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爆發前夜的二奢電商,還有很多問題沒解決

在爆發前夜的二奢電商,還有很多問題沒解決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吳怼怼,作者|麥可可, 監制|吳怼怼

疫情爆發後,在全球奢侈品市場銷量下滑的背景下,中國市場仍然出現反向蓬勃。

貝恩咨詢預計到2025年這個國家将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這樣預示着二手奢侈品市場也會在那前後迎來空前繁榮。

目前,奢侈品一級市場的增勢已出現小幅度放緩,而二級市場正在突飛猛進。從2017年到2021年期間,二手奢品的增長高到65%,而一級市場的增幅不過12%。僅僅2021年,二級市場的交易額就突破了1.2萬億元。

市場的火熱引來玩家的争食。從二手平台交易商到奢侈品牌自身紛紛下場,這中間還夾雜着遍布一二線城市街巷的個體店鋪。

一個行業處于爆發前期便是如此,集中度低、标準化缺失才讓玩家們有機會攪動渾水。

從電商起步的中國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備受資本青睐。從2018年到2021年間,7家平台完成超過10輪融資,有些進展到C輪,有些已在納斯達克斯敲響鐘聲。

以奢侈品當下加速完成一級、二級市場供需比對的姿态來看,整個奢侈品市場此後将呈現更飽滿立體的成長,而在樹木得以成林的過程中,一些暗藏水下的問題不應回避。

人人争食的蛋糕

一個肯定的結論是,目前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規模龐大,增量明顯。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近十年的奢侈品存量約為四萬億人民币,市場存量巨大。貝恩咨詢統計發現,2020年二手奢品滲透率隻有7%,與歐美日本等成熟市場20%-30%的滲透率尚有差距。

該領域市場交易規模在2020年後快速攀升。随着千禧一代和Z世代年輕群體的全面推動,2021年全球範圍内奢侈品二級市場交易量達到1.2萬億元,而前瞻資料也顯示,中國境内二手奢侈品市場規模在2020年已經沖到173億元。

在多份報告已經例證中國将成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費市場的背景下,沒有人會錯過分食蛋糕的可能。本土市場的選手和海外成熟的對手已經蓄勢待發。

早期中國二手奢品交易平台起源于2009年到2010年之間,寺庫便是其代表,但當時該市場消費者尚未成熟才轉而提高新品銷售的比例做奢侈品電商。後期的選手多為二手奢侈品電商,集中出現于2015年至2016年期間,資本對其的肯定從這些年的多輪加注中可見一斑。

在爆發前夜的二奢電商,還有很多問題沒解決

圖檔來源@吳怼怼工作室

而發展相對成熟,模式相對規範的國外玩家也早已進入中國展開布局,意圖在二手奢品市場分一杯羹。

2021年3月,日本二手電商Mercari通過淘寶和閑魚進入中國市場;三個月後,日本有近30年曆史的中古店BRAND OFF和日本線上中古二手奢侈品店Brandear開始入駐天貓國際;緊接着,日本大型中古店大黑屋和二手奢品交易平台RECLO也開始進駐考拉海購。

如果戰局至此還不夠激烈,那作為産業鍊最上遊玩家——奢侈品牌方的親自下場,則是給二手奢品賽道添了把火。

2021年,法國奢侈品集團開雲集團和美國老虎環球基金共同出資1.78億歐元,入股歐洲最大的二手奢侈品平台Vestiaire Collective。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Vestiaire Collective與開雲集團在實體空間上有天然的接近性,雙方可以優勢互補。

此外,開雲集團旗下奢侈品牌 Gucci也曾與全球最大的二手奢侈品電商平台The RealReal展開過為期數月的合作。

而在2021年末,打算接手家族企業的奢侈品品牌Prada準接班人Lorenzo Bertelli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承,Prada在二手奢品領域看到了巨大機會,未來可能通過内部開發或外部合作來發展相關業務。

坦白講,牢牢把控着貨源的奢侈品牌,擁有着最高話語權。他們的進入或許會對行業其他玩家産生降維打擊,但這種積極進入的姿态至少釋放出一種鮮明信号:轉售和二手零售市場,是奢侈品擷取增量的有效手段。

