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歲的兒子,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ad

文 | 吉米媽 來源丨三個媽媽六個娃

ID | pkumum

01

上周的某天,小張特别認真地和我說:

媽媽,我必須得有自己的手機和微信号了。

我沒有表示好或者不好,問他:

上課的時候不能帶,同學之間有事在學校就說了,老師有事會找媽媽,你要微信幹嘛呢?

他突然就變得特别暴躁:

同學都有!我俱樂部的朋友也有。微信可以聊天,說事兒,我為什麼不能有?

再說了你和我爸天天和人發微信,我為什麼不能發?

我并不反對他有自己的微信,我也隻是問問原因,但他現在就是完全不能接受來自于我和老張的質疑。

十歲的兒子,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周六的時候,天氣不錯,小張遊完泳,就把自己房間的門關上了。

我們準備出去吃午飯,順便逛逛公園。

我輕輕推開小張的房門提醒他該出發了。

發現他正在看手機,應該是和同學在發微信。

我問:在和誰發微信呀?别趴着看手機,對眼睛不好。

小張沒好氣地說:媽媽,你能不能敲門呀。我沒和誰發微信。

我繼續好脾氣地說:差不多該出門了,哎,對了,上周學校那個***活動怎麼樣?

沒怎麼樣,我不想說了,都過去的事兒了。

十歲的兒子,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02

小張10歲半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在向青春期過渡。

到了喜歡獨立,不喜歡被挑戰,需要父母,但是好像又“煩”父母的沖突年齡。

上周末偶然看了一個調查結果,更是讓我震驚。

北京一個教育機構,抽樣調查了3000多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

其中 “對待父母的态度” 一項,結果是這樣:

十歲的兒子,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喜歡父母的,居然隻有5%不到。

痛恨父母的,超過了一大半。

這是有多大恨啊!

用老話說:真是吃誰恨誰!

可哪個孩子不是父母的心頭肉,每天都琢磨着怎麼教育孩子,怎麼給孩子養成仇人了呢?

想到小張最近對我們的态度,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看過的一本書,南韓人寫的,叫《媽媽的忏悔書》。

十歲的兒子,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作者是一個南韓人,叫李柳南。

工作上,非常成功,title一大堆“一級教師”“傳奇校長”“作家”。

可就是一個表面很風光的教育家媽媽,卻把自己的兩個孩子教到休學、甚至走到自殺邊緣。

這本忏悔書,寫的就是她是怎麼把孩子養成“仇人”,後來自己的反思,和怎麼緩解和孩子沖突的。

講真,這種書在小張小的時候,我是特别煩感的。

什麼忏悔書,媽媽有罪嗎?

是以我并沒有特别仔細看。

但是現在,小張10歲多了,在教育過程中我也的确有了一些思考甚至反思。

面對即将升入高年級的他,我越發覺得和孩子暢通的溝通,把關系捋順,不讓自己成為他“讨厭”的人,比關注一時的作業、學習要重要的多。

媽媽沒有罪,但是媽媽有責任。

而且責任,太大了。

十歲的兒子,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03

和之前的想法不同了,再看這本書,會覺得還挺有觸動的。

李柳南的大兒子成績非常優秀,全國前100名。

隻要參加聯考,名校基本沒跑。

可毫無預兆地,兒子在聯考前3個月退學了。

女兒也緊随其後退學。

之後,兩個孩子整日把自己鎖在房間裡,吃飯睡覺打遊戲。

脾氣還變得特暴躁。

一跟他們說話,就被怼。

一次生氣,李柳南還被人高馬大的兒子堵在角落,差點被打。

女兒呢?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崩潰大哭,剪頭發,自殘。

孩子成了這樣,做父母的,任誰都是焦頭爛額。

十歲的兒子,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李柳南壓力大到精神恍惚,被車撞了3次,做了兩次大手術。

可孩子依舊不為所動,休學持續了一年半。

沒有父母拗得過孩子,最後,李柳南隻能接受:“孩子活着就很好了。”

但孩子反差巨大的變化,讓她開始反思。

04

非常多的細節,我不一一贅述了。

其中給我感觸特别大的,是很多有問題的、親子關系緊張的家庭,其實都輸在了日常溝通上。

通俗點兒說,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間不會好好說話。

日常生活中,溝通方式大緻有三種。

第一種:仇人式對話,對話中充滿了指責、鄙視

下班回家,孩子會出來迎接。

孩子:“您回來了啊。”

媽媽:“今天有幾項作業?都做完了嗎?”

孩子:“因為作業很多,然後又很難,是以還沒有寫完。”

媽媽:“媽媽是怎麼說的?在媽媽回來以前要把作業寫完,我有沒有這樣說過?作業能有多少?能有多難?你們跑去玩了吧?”

短短幾句話,就給孩子沒寫完作業定了性:一定是貪玩。

孩子來迎接媽媽的好心,完全不被看到。

此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的媽。

十歲的兒子,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書中的媽媽晚上輔導作業,不管多晚,女兒都要寫完習題。

目标很簡單,一定要拿100分。

可她越急,孩子越害怕,錯的越多。

孩子一錯,又是一頓罵:“别的小孩......你怎麼這麼笨?”

