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想納入深港通、插混車型紮堆上市,業内人士:插混車型仍有較大空間

3月14日,深交所公告,港股通股票名單發生調整并自今日起生效,調入理想汽車-W(02015.HK)。

剛剛過去的2月,理想汽車宣布單月傳遞8414輛理想ONE,同比增長265.8%。自上市以來,理想ONE累計傳遞量已達144770輛。

理想汽車近期還公布了第二款車型——L9。這又是一款增程式SUV,計劃于今年9月份正式傳遞,預計定價區間在40萬-50萬元。東吳證券認為,2022年最大黑馬或是理想汽車及其産業鍊,理想L9或是2022年最大新能源爆款。

理想汽車的成功讓增程式電動技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2022年,多款插混紮堆上市,被業内譽為“插混普及元年”。業内人士向紅星資本局指出,插混車型的純電續航一般在一百公裡左右,純電模式足以應對日常通勤,加注燃油也可勝任長途旅行,政策方面還可享受與純電動車型類似的上牌、限行政策。

雖然“插混車型隻是燃油車向純電動車過渡的捷徑,終極目标是純電驅動”是行業共識,但未來10年内,插混車型還有很大的行業增長空間。

理想納入深港通、插混車型紮堆上市,業内人士:插混車型仍有較大空間

理想、比亞迪賣瘋了

2月,理想汽車宣布單月傳遞8414輛理想ONE,同比增長265.8%。理想ONE上市以來,累計傳遞144770輛,理想汽車憑借這一款車型穩居造車新勢力三甲。日前,理想釋出的2021Q4财報顯示,公司季度收入首次破百億。

理想日前公布的第二款新車L9,動力系統依然延續理想ONE的增程式動力形式,差别在于采用1.5T四缸增程器,可實作純電續航200km,增程續航1000km,滿電滿油累計續航1200km。該車将于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正式亮相,預計售價約為40-50萬元。

東吳證券釋出研報稱,2022年最大黑馬或是理想汽車及其産業鍊,理想L9或是2022年最大新能源爆款。

2021年的混動市場,比亞迪(002594.SZ)占比近半,其DM-i混動系列累計銷售27.2萬輛新車。2022年1月,比亞迪DM-i車型銷量達到4.6萬輛,同比漲幅高達760.6%;2月DM-i車型銷量4.43萬輛,占到2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零售總銷量(6.6萬台)的三分之二。比亞迪也超過上汽大衆、上汽通用拿下了單月銷量亞軍,首次站上了自主三強的冠軍位置。

比亞迪DM-i車型目前是中國插混細分市場的頭把交椅,不僅技術上有優勢,成本也一降再降,搶占了10-20萬元以下大部分插混市場,而燃油車熱銷的正是10-15萬元市場。3月12日,2022款宋MAX DM-i正式上市,綜合補貼後售價14.58-17.28萬元,同時比亞迪宣布宋MAX燃油款車停産停售。

理想汽車與比亞迪的成功讓不少車企向插混車型市場發力。

從去年以來,衆多自主品牌釋出插混技術。吉利汽車(00175.HK)推出了雷神混動,長安汽車(000625.SZ)有IDD混動,長城汽車(601633.SH)有檸檬DHT混動,奇瑞汽車有鲲鵬DHT混動,這些技術路線雖然路徑不盡相同,但在純電續駛裡程、綜合油耗以及動力性能方面都各有獨到之處。

具體來看車型,吉利的雷神混動适配HEV混動、PHEV插電混動和REEV增程式混動系統。目前吉利隻釋出了星越L油電混動版這一款車型,預計未來3年将有20款車型搭載。

長城的檸檬DHT混動,包括了HEV油電混動和PHEV插電混動兩種技術方案。目前有WEY魏牌旗下的拿鐵DHT混動版本、摩卡PHEV、瑪奇朵DHT和DHT-PHEV版本。摩卡DHT-PHEV于3月1日上市。

長安的藍鲸iDD混動,首款車型UNI-K iDD于3月10日上市,屬于PHEV插電混動車型。

奇瑞的鲲鵬DHT混動,首款車型瑞虎8 PLUS鲲鵬e+于1月上市,同樣屬于PHEV插電混動車型。

插混車型的元年

2021年,曾經被視為過渡方案的插混車型展現出了強大的競争力。

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零售端銷量達298.9萬輛,其中純電動車型244.4萬輛,同比增長168.6%;包含增程式在内的插電混動車型銷量達54.5萬輛,同比增長171.2%。也就是說,插電混動車型增速超過了純電動車型,成為了增長率最高的細分市場。

今年1月,純電動乘用車銷售量環比跌15%,同比增長近60%。而插混車型共銷售8.5萬輛,環比增長3.1%,同比增幅高達198.3%。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某種程度上來說,微型車市場萎縮,插混車型市場擴張,都是新能源汽車産品結構調整的積極表現。”

2022年,被認為是插混普及的元年。

2021年,大陸插混車型的市場占比僅為18%;乘聯會判斷,今年這一市場的占比将會提升至25%。另據平安證券研報資料,預計2022年國内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有望達到100萬輛以上。

汽車行業分析師劉昊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在純電動汽車仍然廣泛存在裡程焦慮與技術瓶頸的當下,随着新能源補貼逐漸退坡、原材料和燃油價格上漲,插電混動汽車的成本優勢逐漸展現出來。

在電動化發展的終極目标上,車企均有着純電驅動的共識。随着電池成本的下降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插混車型相對于純電動車的續航和成本優勢或将不複存在。

政策方面,按照現時的車型分類和上牌政策,HEV混動車型隻能上“藍牌”,不能享受新能源車補貼和購置稅減免優惠,而PHEV插電混動車型則屬于新能源車的範疇,可以上“綠牌”和享受國家各種補貼優惠。

不過插電混動的政策紅利正在逐漸消退。按照《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計劃,2023年1月1日起,消費者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的,上海市不再發放新能源專用牌照額度。繼北京之後,上海成為又一個取消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牌照優惠的城市。未來可能有更多大中城市将插電混動排除在“綠牌”政策之外。

“但在一段時間内,插混車型還有很大的行業增長空間,”劉昊表示,“初步判斷在未來十年内。”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陶玥陽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