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家庭劇《我們這一天》中,有一集是講父母決定給:三胞胎分房分床睡的第一個晚上。媽媽恰好生病了,爸爸一個人巧妙地解決了三個孩子的不同需求,讓孩子們消除了對黑暗的恐懼。

爸爸哄女兒的那一段,尤為感人,他與女兒一起講述了一個女英雄的故事。其實其中不少技巧,也值得家長朋友們學一學。

讓4歲的孩子開口講故事,方法對了,你會發現:這真的不是一件難事!

1

為什麼4歲孩子,就要讓TA自己講故事?

重慶有位女生考起了北大,媒體采訪她的爸爸:“你是怎麼培養出這樣優秀的孩子的呀?”

爸爸擺擺手,說:“沒培養啦!”

媒體沒挖到材料不甘心,也不相信這位化學老師爸爸,會真的沒有竅門、法寶。在了解女生的成長之路後,找到了答案:原來真的沒有刻意培養,一切都是潛移默化、小溪彙聚成江河大海的自然過程。

女孩1、2歲開始,家長就給她講繪本故事,孩子主要看圖。

到了4、5歲,就讓孩子自己把故事講出來,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也認幾個字,背背古詩。用紙闆寫上詩詞,挖出小洞,讓孩子玩填空遊戲,順便認字、記古詩。

就這樣,孩子沒上國小,就能在電腦上打新《三字經》了。

國小階段,喜歡看各類科普雜志。

縱觀這位女生的學習成長之路,家長把引導孩子消化、吸收知識這一點,做得很到位。這也是我們今天為什麼會聊:讓4歲孩子自己開口講故事。

2

讓孩子自己講故事,鼓勵是排第一位的

4歲的小朋友,可能說話還不夠利索,或者平時聽故事也沒耐心,怎麼可能自己講故事呢?我們可以學習《我們這一天》中的這位父親。

4歲的凱特第一天單獨睡一間房,也不再是自己之前的嬰兒床了,半夜她跑下樓找爸爸:“爸爸,出問題了。”

父親把女兒抱上樓,溫柔地說:“我家閨女即将着陸在自己睡的第一張床上。”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原來女兒想聽媽媽講故事。但媽媽生病了,吃了藥睡着了。

爸爸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好嗎?”

女兒拒絕:“不要。”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爸爸機智地引導:“那你自己說個故事給爸爸聽吧!”

女孩明顯有些興趣了:“我不會講呀!”

爸爸說:“沒關系,我會幫助你的。”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歌曲《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中唱道:

每一個孩子 都是一粒種子

你細心呵護 會結成果實

他努力長成 你所期望的樣子

隻需要鼓勵 他勇敢一試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輕輕推一把,告訴Ta:不用害怕,你可以的!不用害怕,我會在你的身後。

3

問孩子5個問題,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講一個故事

爸爸繼續引導女兒:“每個好故事都有一個英雄,都想要一件東西。”

第一個問題:誰?

女兒進入了想象的奇妙世界,她給自己的故事選擇的女主角:是一名女英雄。

第二個問題:在哪裡?

爸爸又問道:“她在哪裡呢?”

女兒說:“森林。”

爸爸補充道:“魔幻森林,會遇到一個王子嗎?”

女兒很開心:“是的。”女兒想象的王子是父親。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第三個問題:想要的是什麼?

爸爸繼續講故事 :“她問王子:能不能幫助她,找到她想要的東西。”又問女兒:“你知不知道她非常想要的是什麼東西呢?”

女兒笑而不答,也可能她還沒想好:“這是一個驚喜。”

爸爸給予了女兒肯定:“我們隻能等故事結局才能知道了。”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故事繼續在講,爸爸說着:“于是小王子和小女孩在森林中漫步。”又引導女兒:“他們看到了什麼?”

女兒說:“鮮花。”

第四個問題:發生了什麼事情?

爸爸借機告訴女兒一些道理,也為了豐富故事:“他們發現了一大片色彩缤紛的花田。但也許這些花有毒。”

女兒有點不高興了:“我喜歡這些花。”

爸爸說:“就算是我們喜歡的東西,有時候也可能對我們有害。”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第五個問題:結局是什麼?

爸爸說:“小女孩知道她必須勇敢,是以最後她鼓足勇氣,往前邁了一大步。”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女兒驚喜地叫道:“爸爸,這是我的故事。”

爸爸回答:“你說得對,這是你的故事。你繼續講。”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女兒來了個反轉:“然後,王子消失了。”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最後的畫面是:女兒提着螢火蟲做成的小燈,跑出了黑漆漆的山洞,跑向了灌木叢中的媽媽。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女兒睡着了,爸爸給她蓋好了被子。可能凱特不會再害怕黑暗,也會慢慢習慣媽媽講的睡前故事,變成爸爸講,或者自己講,這是成長中一個很好的變化。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4

讓孩子多多練習,描述故事和場景,輕松說出3句話

影片中爸爸告訴女兒:主角需要冒險才能拿到那份想要的東西。他教孩子學會勇敢面對,勇敢去挑戰。女兒最後也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與爸爸媽媽溫馨愉快地在一起生活。

我們讓孩子學習講故事,可以慢慢問孩子上面的5個問題:誰,在哪裡,想要的是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或者看見了什麼),結局是什麼。

這樣講故事,很容易讓孩子開口嘗試,也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為了講好故事,孩子會慢慢地讓自己的語言描述更豐富。

家長學會問4歲寶貝5個問題,孩子自己講故事,可能不再是難事

舉個例子,比如讓孩子分享最喜歡的橙子給他人,這句話我們可以這樣豐富展開:

因為我覺得橙子大大的金燦燦的。

吃起來呀,酸酸甜甜的,特别好吃。

而且我覺得分享給你,你吃到橙子,一定會特别開心。

孩子可以試着從顔色、形狀、味道、吃了之後的感受來描述,随随便便就能說出3句話了。國小三年級需要學習作文,實際上也是多個短句構成段落,再形成文章。

結語

從今天晚上開始,陪家裡4、5歲的孩子,一起講一個故事吧!

你們家寶貝講的故事,也歡迎在評論區記錄下來,分享給更多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哦!

小朋友們的奇思妙想,一定很有趣,期待!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