無論在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貨源幾乎是奢侈品的命脈。尤其在二手奢品賽道,一手奢侈品向二手奢侈品的轉化率是極低的:普遍存在個人化。分散化的現狀,其中90後、00後能夠提供貨源的個人賣家占比超過一半。

而即使是B端賣家,他們的貨源也需要從個人賣家手中收回。走訪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的線下賣家來看,他們大多是個體中古店、成衣包袋養護門店和典當行。這些門店共同構成了行業的B端供貨者,并從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和國外的個人賣家手裡收貨。

也是基于此,六成左右的市場流通交易幾乎由分布在城市角落個體店鋪完成的,盡管他們的流轉率不高,但基于熟人、私域而産生的交易場景,往往建構起信任的基石,複購率也随之上升。

産業鍊中遊沉疴難解

在既往關于二手奢品的讨論中,無論按交易場景分為線上線下,或按交易目的分為回收和寄賣,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就是真僞認證,這是二手奢侈品交易中的核心環節,也是投訴、沖突頻出的焦點區域。

當消費者選擇購買一件二手單品時,他面對的可能是一個高達4500億美金的假貨市場。《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研究報告》的資料更揭開一個殘酷真相:二手奢侈品的綜合正品率在逐年下降,在2019年僅有33.6%。其中包、鞋、化妝品是假貨重災區——這讓雙方的信任問題始終焦灼。

盡管很多二手奢品平台和線下中古店都宣稱正品保真,但這并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無錯漏。

此前,全球最大的二手奢侈品電商平台The RealReal 就被爆出鑒定流程存在重大隐患。國外媒體報道指出,The RealReal 的部分包袋鑒定工作并非如他們所宣稱的那樣,交由專業鑒定師完成,而是給到了一些沒有經過相關教育訓練的初級員工。

該醜聞爆發後,公司股價長期在低線徘徊。而細數國内的二手奢侈交易平台,你會發現部分的投訴都集中在對「假貨」、「有瑕疵」的争議上,是以每年的鑒定單量都在持續走高。

和日本等成熟二奢市場上相對完整的鑒定師培養機制相比,中國在鑒定師隊伍上明顯人才儲備不足,目前專業鑒定師不過百人。而在短視訊平台上興起的一批「專業鑒定師」,很多并非真正的科班出身。

以日本大黑屋一名工作了24年的奢侈品鑒定師沼山宏治為例,在正式成為鑒定師之前,他在當地線下門店做了一年以上的銷售顧問,還接受了關于品牌、産品等知識的嚴格教育訓練。這之後才夠格成為實習鑒定師,此外還需保持三年以上無假貨收購記錄,才能最終成為大黑屋的正式鑒定師。

優秀的鑒定師在面對棘手任務時,有時候超越「機器識别真僞」的能力,大黑屋Holdings株式會社董事長總經理小川浩平曾經提到,他們旗下有位鑒定師可以通過手感、氣味來判斷真僞,長期經驗積累使其能夠鑒别5000種不同商品類别的真僞,這是機器很難達成的。

但即使解決了貨源真實性問題,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定價、銷售也是老大難。

走遍上海大大小小的中古店,你會發現基本采用店主定價、買主報價等人工報價方式,同時基于産品的品牌知名度、新舊成色、稀缺或流行程度,個體之間存在較大的議價空間。

根據二手奢侈品平台Rebag的資料,愛馬仕手袋在二手市場保值率最高,平均價格保持8成,即使和Chanel和LV相比,也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後者平均保值率在63%上下,當然不排除一些秀款或絕版,在二級市場的價格高于原售價。

一名中古店主介紹稱,「比如五年前你買LV的Neverfull花了8000塊,現在我回收的價格也在5000塊左右,因為現在Neverfull的官方售賣價已經到12000左右了,你也不會覺得虧,五年才折掉3000塊,但同樣你拿來一塊售價2萬左右的Celine,可能我賣出去不過6000塊,收回來的價格肯定要壓更低,你聽了感覺比對半砍還狠,心裡也不舒服。」

