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班級群裡錯發“私信”啥體驗?男家長臉都紅到耳根了,老師卻大加誇贊

如今發達的網絡時代,人們的生活不僅便利了許多,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東西,而且家有上學孩子的父母坐在家裡就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加入一個平台還可以和其他家長們溝通交流,與老師互動。

班級群裡錯發“私信”啥體驗?男家長臉都紅到耳根了,老師卻大加誇贊

身為千千萬萬家長中的一員,也許最深有體會就是加入孩子的班級群、家長群,對孩子的學習狀态好壞、與同學相處是否和睦都了如指掌,簡直可以說有一種面朝螢幕,所有教育資訊盡收眼底的王者之範。

在交流、溝通如此友善的大環境下,資訊傳遞得快捷、及時,本來是一件非常皆大歡喜的好事,與此同時也伴随着出其不意的壞事發生。

也許有不少家長親身體驗過,在孩子的班級群裡,一個不小心就發錯資訊,搞得群裡的氣氛尴尬不說。要是将自己極為“私密”的資訊發在群裡,就那種公之于衆的“裸奔”感覺,真是恨不得換個星球活下去。

班級群裡錯發“私信”啥體驗?男家長臉都紅到耳根了,老師卻大加誇贊

要數落爸爸到底有多粗心,估計每個孩子都感同身受過。這位爸爸明明要跟自己的老婆直接對話,卻一個快手操作發到了家長群裡。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通常情況下,父母都會把孩子的班級群置頂操作,友善及時檢視到資訊,要不然對話框太多很容易被淹沒,耽誤了孩子的學習。相信這位爸爸的初衷也是如此。

話說這位爸爸一個錯發資訊,自己卻完全沒有覺察。抱着手機等老婆回信,卻收到别的家長提醒發錯地方,他想撤回資訊已經來不及,那個尴尬得不行,真恨不開立即出群。

班級群裡錯發“私信”啥體驗?男家長臉都紅到耳根了,老師卻大加誇贊

這位爸爸的錯誤操作,可讓群裡所有媽媽羨慕得眼紅啦!早上出門溫暖的囑咐,即便天氣冰天雪地,讓人看着也内心暖暖的。在很多媽媽心裡泛起一種異樣情感:為什麼好老公都是别人家的?

家長們紛紛在群裡為這位爸爸點贊,就連老師都參與了,并且囑咐所有爸爸向他學習,這位爸爸發現自己的差錯後,羞得臉都紅到耳根。

不過,他們的錯誤操作,确實豔羨了不少渴望家庭美滿的孩子。父母的關系穩定、相愛,家庭氛圍和諧、溫馨,被愛滋養中成長的孩子,安全感、歸屬感是足夠的。

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但凡安全感很強的人,都具備較高的接納和自我認同;相反,沒有安全感的人往往隐藏着強烈的自卑和敵對情緒。

班級群裡錯發“私信”啥體驗?男家長臉都紅到耳根了,老師卻大加誇贊

何謂歸屬感,是指一個個體或集體對一件事物或現象的認同程度,并對這件事物或現象發生關聯的密切程度。但凡歸屬感很弱的人,往往會對工作缺乏激情,責任感不強,并且社交圈子窄朋友少。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歸屬感低的人容易抑郁。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望,莫過于孩子身心健康。而安全感、歸屬感又是衡量的最重要名額。也就是說,父母關系和諧、穩定,關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樹苗,家庭就相當于土壤的作用,隻有樹苗隻有在肥沃、穩定的土壤中,才能根系發達,深深紮向泥土裡,為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班級群裡錯發“私信”啥體驗?男家長臉都紅到耳根了,老師卻大加誇贊

有人說父母離婚,對孩子傷害很大,甚至有人認為會毀掉孩子。其實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歸屬感的不是父母的婚姻狀況,而是父母關系、父母情緒能力、父母教育觀念,以及父母教育能力。

如果父母經常吵架,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盡管維持了一段名存實亡的婚姻,對孩子的傷害也同樣很大。因為動蕩不安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安全感,或者為了所謂安甯而讨好父母,這個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很少有人格健全的。

如果父母關系處理得好,即便雙方離婚,但彼此能給孩子樹立正向形象,并且共同愛着自己的孩子,這樣長大的孩子也能獲得安全感、歸屬感。

班級群裡錯發“私信”啥體驗?男家長臉都紅到耳根了,老師卻大加誇贊

奧巴馬的母親18歲生下他後,與父親分手了。她獨自一人撫養兒子成人,但她經常跟奧巴馬講有關如何與父親相識、相處,客觀正面地講父親的事迹。

盡管奧巴馬長大十來歲才第一次匆匆見了父親一面,但父親給他的力量感一直都在,讓他有安全感、歸屬感,并且自信心很足。他之是以能當上美國最高上司者,與母親給他樹立父親的形象密不可分。

還有一位父親因為女兒考試得了100分,他激動的心情沒有控制住,唱起了歌表達興奮的心情,結果本來要發給媽媽的,卻一番誤操作發到家長群。

聽到他激動的聲音,腦補他可愛的樣子,讓人想到中年人的不成熟穩重,就忍不住想捧腹大笑。

班級群裡錯發“私信”啥體驗?男家長臉都紅到耳根了,老師卻大加誇贊

這舉動确實很感人,可憐天下父母心, 我們很多時候隻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卻忽略了自家孩子的優秀,舍不得給一個肯定的眼神,或者一句口頭表揚。

能力再厲害的孩子,如果沒有肯定做橋梁,他一生中也很難做到自信滿滿。我們都知道,成功的人一定是自信的人;同樣的道理,一生幸福的人也一定是自信、内心豐盈的人。

也許一些父母把孩子的考試分數、學習成績、升學等學業,看得無比重要,甚至超越一切。其實,健全的人格(自信心、性格、情緒)才是支撐孩子的生命力。

如何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家庭教育是主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不退休的老師,家長言傳身教總在無形中影響着孩子成長。身為父母的你,是否認識到提升父母力非常重要呢?歡迎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