意”無處不在,學會聽見“美”的聲音,生活處處能寫詩。他強調,詩詞創作并非固守成規,而是具有繼承性和創新性,融合現代詞彙進行創新。他不反對“舊瓶裝新酒”,學會通過創作的實踐來反映當代生活,反映新鮮事物,對後代的藝術欣賞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采寫:南都記者 莫郅骅 實習生 張華亮

受訪者供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