消費者往往會在寄賣/出售時對市場行情缺乏了解而在價格上猶豫不決,事實上這就是遍布線下個體中古店的重要利潤來源,資訊差才能賺錢。

但另一面,即使有平台提供了基于算法的錨定價格,賣家也不一定願意接受。一位紅布林的長期使用者告訴我,他總是會覺得平台算法的建議定價偏低,不過有時候拿到熟悉的店主那裡問一問,會更受打擊。

這幾乎是行業目前的寫照,二手奢品作為「非标品中的标品」,誰擁有定價權?定完價格後,下一個接手的人又願意買單嗎?

誰來為二手奢品買單

以奢侈品最具吸引性的購買要素來說,消費體驗、稀缺性和成本效益都缺一不可。年輕人湧入二手奢品的很大原因就是在于成本效益,但如今的二手奢品市場,一個新的消費景觀正在崛起。

年輕人在購買包袋時,更看重其是否是秀款或孤品,或者是否與自己的個人氣質相符合,這更像是Z世代和千禧世代的文化表達。

在京都學習平面設計的小奈,因為對棉麻絲等材料的熱愛,是以特别喜歡選擇具有草編、牛皮元素的包袋,她給我展示一隻橙棕色的草編Fendi,「背上去有在沖繩度假的感覺」。

而當你走進一家中古店,即使它擁有市面上馬鞍包的幾乎所有顔色和尺寸,如今的年輕消費者或許也不會滿意。「同為馬鞍包,你要有刺繡流蘇款,帆布材質或者絲綢面料才說得出口。」

穿梭于城市街巷的線下二手奢侈品門店,更像是進入了一場「觀賞性強、不收門票」的展覽,店内的裝修設計、老闆和店員的溫馨微笑,以及詳細而透徹的奢侈品知識普及,才是一家Vintage店成為網紅的關鍵。

是以說,線下中古店生意并不好過,「來買包的人和願意賣包的人有時候重疊比例還是蠻大的,是以我們有時候需要用這種服務方式來維系客群」,一名Vintage店主安安解釋道。

在解決庫存、拉升銷量的售賣環節上,更多行業中間商選擇了直播。

根據紅布林此前披露的資料,直播中的客單價往往是常銷客單價的3倍。這看似是一種立竿見影的解法,在以直播為主要陣地的平台妃魚,創始人也在采訪中提及「單月銷售額過億元」,這個數字,相當于賣掉了1萬隻單價萬元左右的LV包包。

而《2021中國二手奢侈品電商平台消費洞察報告》也顯示,2019年至2020年,二手奢侈品使用者觀看直播的時長呈明顯上漲趨勢,90後成為消費主力,00後消費漲勢明顯。

直播受歡迎的關鍵原因,或許在于「消費體驗場景」的重制。當主播在鏡頭前聲情并茂地介紹某款包袋的暗扣和稀有皮質,螢幕前的消費者或許會蠢蠢欲動。但直播給早就令人诟病的真僞性問題又蒙上了一層塵埃。

網上有大量在直播間下單二手奢侈品包袋的消費者指出,他們在收到貨後感覺「不對版」,懷疑遭遇換貨,而平台的售後退款流程極為繁瑣,舉證又相對困難,是以最後常常隻好認栽。「退貨時平台也很難放心,萬一消費者收到正品把貨調換了呢,雙方的立場是一樣的」。

未來行業或許有辦法解決這個難題。德勤最新關于奢侈品的報告中指出,可用NFT 追蹤物品來源,這一功能或許可成為打擊二手假冒産品的利器。而目前已知的較好做法,是日本慣用的溯源碼和防僞扣。

也許看待問題還有另一種思路。遍布線下、分散化、個體化的中古店成為培育年輕一代二手奢品消費習慣的最好觸點,盡管他們将購買行為轉去了線上平台和直播間,但不可否認,他們成為加速市場快跑的重要推手。

關于Vintage文化、關于時尚傳承、關于奢侈品養護,一切的一切都在人與人、人與物的互動裡,凝固在某個瞬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