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乎上市一年,軟文森林有點虧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産業觀察者)

知乎上市一年,燒錢也沒燒出名堂。

知乎上市一年,軟文森林有點虧

3月14日,知乎釋出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财報。

财報顯示,知乎2021年總營收為人民币29.59億元,同比增長119%;淨虧損為12.99億元,而2020年為5.18億元,同比擴大150.95%;調整後(非公認會計原則)淨虧損為7.47億元,2020年同期為3.38億元,同比擴大121.36%。

知乎陷入增收不增利尴尬處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廣告成本和營銷費用的增加。

與此同時,知乎自身也陷入了要内容還是要效益的選擇難題之中。

2021年初,知乎曾表示其長期戰略是以知乎各領域創作者為中心,為使用者創造價值;計劃投入總價值數十億元的現金和流量,繼續加大對創作者的支援。

同時,不少網友認為,“知乎已經成為了故事會和擦邊球集中地”、“各種垃圾廣告被包裝成專業回答,臉都不要了”。

知乎上市一年,軟文森林有點虧

使用者負面評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 推薦頁内容低俗低齡,販賣焦慮,沒營養,心理反感

2.使用者核心需求是查找答案, 現在很難找到高品質回答,“水帖”多,注意力消耗大

3.娛樂段子和專業解答,經常混雜,幹擾性很強,沒有分類

4.廣告有點多,每4個回答就有一個廣告,影響使用者體驗

換言之,高品質内容似乎正在被各種軟性廣告或口碑營銷所覆寫。

對此,知乎自己還頗有點洋洋自得。

其财報顯示“商業解決方案成為了知乎到收入增長引擎”,但是這一業務正是上述網友所诟病的内容,亦和今年315央視點名的“操縱口碑”案例有類似之處。

對此,《時代周報》記者賈建亮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知乎正在被自家的商業方案給“解決”,前景和錢景,一點都不前程似錦。

知乎上市一年,軟文森林有點虧

1)知乎的轉型,還在探路期,隻燒錢、不賺錢,還特别容易讓使用者和創作者反感。

當然,内容方向的升維和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戰略改變不會在當年營收上有立竿見影的呈現。

尤其是相關戰略本質上在其他綜合内容平台上也有雷同,則競争壓力之下,更難快速達成戰略目标。

2)知乎的口碑,都将成為其口碑營銷的消費養料。

知乎想要從專業内容走向有專業背景背書的泛知識内容來破圈,本身就是一個尴尬的平衡木,尤其是知乎鐵粉很難認同。

口碑營銷是否符合産品的本質,需要自然釋放的各類口碑與分析評價來達成一種立體形象。

内容平台方人為的進行操縱,很容易讓品牌形象扁平化,而在某種程度上會壓抑部分真知灼見。

本質上,口碑營銷就是對原有内容品質和使用者群體上的消費,其發展空間和增長,都是在消耗知乎既有根基,如果知乎的成長和擴充跟不上對根基的消耗,則很快陷入窘境。

3)知乎CEO周源聲稱,要把小而美的老牌社群做大做強,本質就是消費和消耗自己的使用者。

須知,廣告和内容之間還是要形成間隔,讓使用者黏性保持和增長,而不是讓使用者黏性被廣告以及含有廣告的内容過度消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