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孩子的作業看國際學校學生的閱讀能力強在什麼地方

這幾天,因為S媽感冒了,是以接送S同學的任務就是S爸我的了.

在和孩子聊天他們現在的閱讀的時候,想起來以後參與孩子閱讀過程的一些事情。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記得前兩年的春天假期,孩子一臉神秘地跑來,興奮地說自己有個好玩的“新課題”,我卻興趣寡然。

因為國際學校的國小老師為了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經常會布置大大小小的課題項目,有時是自己設計一本書,有時是設計個網站,做得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難道這次還能有什麼新花樣?

抵擋不住孩子的“騷擾”,我隻得看看孩子遞過來的課題要求,題目是用個性化的方式研究美國曆年獲凱迪克大獎的圖書(凱迪克大獎被譽為圖畫書的“奧斯卡”,每年由美國圖書館協從上一年美國出版的數萬本童書中選出),具體方式如下:

1、從文字到繪圖,就某個作品寫出讀書筆記,内容包括書名、作者、繪畫者、故事簡介、插圖;

2、說明這本書給你印象最深的部分;

3、把自己對文章的了解講述給全班同學,不可以讀或是背誦讀書筆記(那樣要被扣分);

4、講述的角度還要新穎别緻,充滿想象力。

做筆記,然後演講,這是閱讀課的正常手法了,但接着看下去,我逐漸發現了亮點:

5、把書本上的文字視覺化,可以制作書中的一個場景,也可以按照書中講述的内容自制一個遊戲,還可以為自己看的書寫一首歌,或是将自己裝扮成書中某個你喜歡的角色……

怎麼好玩怎麼來,隻要能讓同學對你講述的内容印象深刻就行。

“請家長進行協助。”課題要求裡明确強調了這一點。

從幼稚園開始啊,國際學校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裡,常有這一點要強,那就是家長要參與,在親子時光中一起挖掘孩子的潛能和創造力。

有時想想,老師真是太會“偷懶”了,總是把皮球踢給家長。孩子倒沒有意識到麻煩,決定按照書中的描繪做一個3D場景!

大工程啊,我們隻好全家出動!

為還原雪後森林,跑遍市内藝術商店

“爸爸,你給我去找這本書,《月光下看貓頭鷹》。媽媽,你幫我想想場景該怎麼布置!”

想法有了,孩子開始大大咧咧地“布置任務”。

《月光下看貓頭鷹》是1988年凱迪克金獎的得主,描述的是一位父親在一個月光明亮的冬夜,帶自己的孩子去樹林裡看貓頭鷹的故事,作者把那濃濃的父子情,以及孩子初次在雪夜出家門看貓頭鷹的心理細節描述得非常精彩,很得我家孩子的歡心(推薦大家買給孩子讀)。

從孩子的作業看國際學校學生的閱讀能力強在什麼地方

(上圖為《月光下看貓頭鷹》一書的經典情境)

那好,我們就做爸爸和女兒在深夜的樹林裡呼喚貓頭鷹的場景吧,這是本書的經典情境。

森林該怎麼做呢?總不能一棵一棵樹挨着做吧?

正愁着呢,我忽然想起來,孩子的學校裡經常會陳列一些類似的作品,如農場、公園和動物園什麼的,這說明肯定有地方賣半成品。

于是我們一家就在周末出動,跑遍市内各個藝術商店,還真在一個店的角落裡發現了專門給學生做課題用的立體模型,樹林、草地、專門做雪景用的工具和裝置一起拿下!

一家人如獲至寶,回到家裡,花了一天的功夫,一個大雪後的樹林終于被搭起來了。

從孩子的作業看國際學校學生的閱讀能力強在什麼地方

(孩子們正在給“森林”撒“雪花”)

人偶直接用家裡電腦列印

場景有了,書裡的爸爸和女兒該上場了。可上哪兒去找合适的人偶啊?

孩子眼巴巴地看着我,失了主意,我隻好開動腦筋,轉念一想,為什麼不直接列印一張?

書和網絡都是現成的,把圖檔掃進計算機後,再調成合适的大小列印出照片,不就成了?

于是在孩子要交作業的頭兩天,一個雪地山林呼喚貓頭鷹的場景就這樣完成了。

而在動手的過程中,孩子又有了講故事的靈感,宣布:“媽媽,我知道該怎麼做這個演講,大家才會喜歡聽了!你看,我們的場景做得非常成功,它肯定能引起共鳴。”

從孩子的作業看國際學校學生的閱讀能力強在什麼地方

(折騰了幾天,終于出成果了,“雪地”上的兩個人偶看着很有立體感吧?)

報告會上的奇思妙想

辛苦的努力讓孩子在課題報告會上順利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孩子放學回家後,興奮地和我們分享班上同學的奇思妙想。

有一個同學很有意思,講的是中國童話,是《狼外婆》的英文版。

他用積木搭了個大房子,裡面住了三個中國小孩,自己則扮成了狼外婆;還有一個南韓孩子,講《極地快車》,做了一副棋盤遊戲,一個小朋友受邀擲了一下骰子,是5,便向前走了5步,走完了之後,他大聲提醒,“哦,對不起,你掉進了裂開的冰面底下”;還有一個小姑娘,自己扮成白雪公主,講述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的故事……

小家夥顯然被同學們别出心裁的表演給迷住了,直說個不停。也是,有多少孩子不喜歡這樣的閱讀方式呢?

看着他手舞足蹈的樣子,我忽然想到了一句中國古訓——“頭懸梁,錐刺股”。

二者的差別不是一般的大。隻是既然孩子們可以在快樂中讀書,為什麼又要為了追求最有效的學習,而強迫孩子苦讀呢?

事實上,國際學校學生的閱讀能力到底比中國學生強在哪裡,答案不言而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