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月豪華品牌銷量榜出爐,銷量收窄,站不穩的更多了?

自從自主品牌在“争相恐後”高端化後,汽車豪華市場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畢竟誰可以在BBA壟斷的豪華市場分出一塊蛋糕,足可成為日後企業“背書”的資本。而在“鲶魚”特斯拉正在不斷碾壓BBA純電動車型的當下,也讓不少品牌看到了超越BBA的機會。

受到疫情與晶片短缺的原因,2022年2月份,豪華品牌市場零售銷量持續下滑。乘聯會資料顯示,2022年2月份,豪華品牌汽車零售銷量為16萬台,同比下滑3%,環比下滑44%,依然呈現同比、環比雙雙下滑趨勢。

BBA繼續領跑,特斯拉成為最成功的攪局者!

2月豪華品牌銷量榜出爐,銷量收窄,站不穩的更多了?

從2月豪華轎車銷量榜來看,前三位分别是寶馬3系、奧迪A4、奔馳E級。月銷量過萬的寶馬3系之是以能夠屢屢獲得第一名,缸哥認為在G系列這一代寶馬做了不少妥協的決定。與5系相似的長度,偏軟的懸挂調校,都使得寶馬3系更符合更多消費者對于日常用車的需求,是以在動力組合更為成熟且車型版本比同級别對手要領先的情況下,銷量自然穩居第一。而奧迪A4之是以能排在第二,自然與其優惠力度分不開,而奔馳C為何被其他兩位選手抛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與其1.5T+48V的發動機有關。

2月豪華品牌銷量榜出爐,銷量收窄,站不穩的更多了?

而豪華SUV榜單上,第一位卻是來自美國的選手特斯拉MODEL Y,二三四名分别是奔馳GLC、奧迪Q5與寶馬X3。首先來看特斯拉MODEL Y,2月份Model Y銷量為18593輛,同比增速更是達到了301.6%。MODEL Y的銷量與其交車方式有關,但即便如此,也足以展現特斯拉車型的暢銷程度。第二位是2021年豪華車零整比第一位的奔馳GLC,不難看出即便面對高額的零整比,也絲毫沒有減少消費者對GLC的熱愛,相較于第三第四位的兩個競争對手,三者無論從動力還是空間方面都相差無幾,這時候看出奔馳品牌的魅力也較容易彰顯。

2月豪華品牌銷量榜出爐,銷量收窄,站不穩的更多了?

總體來看,盡管BBA在局面上依然強勢領跑,卻也存在一些危機。EQC的大規模召回,寶馬燒機油問題遭到了大量消費者的投訴。對于迫需回購率的BBA來說,大範圍問題的出現會讓消費者轉投其他豪華品牌的“懷抱”。毋容置疑,這往往是豪華品牌最不想看到的現象。在汽車市場逐漸飽和後,增購或置換的群體将成為汽車消費的主力軍,而豪華品牌更是這一群體的主要聚集地,若BBA不珍惜自己的羽翼,便會有更多後來者取代其細分市場的位置。

2月豪華品牌銷量榜出爐,銷量收窄,站不穩的更多了?

除了BBA外,在傳統豪華品牌中還能看到沃爾沃和凱迪拉克車型在豪華轎車與豪華SUV榜單中位列前茅,特别是凱迪拉克XT5與CT6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正向增長。除了印證着美系品牌越來越讀懂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外,也可以看到品牌換新後,通過完善産品矩陣并制定有針對性政策帶來的正向回報。

不争氣的傳統豪華品牌越來越多?

2月豪華品牌銷量榜出爐,銷量收窄,站不穩的更多了?

相信在最近,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讴歌是否退出中國市場的話題。作為本田的豪華品牌,本田在中國市場混的“如魚得水”,為何高端品牌讴歌就不再走量,在2021年連7000台的銷量都沒能達到?除了自身定位問題外,不願意在中國市場投入更多也注定了其走向衰落。有消息稱,目前北京唯一一家讴歌4S店已經在停業整改,後續去向成謎,這更讓喜歡并想要購入讴歌的潛在車主産生退卻心理。

其實除了讴歌以外,DS、英菲尼迪等豪華品牌,也瀕臨退市邊緣。在主力車型月銷量僅為幾百輛的當下,要迎頭趕上其他傳統豪華品牌,需要的是一款強而有力的拳頭産品打開局面,但目前看到的是,英菲尼迪QX60定價過高,DS 9隻在上市之初昙花一下,市場上似乎已經找不到這兩款新車的任何新聞。

2月豪華品牌銷量榜出爐,銷量收窄,站不穩的更多了?

