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徽宗诗,书,画三绝。书法别成一体,自称“瘦金书”,后人有称“瘦金体”或“瘦筋体”,传世书画手迹数量不多,主要典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和辽宁博物馆,国外有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院,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等。

通过细读其书画作品,可以认为,徽宗瘦金体笔墨风格总体一致但略有差异。分稚嫩婉约和刚劲强健两类,前者似是他早期风格,后者应是他后期的成熟书风,后期瘦劲尤为锋利,有形容为“屈铁断金”。

“瘦金体”结字至瘦而颇具筋力。运笔直来直往,飘忽快捷,似行如草,流畅劲逸。笔道细瘦峭硬,挺劲犀利,无滞涩现象。起笔收笔转折提顿处痕迹十分夸张强化,撇捺竖弯勾与黄庭坚长画外送极为相似,末端锋利如刀尖。小字突显兰竹之韵。笔划之间呈现游丝,但初期不如后期的明显。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他的瘦金体!

《秾芳诗帖》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秾芳诗帖》,楷书,27.2×265.9cm, 绢本,卷,后期风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秾芳诗帖》大字楷书,每行二字,共20行。这是赵佶瘦金体的代表之作。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既是对这一诗帖的评赞,也是对“瘦金书”的艺术效果的很好概括。

《蜡梅山禽轴》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蜡梅山禽轴》,楷书,绢本 ,轴, 后期风格,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牡丹诗帖》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牡丹诗帖》,纸本墨笔,纵34.8厘米,横53.3厘米,后期风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欲借风霜二诗帖》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欲借风霜二诗帖》,楷书,纸本,早期(传29岁书)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赵佶《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楷书,纸本,早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题李白上阳台帖》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赵佶《题李白上阳台帖》(拼接),楷书,纸本,早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闰中秋月诗帖》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闰中秋月诗帖》,楷书,纸本,后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夏日诗帖》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夏日诗帖》,楷书,纸本,后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祥龙石图》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祥龙石图》,楷书, 绢本,设色 ,后期风格,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芙蓉锦鸡图》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芙蓉锦鸡图》(传)北宋徽宗赵佶绘,楷书,轴,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瑞鹤图》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瑞鹤图》绢本,卷,楷书,后期风格,辽宁省博物馆藏

《五色鹦鹉图》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绢本,卷,楷书,后期风格,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千字文》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存世的十几件“瘦金体”真迹,风姿绰约!

宋徽宗赵佶瘦金体书法千字文卷,为赵佶于崇宁三年二十二岁时书赐童贯的。其字大寸许,每行十字,前後百行。他真书学唐代薛曜,并且青出于蓝,间架开阔,笔划劲利,清逸润朗,别具一格。将“瘦金体”书法艺术推向极致。诚如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所云:“其结体疏朗端正,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横坚收笔顿而钧,整体道丽瘦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