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在中國的汽車市場生存真的那麼難嗎?
近日,據媒體報道,日本豪華汽車品牌讴歌将于今年上半年告别中國市場,目前,北京唯一家4S店“廣汽Acura北京金港店”已經正式停止銷售,未來将變成邁凱倫的4S店,而另外在廣汽本田的幾個展廳,也隻是為了消化庫存。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采訪了廣汽讴歌的相關人士,得到的回複是“我們還在正常辦公。”
品牌影響力弱
雖然官方聲名沒有給出确切消息,但廣汽讴歌近年來的情況并不樂觀,在營業額方面也無法支撐品牌營運,即便有本田作為靠山,也不是長久之計。
公開資料顯示,讴歌品牌成立于1986年,是本田旗下的高端汽車品牌,也是第一個日系豪華汽車品牌。與其他豪華品牌不同的是,讴歌主打的是“運動豪華”,是以一經推出就在北美市場收獲了好評。
2006年9月,讴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先後以進口的方式引入ILX、TLX、RLX三款轎車以及RDX、MDX和ZDX三款SUV車型。2016年,讴歌開始與廣汽集團組建廣汽讴歌,先後國産了TLX、RDX和CDX三款車型,也收獲了一定的市場。根據資料顯示,2016年讴歌在華市場銷量達到了9062輛,同比增長120%;2017年,廣汽讴歌的銷量更是達到了16348輛,同比增長80.4%。
廣汽讴歌在售車型 劉凱攝
不過,由于産品較少,品牌影響力也一直不強,自2020年起讴歌品牌在華的銷量開始不斷下滑。根據資料顯示,2020年,廣汽讴歌的銷量為11193輛,同比下滑31.73%。2021年,廣汽讴歌的銷量僅為6554輛,同比下滑45.05%,其中,主銷車型CDX銷量為3264輛,另一款RDX賣出了3290輛。對此,業内人士表示,讴歌雖然定位為日系豪華品牌,但由于其進入中國市場較晚,在塑造高端形象方面有所欠缺,品牌定位也沒有得到消費者認可,并且産品布局也比較緩慢,是以很難受到國内消費者的青睐。
除了品牌力較弱外,廣汽讴歌的産品售價過高也是其銷量低下的一大原因。讴歌品牌的定位為二線豪華品牌,而它的産品售價卻接近于奧迪A4L和寶馬3系。品牌影響力不大,售價卻很高,這也導緻部分消費者難以接受。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表示:“讴歌的主流産品定價區間在30萬—50萬元,而這一區間的車型有很多,除了BBA以外,新勢力品牌特斯拉、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都在進行布局,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空間很容易就被壓榨了。”
而與國内市場截然不同的是,2021年讴歌品牌在美國銷量達157408輛,同比增長14.9%,位居美國豪華車市場前5名。對此,張翔表示:“因為讴歌的主要市場還是面向北美市場、日本市場,在中國市場中表現低迷,是由于産品設計與中國消費者的用車需求不符,另外,讴歌在中國市場的宣傳投入力度不夠,消費者僅知道它是本田的一個豪華品牌,但是産品究竟有哪些特色,中國消費者并不了解。比如像BBA品牌,大家都知道是德系車,并且品質比較好;凱迪拉克是美系車,作為總統座駕品牌力比較強。但是讴歌并沒有這些品牌光環,知名度也不高,中國消費者也不甚了解,随着中國新勢力車企進入國内市場,也加劇了讴歌的落寞。”
或為純電車型讓路
中國市場的銷量不振也使外界不斷傳出讴歌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為此,《華夏時報》記者來到了廣汽讴歌北京金港店一探究竟。
廣汽讴歌北京金港店于2006年11月開業,是北京地區第一家讴歌特約店。記者來到這家品牌店時,店内空空蕩蕩,廣汽讴歌的展車被停在了隔壁的東風本田4S店内。
空蕩蕩的讴歌4S店 劉凱攝
“傳言是假的,自從網上流傳了這個消息後,已經有不少人來詢問了。我們現在隻是對店面進行更新改造,并不會變成邁凱倫4S店,我們也沒有接到退市的書面說明。”一位廣汽讴歌4S店的銷售人員在得知記者來意後說道。
此外,該銷售還告訴記者,目前在售車型都有大幅度優惠,并且還可以預定新車,此後也可以在廣汽本田的4S店裡享受售後服務。對于店面更新後的前景,銷售人員表示,将會為銷售純電車型作準備。
目前,向電動化轉型已經成了汽車行業的共識,讴歌也在美國市場進行了自己的電動化布局。讴歌北美銷售副總裁Emile Korkor表示:“對于讴歌而言,我們電動化的速度比本田品牌快得多。”同時,讴歌計劃到2030年讴歌銷量一半以上将會來自電動汽車。不過,在中國市場,讴歌要做的可能更多是為廣汽本田的純電動品牌“讓路”。
據媒體報道,本田旗下純電動品牌e:N首款電動車将于3月份開始預售,4月份正式上市。本田對于該品牌非常重視,計劃打造獨立的營銷體系和銷售網絡,而e:N品牌的經銷商将會優先授權原有的讴歌經銷商。這或許意味着讴歌和廣汽本田在國内的純電車型将會合二為一,畢竟讴歌在北美的重要産品型格在引入國内後挂的就是本田的車标。
對于讴歌今後的發展,業内人士表示,在新能源車成為主流的當下,傳統車企也在積極轉型,讴歌想要在市場中獲得消費者認可,還需強化本土化更新,再依靠廣本的銷售管道,并将售價放低,或許能夠博得一線生機。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