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會随着年齡增長而消失?何時訓練最有效?

抓住關鍵期,訓練孩子的注意力,中國有句古話叫: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人世間的許多事情都有機會之窗,錯過了時機,可能就會失敗,至少再成功的難度會大很多。在動物和人的成長發展中就存在這樣的機會之窗,心理學家稱之為關鍵期。說到關鍵期,給大家介紹一位奧地利科學家——洛倫茲,他是第一位以心理學家身份獲得諾貝爾生物獎的科學家。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會随着年齡增長而消失?何時訓練最有效?

1935年,洛倫茲在研究剛出生的小鵝時發現,小鵝在孵出後的第一天内傾向于追逐他第一次見到的活動物體。如果他見到的是鵝媽媽,就會跟着鵝媽媽走;如果他見到的是雞,就會跟着雞走;如果見到的是實驗者洛倫茲,就會跟着洛倫茲走,并把他當成自己的媽媽。但是如果小鵝在孵化後的24小時内不接觸任何動物和人,小鵝的這種能力就會喪失,以後母鵝和人無論怎麼與小鵝接觸,小鵝也不會出現追逐他們的情況了。這也就是說,小鵝出生後的24小時内是小鵝認知母親的關鍵期,錯過了這個關鍵期,小鵝就會喪失認知母親的能力。他把小鵝這種無需強化在一定時期内形成的反應,稱為印刻,這一特殊時期就叫關鍵期或敏感期。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會随着年齡增長而消失?何時訓練最有效?

後來的許多研究還發現,這個發展的關鍵期不僅展現在小鵝身上,所有的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都有關鍵期。大家一定看到過那些從小和外婆、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孩子,他們可能終身都無法培養出與父母的那種感情。

心理學家發現幾乎人類的每一種能力都存在着關鍵期,關鍵期是我們形成某種能力最容易的時期。如果我們在這一時期接受合适的教育,就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錯過這一時期,我們就要花費更多努力才能彌補,甚至永遠無法彌補。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會随着年齡增長而消失?何時訓練最有效?

一方面,孩子在某一能力的關鍵期内學習就會對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會很輕松地提高自己的能力,錯過了關鍵期,外部條件再好,個人再努力,效果也不會有那麼好。另一方面,在關鍵期裡所形成的能力具有不可逆的特點,它能為接下來的發展打好基礎,而且這種影響是持久的、穩固的,很難遺忘和改變的。

舉個例子,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是十歲之内,在這個時間段内掌握一門語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比如,一個北京的孩子到上海呆上半年就能說上海話,再到廣州住上一年,他又能說廣州話了;而一個在上海長大的孩子18歲的時候考上廣州的大學,四年下來他能聽懂廣東話,也能說幾句,但一開口大家就都會知道他不是正宗的廣東人。

再舉個例子,一位德國的英語教授帶着他五歲的孩子到美國做兩年客座教授,一年後,他六歲的兒子好奇地問:“爸爸,你的英語發音怎麼這麼差?”著名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是這樣描述關鍵期的:當孩子的某一敏感期出現時,就像一道光線會照在某些物體上,而被照到的物體就成了孩子的世界。在這一時期,孩子對這些問題充滿了激情和沖動,充滿了探究和征服的欲望。他能在這個時期内自我調節,會比平常有更強的力量去解決問題和自主建構經驗。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會随着年齡增長而消失?何時訓練最有效?

那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專注力的關鍵期,三歲半是兒童注意力形成與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孩子有這樣一些特點:

一、注意範圍擴大,更多的人與事物進入他們的注意範圍之内;

二、會提出許多問題,被周邊的世界充滿了疑問;

三、注意力保持的時間短,并且不穩定,容易被周圍的新鮮事物所吸引;

四、有意主義開始發展,無意主義依然存在并占有優勢;

五、動作頻繁、到處探索,很少能安靜下來,但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會表現得非常專注。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會随着年齡增長而消失?何時訓練最有效?

面對這一時期的兒童,我們的建議是:

第一、兒童注意範圍擴大是件好事,家長要提供更多的合理刺激,比如給孩子買玩具,圖書等等,對電子産品要有所限制,不是完全不讓孩子看電子産品,而是要有度。當孩子提出很多問題,很可能是奇奇怪怪的問題時,家長要耐心解答并指導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問題上,切忌忽視回避或拒絕孩子提出的問題。

第二、這一時期的孩子注意力不夠穩定,注意力有限,家長應避免讓孩子的某一活動持續時間過長,給孩子安排的活動不能太滿,一定要讓孩子有放松的時間,然後再進行其他活動。家長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可以提醒他們去注意某一事物,讓他們主動搜尋要注意的人和事物,或者讓他們對指定的事物,主動配置設定注意資源,這一時期的孩子動作頻繁。因為他們是在用動作探索周圍世界,家長應該允許并鼓勵孩子适當地探索行為。當他們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務時,家長應該與孩子交流并一起探索,使他們能夠在感興趣的事物或活動上保持注意時長和穩定性。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會随着年齡增長而消失?何時訓練最有效?

國小階段是兒童注意力培養,訓練矯治的關鍵期,在這一年齡段,如果孩子在專注力上存在問題,家長應高度重視,在科學診斷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矯治與訓練。家長可以在家庭中對孩子的專注力進行訓練,如果有必要的話,就要尋求專業機構,專業人員的幫助。

有這樣一種說法:孩子的不專注現象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自動消失,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缺乏科學依據,真實的情況是随着年齡的增長,孩子的不專注行為的表現方式不同了,一些新的症狀替代了原先的表現,他并沒有消失,也不會消失。家長幹預的時間越早,孩子的專注力就越集中。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會随着年齡增長而消失?何時訓練最有效?

聽人說過這麼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騙别人是道德問題,騙自己是智力問題!我們不能自我欺騙,更不能把自我欺騙用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成長隻有一次,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