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徽宗詩,書,畫三絕。書法别成一體,自稱“瘦金書”,後人有稱“瘦金體”或“瘦筋體”,傳世書畫手迹數量不多,主要典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和遼甯博物館,國外有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院,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等。

通過細讀其書畫作品,可以認為,徽宗瘦金體筆墨風格總體一緻但略有差異。分稚嫩婉約和剛勁強健兩類,前者似是他早期風格,後者應是他後期的成熟書風,後期瘦勁尤為鋒利,有形容為“屈鐵斷金”。

“瘦金體”結字至瘦而頗具筋力。運筆直來直往,飄忽快捷,似行如草,流暢勁逸。筆道細瘦峭硬,挺勁犀利,無滞澀現象。起筆收筆轉折提頓處痕迹十分誇張強化,撇捺豎彎勾與黃庭堅長畫外送極為相似,末端鋒利如刀尖。小字突顯蘭竹之韻。筆劃之間呈現遊絲,但初期不如後期的明顯。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他的瘦金體!

《秾芳詩帖》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秾芳詩帖》,楷書,27.2×265.9cm, 絹本,卷,後期風格,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秾芳詩帖》大字楷書,每行二字,共20行。這是趙佶瘦金體的代表之作。清代陳邦彥曾跋趙佶瘦金書《秾芳詩帖》:“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徑,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既是對這一詩帖的評贊,也是對“瘦金書”的藝術效果的很好概括。

《蠟梅山禽軸》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蠟梅山禽軸》,楷書,絹本 ,軸, 後期風格,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牡丹詩帖》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牡丹詩帖》,紙本墨筆,縱34.8厘米,橫53.3厘米,後期風格,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欲借風霜二詩帖》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欲借風霜二詩帖》,楷書,紙本,早期(傳29歲書)作品,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題歐陽詢張翰帖後跋》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趙佶《題歐陽詢張翰帖後跋》,楷書,紙本,早期風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題李白上陽台帖》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趙佶《題李白上陽台帖》(拼接),楷書,紙本,早期風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閏中秋月詩帖》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閏中秋月詩帖》,楷書,紙本,後期風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夏日詩帖》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夏日詩帖》,楷書,紙本,後期風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祥龍石圖》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祥龍石圖》,楷書, 絹本,設色 ,後期風格,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芙蓉錦雞圖》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芙蓉錦雞圖》(傳)北宋徽宗趙佶繪,楷書,軸,絹本,設色,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瑞鶴圖》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瑞鶴圖》絹本,卷,楷書,後期風格,遼甯省博物館藏

《五色鹦鹉圖》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五色鹦鹉圖》絹本,卷,楷書,後期風格,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千字文》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存世的十幾件“瘦金體”真迹,風姿綽約!

宋徽宗趙佶瘦金體書法千字文卷,為趙佶于崇甯三年二十二歲時書賜童貫的。其字大寸許,每行十字,前後百行。他真書學唐代薛曜,并且青出于藍,間架開闊,筆劃勁利,清逸潤朗,别具一格。将“瘦金體”書法藝術推向極緻。誠如當代著名書畫鑒定家楊仁恺先生所雲:“其結體疏朗端正,下筆尖而重,行筆細而勁,撇捺出筆鋒而利,橫堅收筆頓而鈞,整體道麗瘦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