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創維造電視的路,還能在造車上再走一次嗎?

創維造電視的路,還能在造車上再走一次嗎?

1982年,華南理工大學一個班級裡畢業的三位學生,日後成為了在中國彩電行業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分别是康佳集團前總裁陳偉榮、TCL創始人李東生與創維創始人黃宏生。

創維造電視的路,還能在造車上再走一次嗎?

大學時代的黃宏生 圖源:華南理工大學官網

幾十年後的今天,華南理工大學的畢業生又轉換了“賽道”,開始在新能源車領域大顯身手。例如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晖、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等人均畢業于該校。而這一次,黃宏生依舊出現在名單當中——作為隻不過身份變成了“開沃集團董事長”。

創維在造電視的初期,曾因一塊電路闆“翻盤”,如今創維汽車也想靠一套混動技術來做出改變。

一塊“電路闆”改變創維

黃宏生在一次接受媒體專訪時,講述過創維電視早期的創業經曆。一開始,創維并不生産電視機,而是生産電視機的遙控器。但随着遙控器的生産門檻逐漸降低,競争也越來越激烈,創維還是不得不轉變方向,造在當時難度更高的電視機。

在當時的電視機市場,創維也沒多少優勢。畢竟那時國内已經有了松下、日立、飛利浦等外資企業,而國産品牌方面也有了牡丹牌、北京牌等品牌,創維如果拿不出在品質上過硬的産品,完全沒有機會進入當時的電視機市場。

創維面對的技術難題,主要是信号問題。那時國内的電視信号主要來自于信号塔而不是有線傳輸,城市裡信号會受樓房遮擋,而鄉村地區又距離信号塔太遠,是以十分需要靈敏度高的電視機。

創維此前的産品使用的是日本引進的四片機,對電視機的幹擾較大,但有一次黃宏生将一塊飛利浦的超大規模內建電路拿給技術人員看,工程師們瞬間得到了靈感,在9個月後,創維開發出了第三代內建電路彩電,甚至比日本公司的産品還要先進。這也成為創維的轉機,從此逐漸發展為中國電視機廠商的巨頭之一。

創維造車,同樣需要有一塊“電路闆”帶來轉機。

2010年,黃宏生在南京建立了開沃集團,并于翌年與南京金龍重組,開始生産新能源巴士、卡車等商用車。2017年,開沃集團産銷量達到10633輛。與此同時,開沃集團意圖進軍乘用車市場。

可以說黃宏生的造車夢比不少人都要更早,但我們知道創維趕上這波造車的時間其實在是2020年。開沃旗下的天美品牌以及首款純電SUV天美ET5正式亮相,将創維造車再次拉回公衆視野,這款純電車并沒有在目前火熱的智能化、輔助駕駛等領域下太大功夫,而是走的“健康”路線,推出了“明心健康版”、“淨心智慧版”等多個版本。所謂的“健康功能”主要是車内空氣的淨化功能以及座椅的舒适配置以及調節功能等。

這樣一款續航400-500公裡,配置平平的中型純電SUV定價在15-20萬元之間。在産品、品牌與價格都缺乏亮點的情況下,銷量自然也不高,月銷量破百都難。開沃也隻得把車名改為更具知名度的“創維”,這款車随之更名為創維汽車ET5,進行小改款後再次更名為創維EV6。

創維造電視的路,還能在造車上再走一次嗎?

創維EV6 圖源:創維汽車官方

雖然名字改了幾次,但不變的仍然是“健康戰略”。創維EV6增加了“健康檢測系統”,聲稱能監測車上人員的血壓、心率等資料。并且在釋出會上,黃宏生還提出了一個觀點稱,“21世紀最重要的是健康,沒有健康一切為零,這是創維主打的差異化”。甚至黃宏生還表示,開了創維汽車後,自己的高血壓、糖尿病都好了。

創維造電視的路,還能在造車上再走一次嗎?

