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放療技術變革與發展:精準化、智能化、數字化

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 記者趙為德

“放療總的發展趨勢是更加精準化,一直在朝這個方向發展,未來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等,放射治療的方向一定是數字化,智能化,精準化,讓更多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受益。”中華醫學會放射惡性良性腫瘤治療分會主委、北醫三院惡性良性腫瘤放療科主任王俊傑教授介紹。

3月14日,中華醫學會放射惡性良性腫瘤治療分會主委、北醫三院惡性良性腫瘤放療科主任王俊傑教授,中國醫師協會放射惡性良性腫瘤治療醫師分會會長 、山東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副院長李寶生教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中國抗癌協會惡性良性腫瘤放射防護專委會常委謝聰穎教授,渤海産業基金總經理王立新先生做客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2022“兩會健康策”惡性良性腫瘤放射治療專場,聚焦放療技術變革和創新。

放療技術變革與發展:精準化、智能化、數字化

放療技術的趨勢是精準化、數字化、智能化

“惡性良性腫瘤其實是一種老年病,随着人口老齡化,大陸惡性良性腫瘤的發病率也在呈上升的趨勢,過去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第二個是化療,通過靜脈注射藥品的方式把癌細胞殺死;第三個是放療,分為外照射和内照射兩大類。”王俊傑教授介紹,惡性良性腫瘤的治療有手術、放療和化療三大手段,其中放療的外照射就是通過機械把射線投入到惡性良性腫瘤部位,也就是“靶區”,靶要打得準;内照射就是通過介入的手段或者導管插入惡性良性腫瘤裡面,進行定點清除。

“近年來大陸惡性良性腫瘤放療技術呈現蓬勃發展态勢,總的發展趨勢是更加精準化。正常放療、立體放療和影像引導技術等手段使臨床誤差僅為1毫米左右,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未來放療的發展還将實作智能化。”王俊傑教授說。

除了技術革新以外,一些高精尖技術放療裝置也陸續在國内落地生根。作為國際最先進的放療技術之一,質子治療技術給患者帶來不少福音。李寶生教授介紹,“一般我們在臨床上應用的是光子技術,如伽瑪刀,加速器等,質子相對于光子而言愈加智能,研發也越來越小型化。目前該技術裝置在山東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的安裝調試都非常順利,預計今年5月份能完成臨床研究。”

“在多學科聯合施治的時代,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早已不是單打獨鬥,而是強調多學科聯合治療。在這種背景下放療可以跟全身治療---化療、靶向、免疫治療等手段聯合,比如放療和免疫藥物的聯合有一個特殊的遠隔效應,沒有照射的惡性良性腫瘤病竈也可以出現縮小,兩種治療手段聯合,實作1+1>2的效果。此外,放療也可以和局部治療手段聯合,包括微創手術、介入治療等,發揮好協同作用。”謝聰穎教授表示。

而針對放療行業的未來發展,渤海産業基金總經理王立新先生認為,“放療是一個實體技術,一直以來都在追求實體技術和裝置的精準化。近年來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在蛋白質預測、細胞預測、分子預測以及基因預測等方面都比較活躍,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引入最終的目标還是實作數字賦能,就是在提高治療的精準度,提高治療品質,降低成本,減少治療的病人的負擔,同時做到治療的更容易普及和觸達,這是我們看到的産業未來的趨勢。”

針對放療行業痛點如何實作産業破局?

技術的蓬勃發展給患者帶來不少福音,但從臨床來看,一些現實梗阻也客觀存在,包括專業醫技人員匮乏、放射惡性良性腫瘤學科的系統化、标準化、流程化等瓶頸問題。

王俊傑教授認為,放療技術沒有真正在臨床普及推廣。“放療有120年的曆史,我們國家1984年才成立了中華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而且在學科分類上需要及時調整;其次是高校醫學院很少有放射醫學專業,在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和需要做惡性良性腫瘤放療的患者群體增多的背景下,培養的醫學生滿足不了這個缺口和需求;然後是中國抗癌協會、中國醫師協會、中華放射惡性良性腫瘤住院委員會等協會承擔臨床醫生的繼續教育項目,面臨場地等問題;最後在惡性良性腫瘤放療專業的學科評估體系還不十厘清晰。”

“目前這些問題在基層醫院表現更為突出,留不住人才,第二是人員配置,規範診療的能力和水準亟待提高,需要發揮好國家規培體系,建立好基于MDT多學科診療模式的規範診療機制。”李寶生教授說。

謝聰穎教授則表示,首先從業人員教育訓練、專業設定和發展其實是最關鍵的,目前大陸放療從業人員的缺口巨大;其次是放療行業十分依賴放療裝置,但是目前放療裝置還遠遠不能滿足臨床治療需求。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中國現存惡性良性腫瘤患者約為750萬人,目前大陸每百萬人口放療裝置的保有量為1.5台,與WHO建的議2~4台标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美國和法國百萬人口放療裝置的保有量分别為12台和7台。如果中國放療裝置要達到WHO的建議标準,則保有量将達到2800台-4200台,與現在2021台的缺口差距為:779台~2179台。

而從市場行業發展看,人工智能、大資料、智慧醫療等領域已經有較多發展進步。王立新認為,作為資本方來講,資本要賦能技術,技術要賦能産業,最終達到提高服務品質,然後降低服務成本的效果。“首先是通過投資來賦能技術,尤其關注數字技術、智能醫療等方面的創業公司發展;第二是針對人工智能平台同步建立更新患者收費模式;第三是患者資料隐私方面,完善法律和監管模式。”

放療技術變革與發展:精準化、智能化、數字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