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娃覺得自己差勁,批評孩子讓她自責?智慧父母用自信天平幫孩子

大家好,我是二胎媽媽小燕。

最近上海疫情嚴重,大寶也整天在家,每天兩個神獸真是考驗老母親我。因為大寶想玩樂高積木,我就讓她自己玩,自己去照顧二寶了。可能有難度,大寶玩了兩分鐘就讓我陪着她一起玩。我抱着二寶幫她找了一些小顆粒,二寶哭了,我就鼓勵她自己玩。等我哄好二寶,發現大寶就不玩樂高積木。

既然拆開了樂高積木,我就讓她堅持把積木拼搭好。她不情願地拼搭一會又不幹了。我很煩躁,就生氣地責怪她。她低着頭,更不樂意玩積木。我憋着一肚子氣,但因為學過情緒管理,知道發火沒用,就轉身去陪二寶了。一會兒,我聽到大寶在客廳遊戲墊上哭泣,内心也有些内疚……

娃覺得自己差勁,批評孩子讓她自責?智慧父母用自信天平幫孩子

這時候,我的内心也慢慢冷靜下來,反思自己原本是想讓大寶堅持玩完積木。可是,在大寶不願意玩時,卻沒有和大寶站在一起,幫助她解決問題,而是用批評和責罵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孩子遇到問題時,原本就有些洩氣,覺得自己不行。而我的批評和責罵則會讓她更加内疚、自責,覺得自己差勁,更不願意嘗試和努力了。

不光是我,很多家長都是這種心理,在孩子犯錯或者洩氣時,就用打罵或者批評讓他們自責内疚,覺得這樣孩子就會改正錯誤。可是,孩子真的會改正錯誤嗎?其實是适得其反,他們有可能會不再重複錯誤,但他們也不敢嘗試了,内心認定自己很差勁,陷入了習得性無助中自暴自棄了。

孩子是很敏感的,犯錯後很自責

《親愛的小課桌》中的程曦原本隻是一個小孩子,卻常常在節目中說出一些很悲觀的看法,讓人驚詫心疼。

“每次努力都會得到一個失敗,如果不努力的話,還不如好一點。”

“我每次努力競選班幹部,幾乎都差不多競選了,但沒有一個班幹部是我。”

“老天規定不可以(不努力)嗎?每次努力都失敗,為什麼不可以不努力,我幹脆還在媽媽肚子裡。”

娃覺得自己差勁,批評孩子讓她自責?智慧父母用自信天平幫孩子

在老師陳宥維和她的溝通中我們得知,因為程曦媽媽總和孩子抱怨自己的悲慘童年,爺爺總是批評訓斥她,讓她變得自卑、内向,覺得努力也沒用,内心充滿了消極與負面資訊。

長此以往,她就覺得整個世界在與她作對,變得習得性無助。當她遇到困難或者挫折時,就會逆來順受,而不是想法子改變。

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講道:”孩子犯錯或者闖禍了,不用大人說他就會感到不好意思,内疚或者痛苦。家長如果不顧及孩子的心理,再闆起面孔教訓孩子,說一些早已經提醒過的話,隻會讓他丢面子,覺得煩。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面子,為了表示對家長的不滿,可能會故意頂嘴或者表現得滿不在乎。“

孩子們其實是很敏感的,他們在犯錯後原本内心就有些忐忑。而我們的批評和訓斥,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行,就會失去了自信,更加不願意嘗試,和我們的期望背道而馳。

回想我小時候,原本就做不好飯,可是媽媽常常訓斥我炒菜不好吃,卻從來不教我怎麼炒菜。後來,我就不愛炒菜,也不愛做飯了。國小有個同學原本成績很好,但因為兩次生病落下功課,幾次考試成績不好。她媽媽就開始打罵她,訓斥她不好好學習,不體諒家長……那個同學幹脆逃學,國中還沒上完就辍學了。

娃覺得自己差勁,批評孩子讓她自責?智慧父母用自信天平幫孩子

孩子失敗或者犯錯後,内心其實很忐忑和愧疚,而我們的否定和打擊則會讓他們更沒面子,内心隻有懊惱或者反抗,也就會聽不進去我們的好心建議。

是以,孩子失敗後或者犯錯了,我們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而是和孩子一起來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已經陷入習得性無助的消極中,那麼我們父母應該怎麼做,來幫助孩子提高自信心呢?

自信天平: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清華大學的彭凱平教授在訪談中講道:“對抗習得性無助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做一些成功的事兒,自己改變結果。”

犯錯誤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隻有修夠足夠的學時,孩子才會獲得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但如果孩子犯錯時,我們采用批評或者打擊的錯誤做法,就會讓失敗或者錯誤成為真正的失敗。

因為孩子是從我們的評價和看法中認識自己的,隻有我們覺得孩子行,孩子才會覺得自己行,才會願意去挑戰和嘗試。

雲寶媽媽方法堂中講到了一個“自信天平”的方法,我女兒很受用,感興趣的父母可以和孩子用起來。

娃覺得自己差勁,批評孩子讓她自責?智慧父母用自信天平幫孩子

所謂的自信天平,就是每個孩子心裡都有一個隐形的天平,大多數是一高一低的。左邊的盤子裝着小朋友的優點好成績,右邊的盤子裝着小朋友的缺點和錯誤。

因為大多數小朋友都是優點和成績比缺點和錯誤多,是以天平是左邊重重壓下去的。這樣的孩子就會自信、樂觀,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就算遇到挫折也會努力克服。當小朋友犯錯,就會給右邊盤子增加砝碼,如此反複,犯錯越來越多,天平就會朝右邊壓下去。這樣的孩子就會自卑、沒信心,覺得自己差勁,自暴自棄了。

是以,當小朋友犯錯或者失敗後,趕緊找辦法在左邊盤子上放上一個砝碼,讓天平朝左邊傾斜。我們周圍有兩種砝碼,一種是塑膠砝碼(好事但和剛才犯錯不相關),另一種是金砝碼(和犯錯直接相關的好事)。

比如開頭大寶瑤瑤因為有難度,不願意搭積木。這時候,她再去認真把作業做好,就是一個塑膠砝碼,是成功的好事,但是和拼搭積木不相關。如果她調整心态後,重新嘗試去拼搭積木,并且再次遇到問題後,來求助我幫忙,一起把積木拼搭好,這就是金砝碼。

用自信天平的砝碼,可以幫助孩子從“我不行”的愧疚感轉化成“我能行”的成就感,進而避免孩子陷入悲觀消極的情緒中,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除了自信天平,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寫“每日成功日記”來幫助孩子喚起他們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進而相信自己可以。

寫在最後

我們常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不然,從失敗中走出來的經曆,才是成功之母。

孩子犯錯或者失敗,原本就内疚、自責,我們要做的不是否定、批評和唠叨,讓他們更無助,而是用成功和成績的砝碼讓孩子的天平偏向左邊,讓他們自信、樂觀,才能綻放生命的光彩。

除了自信天平法,每日成功日記,你都有什麼方法幫助孩子提高自信心?歡迎留言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