是以經常作業寫到非常晚。

發育中的孩子,睡眠多重要啊。

高壓之下,孩子固然能拿100分,可長期來說,傷害太大。

難以想象兩個孩子,天天面對一個這樣的媽媽會是什麼感覺。

十歲的兒子,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第二種:漸行漸遠的對話

這樣的對話,雖然沒有第一種殺傷力強,但是聽了還是會難受,會讓孩子跟家長變得疏離。

比如說,孩子晚上放學回來,跟媽媽碎碎念“今天在學校,同學跟我講了一件特好笑的事兒。”

可媽媽正眼都不瞧一下,直接說:“我現在很忙。”“你今天考試吧,考多少分?”“好笑嗎,别每天都記着這些無聊的事兒。”

直接把天聊死了。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想分享了。

十歲的兒子,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有些媽媽特别困惑,怎麼孩子青春期的時候什麼事兒都不告訴我了?

那你就要想一想,孩子小的時候,主動跟你分享日常,你是怎麼反應的。

當孩子說什麼媽媽都聽不見,那麼溝通是單向的。

未來青春期的時候,無論發生什麼事兒,他們也再也不想和媽媽說了。

在親子溝通中,有幾個特别容易犯的錯:

急于下結論

容易給負面評價

隻看短期有用沒用

我們太愛說“不”了。别人都會,怎麼就你不會。這麼簡單的人,我一分鐘就想出來,怎麼你就不行。

經常給孩子貼各種标簽。

考得好是運氣好,考不好是粗心大意。

有意無意的傾向于讓孩子做有用的事兒。比如我就說過小張:

哈利波特你讀10遍了,能不能把那些**書讀讀!

也許你會說,孩子看電視不寫作業,吃飯拖拖拉拉,家長就不能說嗎?

當然不是。

孩子也需要規則。

隻是,不管怎樣,孩子都不該被剝奪表達的權利。

他的原因裡,或許就是他的困難。

十歲的兒子,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孩子可以被逼一陣子,不能被逼一輩子。

如果在家裡,他們的感受不被承認,他的聲音不被聽見。

好像就隻能活成媽媽的工具人。

長久下去會怎樣呢?

孩子就會對自己的人生感到無力。

找不到自己的目标,找不到自己活着的動力。

小張3年級之後,我感受也很明顯:他長大了,是小男子漢了。

不會再事無巨細跟我說學校的事兒。

我問的事情如果方式有點兒懷疑或者質疑,他都會特别敏感。

對于他主動邀約的談話,如果我反應冷淡,他會特别受傷害。

十歲的兒子,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那到底應該怎麼和孩子溝通呢?

還有一種溝通方式:拉近彼此的對話

這種對話,能讓彼此更親近。

要怎麼做呢?

就是表達出對孩子關心,有興趣,跟支援。

說白了,就是要學會順着孩子的話茬說。

拿孩子考了60分,舉個例子:

向上滑動閱覽

父母:“拿到這個分數,你覺得怎麼樣?”

孩子:“啊,好難過,本來還可以再寫對兩道題的,結果又改掉了,真是後悔!”

父母:“原來如此,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事,當時真的很後悔啊!(共情孩子,給予支援性的回報)那麼,再考一次的話,你覺得拿幾分會比較滿意?(引導孩子制定目标)”

孩子:“80分吧!”

父母:“為什麼想拿80分?拿到後會怎麼樣?(無論孩子提出的目标你是否滿意,都要接受,同時幫忙延申80分的意義,讓孩子充分思考這個目标為何重要)”

孩子:“拿到80分,我就會比較有自信了,也不怕考試了。”

父母:“我兒子/女兒想得真長遠,真不錯。(繼續給與支援性的回饋,如果時間和條件允許的話,進行越多能延伸意義的提問越好。)那麼,為了拿到這麼重要的80分,該怎麼做會比較好呢?”……特别假惺惺,是吧,聽了渾身别扭是吧?

這不是因為這樣說話不對,因為所有人都不喜歡聽嗆茬說話,孩子也一樣。

我們聽着别扭,就像一個中國人到了德國,張不開嘴一樣。因為不會說。

每天都在說批評指責的話,順着說或者贊美的話就變得像外語一樣了。

很多我曾經不屑一顧的東西,回過頭看,我覺得真的有道理。

我們應該關注孩子情緒,卻不沉溺在情緒裡。

有行動引導,但是是溫和的,支援的。

05

前兩天看到一句話:

生活的事兒跟媽媽越說越煩

工作的煩惱跟爸爸越談越崩

挺逗的!

親子之間,溝通真的是一大難題。

我們應該做coach,四輪馬車,帶着孩子去他們想去的地方,中途想停下來看看風景,就看看。

不應該做train,固定有幾站,和孩子說你隻能去那些地方,中途再美,也隻能繼續趕路。

共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