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你也有育兒焦慮嗎?”

常常有人這樣反問我。

當然會有啊!即使我做了多年的育兒科普,即使我了解得比别人多一些,焦慮依然存在。

除了育兒焦慮,還有工作焦慮、社交焦慮、秃頂焦慮……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圖檔來源:科學家庭育兒

話說現在這個社會,應該沒幾個人不焦慮吧。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個段子,可以說是真實表達了當代家長的心聲: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平時在跟寶爸媽的交流中,我也感同身受:為了養好一個娃,大家真的是身心俱疲!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而今社會對父母的要求越來越高,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我們好像都不由自主地走上了“育兒焦慮”這條路!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從得知有寶寶開始,我們擁有了新的角色,即将成為誰的爸爸媽媽。

為了适應這個角色,大家都在努力,學育兒知識,逛育兒論壇,看育兒科普,比如關注了科大大~

可是,當孩子到來後,焦慮依舊接踵而至,并且此起彼伏。

我猜,你可能也是這樣,對嗎?

但這些焦慮,不止你會有,當了父母後,大家都一樣,好像被附體了,就是會不由自主地擔心。

擔心未知的事情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擔心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擔心娃輸在起跑線上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那為什麼,我們會如此焦慮呢?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産後焦慮

多數育兒焦慮,最初都來自産後焦慮。

孩子的到來,打破了原有生活的平靜: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各種問題撲面而來,通通壓在我們身上,吞噬了初為人父為人母的喜悅。

想太多了

孩子沒生之前,擔心沒準備好;

孩子出生後,擔心照顧不好;

孩子慢慢長大,又擔心沒教育好

……

好像焦慮總比現實快一步,我們總是在為未來的事情發愁。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對娃期待太高

朋友圈、某博、某音、某蕃薯等,總是會出現别人家的孩子。

而我們也總是期待,孩子樣樣都好。

好像從小到大,我們都沒能逃得過“别人家的孩子”!

以前是自己被父母比,現在是娃被自己跟别人比。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過于追求完美

不論孩子出了什麼問題,都會覺得是自己的錯。

尤其是看育兒文章,會不停反思自己,雖然這個初衷是好的,但科大大想說: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這個世界上,隻有健康的育兒理念,沒有标準的育兒方式。

如果你也有育兒焦慮,不妨試試這樣做。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很多人都困在了育兒焦慮裡,無法自拔,大人累,孩子也累。

是以,是時候學着放下焦慮了。

1、盡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多數人有了孩子之後,一心撲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生活的唯一目标。

你要找到除了孩子之外,自己喜歡做的事,要給自己的生活留出空間,找到能讓自己放松的方式。

科大大就有一個朋友,很喜歡擺弄花草,在陽台上養着很多種綠植和花,還養了兩隻鹦鹉,就像一個小花園。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不論生活多焦慮,她總能在這小小的空間裡,治愈自己。

2、多和家人、朋友溝通

很多人遇到事情會鑽牛角尖,怎麼都繞不出來,焦慮不安。

這時候,不管問題能不能解決,要把情緒先疏通。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家人們彼此之間要互相了解,尤其是夫妻之間,更要互相尊重體諒。

3、放下期待,相信孩子

說對孩子沒有期盼,那是假的。

每個父母的的心裡,都住着一個“理想”的孩子。

我也跟大家一樣,希望孩子品行好、學習好、能說會道、還懂禮貌。

但回頭想想,誰不是在成長中極力擺脫這樣的期待,想要被看見、被了解、被接納。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4、難以調節,及時求助

當你發現自己長時間處于焦慮之中,無法自我調節時,學會積極向專業人士求助。

新型“育兒焦慮”正在内耗父母!專家給出4點建議,告别焦慮

寫在最後:

我們用20多年時間長大,卻隻用短短幾年時間,完成了從學生到家長、從孩子到父母的身份轉變。

很多人可能還沒弄明白生活的真相,就要開始為孩子指引生活的方向。

是以我們怕,怕自己不是那麼優秀的父母;怕沒有把孩子領上光明大道;怕孩子終有一天,重蹈自己的挫折和艱難……

在這份焦慮裡,藏着我們對自己過往的遺憾,和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期盼。

但科大大也想跟大家分享一段話: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3個小時,

但加州時間并沒有變慢。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卻在50歲去世。

也有人直到50歲才當上CEO,

然後活到90歲。

有人依然單身,

同時也有人已婚。

奧巴馬55歲就退休,

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但其實,

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都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動時機。

是以,放輕松。

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比起教孩子快點跑,不如教孩子找到目的地,步履不停。

人生那麼長,與其焦慮,不妨享受生活本來的樣子。

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跟孩子一起成長,加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