創維EV6釋出會 圖源:創維汽車官方

在現在市場仍在混亂開荒給自己狂加标簽的年代,很難說創維造車的戰略與路線是否存在問題。但通過黃宏生以往的言論,以及進入電動車市場的時機來看,這位久經商場的老企業家還是有準确的判斷力。例如針對自動駕駛一事,黃宏生就有很明确的認識,他認為全速自适應巡航就能緩解使用者80%的疲勞強度,在15-20萬這個區間群體,搭載高昂的傳感器會成為消費者的負擔。

是以,創維汽車目前的這一套“健康戰略”,反而凸顯出了其缺乏亮點與核心技術。但憑借創維品牌本身的知名度,改名後的創維汽車,銷量自去年年底以來終于有了起色,自去年10月起,月銷量終于上升至一千多輛左右。但這樣的成績依然很難令人滿意。直白的說,創維汽車缺乏一個爆款。

而比亞迪為創維汽車提供了一個“機會”。

比亞迪的技術難成那塊“電路闆”

4月27日,在創維汽車2022全球戰略夥伴大會上,創維一款新車型開啟預售。這款車就是創維HT-i。在外觀與尺寸上與現款創維EV6較為相似,但這是一款混動車型,并且采用比亞迪 DM-i混動系統。

創維造電視的路,還能在造車上再走一次嗎?

創維HT-i 圖源:創維汽車官方

比亞迪DM-i自推出以來,市場熱度很高,其中秦PLUS DM-i等熱門車型在最火爆時期,需要等待半年才能拿到車。

但,這套技術給了創維用,恐怕也很難複制它的銷量。

倘若DM-i混動系統給一款高端品牌的車用,可能效果還會不錯。在傳統燃油車時代,同一集團内的一套“三大件”給多個品牌用是非常常見的。無論是雷克薩斯與豐田,還是大衆與奧迪,他們都有不少車型采用相同的變速箱與發動機,但兩個車型賣的也都不錯。

但DM-i如果給一家在品牌知名度與調性上與比亞迪接近或是更低的品牌用,可能會存在困難。這也是創維目前面臨的處境。創維在汽車界的知名度遠和比亞迪不在一個量級,而品牌調性方面,受創維在家電領域的影響,更多的也是親民品牌的印象。是以,搭載DM-i的創維HT-i需要比比亞迪的同級别車型賣的更便宜,才會有機會,甚至在同樣價格下,可能會有不少消費者産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不直接買比亞迪?

不過,比亞迪的車本就不存在過高的品牌溢價,整體來說價格并不是很高,如果創維HT-i還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降價,能留給創維汽車的利潤則會少得可憐。

歸根結底,如果把車的核心與獨特性讓他人操刀,那麼就等于讓别人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樣的路線是走不長的。但如果作為過渡方案,那也未嘗不可,畢竟對于現階段的創維來說,先拿出一款爆款,讓更多的人知道“創維造車”這件事,才是更重要的。

做技術起家的黃宏生必定明白,擁有核心技術對于一家企業的重要性。黃宏生也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為了留住人才,每個事業闆塊都有合夥人機制,從股權激勵到實名股東。巧合的是,創維在最初研發電視機的時候,也是靠拿出公司的幹股給技術骨幹,才挖來了人才。

顯然,比亞迪的技術不是當年的那塊“電路闆”。目前創維汽車究竟有了什麼樣的研發能力還不得而知,但目前在新能源車領域競争的激烈程度,早已不亞于曾經的電視機市場。留給創維汽車的時間确實也不多了。

*部分内容參考自《澎湃财經人物周刊·貨殖列傳》黃宏生:彩電大王造車記

*封面圖來源于:創維汽車官方

· 文章版權歸品駕/品玩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發送關鍵詞 轉載、合作、招聘 到品玩微信公衆号,獲得相應資訊。

· 您亦可在微網誌、知乎、今日頭條、百家号上關注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