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硬核背景的商用車“新勢力” 前晨汽車是否具有“降維打擊”的實力?

随着時代高速發展,汽車行業正在經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從原來内燃機驅動的機械産品,轉變為由電池驅動的電池産品,已然成為了行業趨勢,讓商用車的新能源化按下了加速鍵。

同時,智能化駕駛的推行讓商用車的發展新思路逐漸形成,可以說誰能在商用車領域掌握新能源和智能駕駛,并将二者融合,誰就能掌握商用車市場未來的話語權。

硬核背景跨界而來

前晨于2020年9月25日正式成立,在商用車圈裡稱得上是行業的“新勢力”。

硬核背景的商用車“新勢力” 前晨汽車是否具有“降維打擊”的實力?

前晨汽車創始人兼CEO黃晨東曾在美國NASA從事航天工作,随後在福特、上汽集團、蔚來等汽車大廠從事新能源、三電及自動駕駛研發等工作,擁有硬核的新能源動力及智能技術研發背景。

黃晨東創立前晨的願景是“科技傳遞溫暖“,用科技的力量為更多人創造幸福,他希望用科技的力量改變商用車司機的生活環境,同時也能為行業帶來變革。

精英團隊來勢洶洶

前晨自創立以來,便快速推出了自己的産品,與衆不同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如此快的行動力,歸功于黃晨東麾下的精英團隊。

黃晨東介紹道,目前前晨的核心團隊成員中部分來自蔚來汽車,部分來自上汽,目前前晨汽車已有160多名員工,其中50%以上都是技術人員,還有來自網際網路、自動駕駛公司的人才,讓前晨汽車的基因有别于傳統汽車企業。

從乘用車跨界商用車市場的新勢力

在新能源和自動駕駛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乘用車已率先開始變革且競争激烈。黃晨東在汽車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卻選擇進入商用車領域這一賽道,正是看中了這片藍海。

硬核背景的商用車“新勢力” 前晨汽車是否具有“降維打擊”的實力?

前晨具有整車布局垂直整合的能力和全部完整的自動駕駛技術線布局,包括整車系統、自動駕駛系統、動力系統、線控系統以及軟體、備援技術的開發、控制技術都是由前晨自主開發,可以貫穿所有的系統,讓系統内部交流、内部互動、資訊互動更加容易。

以輕卡切入商用車市場嶄露頭角

前晨定位為新能源智能網聯商用車的領先者,并選擇将輕卡作為切入點。2021年10月,前晨研發的第一款産品EC1正式上市傳遞市場。

硬核背景的商用車“新勢力” 前晨汽車是否具有“降維打擊”的實力?

黃晨東介紹,EC1屬于半正向開發車型,采用了重汽的車身和前晨完全正向開發的底盤,前晨所開發的底盤采用了輕量化的材料,比傳統底盤輕了大概400公斤,使用了同軸式的電驅橋,內建在後軸上,進而使整車的結構布局更簡單、更緊湊,同時使能量回收更好。

由于前晨在整車的控制軟體和電池的控制軟體上采用自主技術,使得前晨可以對軟體進行調試更新,進而讓車輛實作更優的運作效率。

全正向開發車型将于2022年底量産上市

目前,商用車市場也在積極推行智能網聯駕駛,并在港口等特定場景下實作了L4級别智能駕駛車輛的運作。前晨在L4級的智能駕駛方面也具有獨特技術優勢。

黃晨東表示,目前市面上具有FOTA能力的車廠并不多,而這也是前晨的優勢之一。前晨可以通過FOTA更好地疊代資料系統,使得軟體不斷更新優化,并且通過團隊來自乘用車的經驗,加快從整車開發到自動駕駛落地的量産速度。

此外,前晨在反應速度更快的純電動商用車型上直接上手開發L4級别的智能駕駛,這也是與傳統車廠不同之處。

硬核背景的商用車“新勢力” 前晨汽車是否具有“降維打擊”的實力?

除了EC1,前晨還在2021年釋出了另一款完全正向開發的輕卡車型—iC1。這款全新打造的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的輕卡将在2022年Q4第四季度量産上市。

同時黃晨東坦言,目前行業裡還沒有一款真正适合自動駕駛的車型,而前晨推出的車型将會彌補行業這一空白。

輕卡隻是切入點前晨的布局很大

面對國家的“雙碳”戰略逐漸落實推進,很多城市逐漸出台新能源車才能進城的路權政策,商用車的新能源化已經不可避免。

黃晨東透露,輕卡市場是前晨的切入點,同時已在布局自動駕駛的重卡平台。2023年,前晨計劃進軍電動重卡市場,2024年進入VAN車市場,進而實作産品的全方位布局。

據了解,前晨汽車已經獲得A、B兩輪融資共大概6000萬美金,并取得了銷售加訂單400台的單量,未來前晨的市占率将以達到5%-10%為目标。

黃晨東擁有汽車行業中可以稱得上硬核的資曆,帶着在乘用車新能源化和智能駕駛方面的雄厚積累,選擇進入商用車市場,顯然已全面評估過了市場時機和發展前景。未來,前晨汽車作為商用車市場的“新勢力”,是否将進一步展現出具有“降維打擊”的優勢,值得期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