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歲心理醫生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人間值得》

緣起

為了當一名醫生,16歲的中村恒子于1945年6月隻身從日本廣島尾道前往大阪。從20歲到90歲高齡,她一直從事心理醫生這份工作,她身高隻有1米48,體重40千克,她瘦小的身軀,卻每每發出溫暖感人、充滿慈愛的話語。——這是《人間值得》這本小冊子的作者之一奧田弘美對書中主人公中村恒子的描述。

在陽光播撒的午後,翻開這本小冊子,就像看到一位跨世紀老人安詳地坐在那裡,不急不躁,跟你講述她的人生感悟,不求一定正确,但卻是她内心最深處的思考和實踐。同樣是一位職場女性,同樣因為孩子暫停過自己的工作,而她的生活方式,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平平淡淡地過好每一天”。這一次,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老奶奶,聽聽她的生活與工作平衡之道。

90歲心理醫生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人間值得》

一 |

所謂育兒,其實也是成長

恒子奶奶說,人通過“培養孩子”,其實也是在培養自己,育兒過程,就是讓自己越發優秀的成長過程,養育孩子,也是成長。她提到,從一個剛生下來隻會哭泣的孩子,到一個人學會走路、說話、上學,然後經曆青春期長大成人,孩子成長的每個過程,比任何一部動漫或電影都令人感動。

是的,我想每一位經曆十月懷胎,再通過一天天的柴米油鹽把小手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寶貝養育長大的媽媽都深有體會:孕期的每一次胎動,新生兒的每一次發聲,嬰幼兒的每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變化,都深深連動着老母親的心。這人生中的每一個特别的經曆和過程,都是一次别樣的人生體驗,也都是一筆巨大的人生财富。

當然,有歡樂、驚喜和欣慰的時光,養育人類幼崽的過程也一定有擔憂和難過的時刻。恒子奶奶說,育兒的基本原則是,對待大人和孩子一視同仁。我想,很多焦慮中的媽媽、很多火冒三丈的爸爸,都可能是忽視了這一點。

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他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他也需要和他同樣為獨立個體的他人的尊重,尤其是他最親近的父母,這份尊重會讓他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當成一個成人,怎麼對自己的朋友或同僚說話,就怎麼對孩子說話,對待大人和孩子一視同仁。

很多媽媽會因為育兒問題而去學習心理和教育知識,而在這個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更加了解自己,進而養育自己的内在小孩,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成為了更好的自己。也同樣有更多的媽媽因為養育孩子轉而從事教育行業,發現自己畢生所愛的事業,成為授人以漁的老師。

所謂育兒,其實也是成長,事情不會馬上有結果,焦慮的時候心裡不要七上八下,也不要思考過去和未來,而是珍惜當下——恒子奶奶這樣說。

90歲心理醫生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人間值得》

二 |

真心向孩子表達愛與關心就夠了

恒子奶奶提到,培養孩子沒有必要和其他人一樣,為了孩子的未來發展,想讓孩子在什麼年齡段學習什麼,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關鍵的是父母應該真心為孩子的幸福考慮,并付諸行動,即使你工作很忙,也要盡可能以某種形式,讓孩子感受到“我一直在關心你”,要確定将愛傳遞給孩子。

恒子奶奶說,即使你不心靈手巧,也沒有奇思妙想,但如果有時間,就盡量親自動手做飯;盡量多陪在孩子身邊,當他們想找你聊天的時候,認真傾聽;不要把孩子隻當做小孩子對待,多嘗試和他們一起思考,時不時問他們“你會怎麼做?你是怎麼想的”之類的問題,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這樣日積月累的。

每個人成長的環境不同,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無意識做出的關于自己關于别人的決定也不同,這也就造就了想法不同的獨特個體。父母往往用自己的方式愛孩子,很多時候孩子卻無法感受到愛,那麼孩子所需要的愛是什麼呢?

是陪伴,是哪怕隻有一點點時間但也放下手機的全然陪伴;

是傾聽,是不打斷不急着評價不急着教育的全身心聽我說;

是肯定,是我這件事沒做好但也欣賞我其他長處的認可;

是信任,是即使我這次沒考好但你也相信我努力了并鼓勵我繼續加油的信心;

是放手,是允許我去探索和嘗試來滿足我的好奇心但同時也做好準備為我兜底的放心...

如果您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感到失望,不妨嘗試問問自己,這份失望是因為愛孩子還是更多因為自己?孩子是能夠感受到父母是真的為自己着想,還是隻停留在形式上的關愛,或者更多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和虛榮心的。恒子奶奶說,對于養育孩子,比起技巧,更重要的是愛與關心的行動。

90歲心理醫生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人間值得》

三 |

不需全面掌控,該放手時則放手

恒子奶奶講到,一個人終有長大獨立的時候,對孩子來說,大約在中學階段進入青春期,然後逐漸與父母分離,直到20歲左右開始自立。如果孩子處于什麼都不會做的年齡或階段,父母對他們細心關愛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不放手,就會阻礙一個人的獨立和發展。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父母就要從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逐漸分離出來,當孩子成人後,父母和孩子的人生就要完全分離。

恒子奶奶告訴我們:父母和孩子的人生車輪已經駛向不同的方向,親子關系的紐帶就像橋梁,父母和孩子之間依靠“橋梁”溝通關系,而且不能頻繁登上這座橋。我會在自己的生活、事業以及興趣中尋求充實感,而不是闖入已經成家立業的孩子家長指手畫腳,我認為這才是讓自己快樂的源泉。

是的,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尋求充實感和價值感,這才是根本。

90歲心理醫生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人間值得》

恒子奶奶

當代女性,被要求做一個好女兒,留适中的頭發,穿不張揚的衣服,見到叔叔阿姨要問好,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遵紀守法,孝敬長輩,按時結婚生子,讓家人有面子。我們很努力很努力的按照他人的要求去做,卻不知道這每一項,竟那麼難。

我們被希望做一個好妻子,按時回家,洗衣做飯,輔導作業,照顧家庭,有一定的經濟收入,還要貌美如花,年輕好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這是社會對女性的贊譽,亦是社會對女性的要求。

我們被期待做一個好媽媽,相夫教子,關心孩子,情緒穩定,營造好的家庭氛圍。我們被倡導做一個好員工,努力工作,積極上進,随時保持正能量的姿态。

職場媽媽也好,全職太太也罷,這人生中的每一個角色,我們都拼盡全力,卻依然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要。我們很努力的想要達成所有人的期待,而唯獨,卻忘了,先要做自己,其他的,該放手時則放手。

恒子奶奶用自己的人生經曆給出了這樣的提示——别人有别人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軌迹。人生,更多的是做自己,不求功成名就,隻要能照亮某個角落就夠了。

結語

這本小書裡,不隻有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之道,還有關于工作,關于生活,關于人際關系,關于孤獨和面對死亡。如果你感覺累了,就來讀讀這本小冊子吧!未來歲月漫長,依舊值得期待。

90歲心理醫生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人間值得》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