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季呼吸道疾病高發!兒童霧化常見問題Q&A

近段時間,氣溫回暖,但寒氣未能盡退,天氣多變,冷熱不定,病原微生物也在悄悄地繁殖和滋生。再加上人體的免疫力在春季相對低下,身體較弱的人群,尤其是小孩極易發生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支氣管炎、肺炎等。

春季呼吸道疾病高發!兒童霧化常見問題Q&A

呼吸道疾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狀,這時醫生常常會建議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有的家長對霧化治療了解甚少,有的則是似懂非懂,對兒童霧化吸入的一些方法及觀念衆說紛纭。在這個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季節,筆者采訪清遠市人民醫院兒内科主任醫師林冬雲,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兒童常用的霧化吸入治療及其注意事項。

Q1:什麼是霧化?

林冬雲:霧化吸入就是通過呼吸的方式“吃藥”,藥物經過霧化吸入裝置轉化為可吸入的細微顆粒,通過霧化者的口腔、鼻腔吸入,藥物顆粒沉澱在呼吸道和肺部,發揮藥效的治療方式。

說簡單點,它就是一個給藥的方式,具有無損傷、不痛苦、療效好等優點。在呼吸系統疾病治療中,霧化吸入越來越成為重要的輔助治療措施。

Q2:霧化吸入的原理是什麼?

林冬雲:霧化吸入是利用霧化機壓縮空氣或者每分鐘6至8升純氧驅動氣體,産生負壓,将霧化藥水變成大小不等噴射氣流顆粒,而這些顆粒通過其在内部擋闆上的沖擊而變成為1至5微米的可吸入顆粒,通過口腔或鼻腔,進入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肺泡,沉積在各處,直接發揮藥效。

由于霧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發生病變的呼吸道和肺部,對比口服或靜脈打點滴,它起效更快、效果更好。雖然總體用藥劑量小,但局部藥物濃度高。

Q3:影響霧化吸入療效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選擇家用霧化機?

林冬雲:療效影響有兩大因素,一是産生可吸入顆粒直徑大小是否在1至5微米之間,二是能否有效沉積在肺内發揮作用。決定以上兩個因素的有霧化機性能、氧氣驅動流量、霧化器、霧化藥液特性等的影響。

現在市面上的霧化機品種繁多,而且價格上也千差萬别,選擇的依據就是說明書上标有顆粒大小及百分比資料。沉積于氣道或肺部的有效的霧化顆粒直徑在0.5至10微米,其中以3至5微米為最佳。

是以,家長可以參照機器上此項功效來選擇。一些霧化機的出霧量是可調節的,也可以根據患兒的年齡、耐受度,将霧化量由小到大進行調節,直到達到患兒的耐受量。

Q4:霧化液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林冬雲:根據霧化器設計藥液一般4至8毫升,霧化時間在15分鐘内,時間越久往往依從性越差。

Q5:藥液應該直接霧化還是要加生理鹽水?

林冬雲:如果藥液有4毫升以上,可以不用加生理鹽水。如果不足4毫升,則應該加生理鹽水到4毫升。

Q6:哭鬧時能否霧化?

林冬雲:平靜呼吸加間歇性深吸氣是霧化時的最佳狀态。哭鬧狀态下,患兒不能形成有效呼吸,氣流會在口腔、氣管等大氣道形成渦流,霧化顆粒大部分會沉積在大氣道,小氣道沉積量減少,是以不建議哭鬧時做霧化。

如果霧化時孩子哭鬧劇烈,要盡量安撫。實在是無法安撫的,即便是哭鬧狀态,藥物仍有部分吸收。當然父母的安撫手段也很重要,保持耐心,可以一邊看卡通片一邊做霧化。

睡眠狀态下也可霧化,但此時霧化需要讓孩子張開嘴巴,以便減少霧化顆粒被鼻部阻留。

Q7:霧化前、中、後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

林冬雲:霧化前不應進食過飽,吸入前半小時不要吃東西,以防霧化刺激發生嘔吐,引發窒息。還要注意清除口腔分泌物、食物殘渣等,以免妨礙霧滴深入。面部不要塗油性面霜,以免增加藥物吸收入血,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部分新開啟的塑膠霧化器可能有異味,霧化前可以先在通風處散除異味,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霧化時,不要随意調節壓力流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注意觀察孩子的一般狀況及出霧情況,防止窒息,勿将氣霧噴入眼睛。

霧化後可輕拍孩子背部,手呈空心掌狀态,從下向上、由外向内,促進痰液排出。

氣管炎、肺炎等下氣道疾病,霧化後即可漱口或喝水,減少咽部不适及藥物在口腔中的殘留。喉炎、急性會厭炎、喉梗阻等上氣道疾病,霧化後盡量半小時後再漱口和進食,以免影響藥物吸收。

Q8:應該是霧化後排痰還是排痰後霧化?

林冬雲: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排痰時機,臨床往往是霧化後氣道産生很多痰液需要吸痰,但如果寶寶氣道裡已有很多痰液的堵塞,建議先吸痰或排痰再霧化,進而使得藥物産生的氣溶膠顆粒能進入下氣道而發揮作用。

Q9:所有的呼吸道疾病都适合用霧化治療嗎?

林冬雲:并不是所有的呼吸道疾病都适合霧化治療。喘息相關性呼吸道疾病,如毛細支氣管炎、哮喘性肺炎、哮喘性支氣管、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等;咳嗽相關性呼吸系統疾病,如咳嗽變異性哮喘、感染後咳嗽、變應性咳嗽等;肺炎支原體肺炎;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急性會厭炎;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氣管插管及支氣管鏡術前後,這些疾病可以通過霧化進行治療。

【撰文】陳之瑜 劉秋宜

【通訊員】彭可明

【作者】 劉秋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