無獨有偶的是,上一年的315晚會上,英菲尼迪首當其沖成為被曝光變速箱問題對象,這顯然大大打擊了消費者對于英菲尼迪的認同感。雖然在下半年推出新車并且并入東風日産體系,但這種讴歌已經采用過的操作證明了終将走向失敗,這樣看來,英菲尼迪退市也将是時間的問題。剛哥認為,需要依靠一定的市場沉澱塑造價值才能走量的豪華品牌,在口碑與銷量都不讨好的情況下,品牌問題更容易被“放大”,想要翻身也更難。

2月豪華品牌銷量榜出爐,銷量收窄,站不穩的更多了?

再來看一下上一年再度入華的韓系豪華品牌“捷尼賽思”。在國内引進了GV80、G80以及G70三款車型,但一年過去了,其出現率堪比“熊貓”,可以說在路面上偶遇一輛超豪華品牌勞斯萊斯的機率都要比捷尼賽思要高,也難怪其被戲稱為南韓版的“勞斯萊斯”。而這種銷量榜單上失蹤,也與銷售管道體系建設有莫大關系,目前捷尼賽思僅在上海成都南京三地建立了4S店,請問北京和廣州、深圳一線城市的車主想要買車是要坐飛機去4S店看車嗎?

總體而言,上述豪華品牌不争氣的原因大多可以在自身上找問題。在産品力,價值都已經領跑造車新勢力的情況下,還被後來居上,這種窘況還是得多努力做好管道建設與售後體系,給予消費者應有的信心才能立足于市場。

造車新勢力:SUV強勢入圍,轎車靜待爆發

2月豪華品牌銷量榜出爐,銷量收窄,站不穩的更多了?

理想ONE打下了豪華SUV銷量榜的第五位,相較于去年增長265.8%。資料顯示,其2021年全年傳遞新車90491台,比2020年32624台銷量實作了177.4%的同比增長。可以預見的是,今年理想ONE的銷量有機會再次得到上漲。理想ONE的成功可以說是充分了解細分市場痛點後打造的一款車型。從銷量的不斷增長到現在站穩腳跟,理想ONE這款車型在續航裡程、上牌焦慮上都比同級别對手更有優勢,是以能夠長時間霸榜造車新勢力銷量的第一位,重點也得益于其實用性。

ES6緊随理想ONE旗下,獲得了豪華SUV銷量榜的第六名。雖然在銷量上比起理想ONE差距不少。但比ES8更低的入門價格與更為豐富的配置選擇,也助力其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

2月豪華品牌銷量榜出爐,銷量收窄,站不穩的更多了?

在今年,會有更多造車新勢力轎車突入豪華轎車市場,其中不乏蔚來ET7、智己L7、哪吒S等。這些電動轎車能否搶先一步搶走BBA電動轎車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目前來看,無論是車身尺寸、内飾配置、輔助駕駛方面,這些車型都比起傳統豪華品牌将要在中國推出的電動轎車更具成本效益,但豪華轎車市場使用者一定程度上更偏愛駕駛感,能否在這裡赢得傳統豪強對手,就需要靜待進一步觀察。而高合的出現也側面印證着隻要有足夠的産品力,任何品牌都可以嘗試觸摸國産電動轎車的“天花闆”。

寫在最後

随着一系列車企湧入走向高端,豪華品牌的腰部必定會有更多的競争者。在激烈的競争環境底下,新加入的品牌需要更多元化的優勢才能領先對手,也不再是以往僅憑産品力赢得市場喝彩的舊局面。在智能化電動化浪潮來襲之下,傳統車企是該加快電動車的銷量上揚還是保持傳統燃油車的競争力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