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等老了才知道,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是這個孩子

對父母來說,養育孩子是不求回報的,隻希望在晚年時,孩子能經常回來看看自己陪陪自己就心滿意足了。

但近些年來經常出現一些孩子不贍養老熱,對父母不聞不問的新聞事件,更是讓老人們都傷透了心。

孩子小時候父母都是捧在手心疼愛,等到自己老了,孩子卻嫌棄自己是負擔,連看望都成了父母的奢望。

在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例子,同村的劉大爺家有兩個三個孩子,都是男孩,因為老大是倆人的第一個孩子。

是以父母對他十分的疼愛,等到老二父母幾乎都過了用心的勁兒了,都是撿的老大的舊衣服,吃老大吃不完東西。

等到老三時,夫妻倆年紀也比大了,加上家裡的經濟條件改善,便又十分的心疼,什麼事都順着他,老三想要什麼夫妻倆都會給。

等老了才知道,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是這個孩子

慢慢三個孩子都長大成人,老大在外地做生意;老二在當地市裡工作;老三在外地上大學,畢業後也就留在當地工作。

三個孩子相對來說都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村裡人也十分羨慕。前不久劉大爺因為從梯子上摔了下來,小腿骨折,老二聽到後立馬放下手頭的工作。

回來将老人送到醫院,手術後又請假照顧老人半個月,等到慢慢好轉後才回去。

老大和老三聽說不嚴重,還有老二在家照顧,就找理由說自己工作太忙走不開,就不回來了,雖然當旁人提起的時候,老人會為兩個孩子辯解,但從他的眼神中,卻透露出落寞和傷心。

可能在很多人的身邊,都會有這樣的情況,明明被父母“虧待”的孩子,到了父母晚年的時候,卻總是照顧父母最多,最孝順的那個,很多老人也不由得感歎:“以前真的疼錯了人”。

等老了才知道,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是這個孩子

為什麼被“虧待”的孩子,在父母晚年的時候會更孝順呢?

1.希望得到父母疼愛

那些被父母從小寵愛的孩子,經常做什麼事情,父母都會順着他,想要什麼東西,父母都會滿足。

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慢慢把父母的寵愛當成習慣,覺得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是應該的,逐漸養成了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隻會索取不懂得付出的自私性格。

而那些被父母忽略的孩子,他們内心十分渴望得到父母的重視和疼愛,是以在這種思想中頑強生長,養成了什麼事情都依靠自己,獨立果敢的性格。

同樣,他們從小到大都會很讓父母省心,因為他們從内心渴望能夠得到父母的疼愛,逐漸便養成了處處為父母着想,孝順的的習慣和品質。

等老了才知道,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是這個孩子

2.懂得替父母分擔

從小被“虧待”的孩子,内心一般都是比較細膩的,他們性格可能會比較内心,但卻很會察言觀色,比如看到父母不開心了,自己再想要一個東西也會不說;

或看到家裡條件不好,自己會主動為父母分擔,減輕父母的壓力。而從小被寵愛的孩子,是不會看到這些,隻會一味向父母索取。

覺得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父母都要以自己為中心,才不會管父母有沒有能力去做到,内心比較自私。

等老了才知道,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是這個孩子

3.懂得換位思考

這些孩子比較體貼懂事,懂得換位思考,知道父母老了,内心時常會感到孤獨,需要孩子常回家看看。

是以就算工作再忙,也會抽出時間回去陪陪父母,或是經常給父母打電話,詢問父母的身體情況,讓父母感動十分欣慰。

而從小被寵溺的孩子,隻會考慮到自己,才不會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回家隻會覺得父母太過于唠叨,是以為了避免讓自己心煩,也就很少回家看望父母。

等老了才知道,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是這個孩子

其實,想要孩子孝順自己,父母也要做好這幾點:

1.以身作則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一點都沒錯,很多孩子的習慣性格行為,都和父母十分相像,這都是在平時的生活中耳濡目染的。

是以父母想要孩子以後孝順自己,自己也要做好孝順的榜樣,讓孩子看到父母孝順自己爸爸媽媽,這樣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在父母老了的時候,孝順照顧自己。

等老了才知道,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是這個孩子

2.不偏袒

很多有“重男輕女”思想的父母,都會偏心家中的男孩,覺得女孩遲早都是要嫁出去的,男孩才會給自己養老。

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不管男孩女孩,因為工作等原因,不可能都會留在父母的身邊,有的男孩在外地工作,可能還會在外地定居,一兩年都不回來一次,家裡的事情還得指望自己的女兒。

是以,父母心中的一杆秤要放平,對待所有的孩子都要一視同仁,不偏袒任何一個孩子,也不溺愛任何一個孩子,這樣在自己晚年的時候,才會收獲兒女的關心和陪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