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發宴(民俗)

來到伊金霍洛,眷戀您的不再隻是醉人的美景,還有更多的是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從今天起,小編将與大家共同分享蒙古族的一些民俗文化,讓更多的人走進這個熱情神秘的民族,了解那些讓人神往的内心。

去發宴(民俗)

蒙古人來到世上,從生到死,不知道要參加多少次宴席,最漂亮的當屬去發宴、結婚宴和葬禮宴了,号稱“人生三宴”。它就如一個人人生的早、中、晚餐,是人生禮儀中的三道風景線。

小編今天與您分享的就是去發宴,鄂爾多斯的去發宴,也可以叫過生日,因為去發正好是過第一個生日的時候進行的。這天一早主人就要早早起床,把屋裡屋外收拾的幹幹淨淨,被褥一些物品都要搬出去,在屋裡擺下長條炕桌,準備迎接遠道而來的各位客人,半前晌,一聽到狗叫鈴響,就是騎馬的客人來了,當媽的就要抱着孩子,到馬樁跟前去迎接,客人進屋後,主人趕緊往炕上端茶。

去發宴(民俗)

一茶未盡,客人便急忙下地,把帶來的“沙阿力”--一盤餅子、一塊磚茶獻給主人。主人接收以後,要象征性的從餅子和磚茶上扣取少許,跑到屋外“潑散”出去,高聲叫道“獻給德額吉了嗎?”屋裡的人應道“獻給了!”意思是先把天地諸神打點好,先讓他們嘗個鮮。

去發宴(民俗)

“上升時的太陽,成長中的年華”,去發講究不過中午,阿爸的親屬叔叔伯伯,額吉的親屬外婆舅舅,還有左領右舍,三朋四友,都必須在中午之前到齊,才能開始集體給孩子去發,有多少客人就要在孩子頭上剪多少剪子,不過剪子隻有一把,纏上紅布,放在銀盤裡,同時放了五谷、奶食、酥油之類。由爸爸拿着盤子,媽媽抱着孩子,在人群中走一圈,讓所有人都用這把剪子在孩子頭上剪一下,第一個拿剪子的人是全人,需是屬相上不克,坐在正面最尊貴的位置上,一般是孩子的爺爺、外公或者接生婆。孩子父母首先到全人面前說道:“請大人賜下十指之恩、七指之藝,為我家孩兒開剪去發”!全人右手拿過剪刀,左手從盤中取奶少許,抹到孩子頭發上,拉長聲調場贊頌詞。

去發宴(民俗)

祝贊完畢,在衆人的一片呼應聲中開始剪發,男右女左,男孩從右鬓剪起,女孩從左鬓剪起,剪一剪将頭發放在銀盤中,将剪刀交給身旁的人,父母施禮表示答謝,一圈下來,把孩子的頭剪得花裡胡哨,人們一看就知道是過生日。

去發宴(民俗)

孩子剪下來的頭發,還要按照剛才的做法,再從全人開始輪流一遍,大家将它揉成團兒,這時盤裡那點酥油便派上了用場,每個人都要蘸上酥油揉,弄得兩手全是油,像吃了糕一樣。這麼多人揉團之後,頭發就變成毛球,上下用兩個麻線壓扁,用線釘住,穿進牛皮筋裡,吊上兩串麻錢,還有箭頭、海螺、銀鈴等物件,變成“鎖兒”,釘在孩子身上,跑起來有一串脆響。這樣一個完整的去發宴才算結束。

去發宴(民俗)

文:馮敏,部分内容參考文獻:《蒙古通》

來源:伊起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