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出現頸椎性高血壓時,身體會有5個症狀,需了解,做好區分

頸椎性高血壓即由頸椎病引起的高血壓。其主要是由于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退行性病變、椎體不穩定、頸椎椎間盤突出等因素對植物神經造成了一定的刺激,使得頸交感神經節或椎動脈血管收縮功能發生異常或障礙,導緻腦細胞功能障礙而引起的血壓升高。

有資料顯示,約15%的高血壓患者都有頸椎病病史。當出現頸椎病性高血壓時,身體會出現與其它類型的高血壓不一樣的症狀,那麼頸椎病性高血壓的特點都有哪些呢?

當出現頸椎性高血壓時,身體會有5個症狀,需了解,做好區分

1、頭頸部痛感明顯

頸椎病性高血壓患者會出現頸部肌肉疼痛、轉頭不靈活等現象。若是按壓患處,痛感會更為明顯。

這是因為頸椎病變時會形成條索狀硬塊或結節狀硬塊,這些硬塊便會壓迫到神經,不僅會引起頸椎不适,往往還會令患者出現頭疼頭暈、失眠多夢、眼幹耳鳴、記憶力衰退、胸悶心慌等多種症狀。

當出現頸椎性高血壓時,身體會有5個症狀,需了解,做好區分

2、血壓變動和頸椎病同步

對于這一類型的高血壓患者,其血壓水準與頸椎病有着很大的關系。比如當頸椎病病發時,患者的血壓水準也會有所上升。

待症狀有所緩解,血壓也會随之下降。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大都隻出現在頸椎病性高血壓的發病初期,随着病情的發展,這種特征便會逐漸消失不見。

當出現頸椎性高血壓時,身體會有5個症狀,需了解,做好區分

3、對降壓藥不敏感

臨床上用于降血壓的藥物有很多,比如硝苯地平緩釋片、厄貝沙坦、馬來酸依那普利、富馬酸比索洛爾、呋塞米等。

但頸椎病性高血壓對這些藥物不是很敏感,因而僅靠吃降壓藥并不能很好地緩解症狀。

隻有穩定頸椎病病情并進行降壓治療,才會有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當出現頸椎性高血壓時,身體會有5個症狀,需了解,做好區分

4、血壓波動大或者低血壓

在病症初期,不少患者都現出了血壓波動大或低血壓的情況,與此同時,往往還伴有記憶力減退、頭暈頭昏、全身乏力等問題。

由于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這些症狀,因而很多人都未将其與頸椎病性高血壓聯系在一起。

如果已身患頸椎病,就要有所注意了。若是出現了這些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相關檢查,确認是否患上了頸椎病性高血壓。

當出現頸椎性高血壓時,身體會有5個症狀,需了解,做好區分

5、治療期間血壓不穩定

一般情況下,在治療頸椎性高血壓時往往還需要控制頸椎病病情,比如采取牽引手法。

但在這期間,血壓就容易不那麼特别穩定,比如在用藥時血壓可得到有效控制,但治療的間歇階段時血壓又會回升。

其次,高血壓的嚴重程度與頸椎的椎體脫位程度和不穩定性也有很大的關系。

椎體脫位越大,高血壓的病情就越嚴重,血壓忽上忽上的幅度也就越大。

當出現頸椎性高血壓時,身體會有5個症狀,需了解,做好區分

頸椎病中一種很常見的病症,大都是由于生活習慣不當造成的。若是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便可能導緻引起一系并發症,比如頸椎性高血壓。該并發症的特點明顯,比如上述的這五點。

如果身體出現了這些現象,不僅需要積極治療頸椎病,還要控制好血壓水準,以免引起更為嚴重的後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