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孩子問你戰争時,你的回答對他的影響很重要

這幾天最熱的話題莫過于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戰事。

那天孩子放學後就問我:

“媽媽,什麼是戰争?”

為什麼他們要打仗?”

如果打仗,當地的小朋友會怎樣?”

我點了點頭,告訴他戰争是殘酷的,它不僅勞民傷财,還帶來了巨大的破壞,緻無數的家庭無家可歸,而其中最受傷的,莫過于兒童。

像這個小女孩,她已經上不了學了,一家人躲在防空洞裡,這裡條件簡陋且艱苦,可她還不忘讀書,神情很專注。

當孩子問你戰争時,你的回答對他的影響很重要

在這座建築中,有不少難民躲在這裡,不少孩子在地上奔跑、嬉戲,他們根本不知道啥是戰争,啥是危險,有的隻是當下的快樂。

當孩子問你戰争時,你的回答對他的影響很重要

而這個烏克蘭兒童,被波蘭邊境的警衛隊員抱在了懷裡,母親跟在後面。

也許孩子能感受到這陌生人溫暖的懷抱吧。

當孩子問你戰争時,你的回答對他的影響很重要

看看這2個烏克蘭兒童,手裡拿着志願者送來的糖果,正滿懷期待地拆開,渾然不知他們是“難民”。

像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的情況讓人擔憂。

相比之下,我們的孩子要幸福很多。

那麼,我們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講戰争呢?

我個人覺得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不跟他們講,孩子很難知道真正的戰争正發生在這個世界。

可能大部分孩子的認知,還停留在三國、水浒等這些名著之中,對如今和平年代的戰争沒有任何概念,可實際上,現代戰争在這個世界從未停息過。

當孩子問你戰争時,你的回答對他的影響很重要

也許有家長說,永遠不要讓孩子知道這世界上發生過那樣殘忍的事。

也許是對的,可我們不能剝奪孩子了解事實的權利,至少應該讓他們明白,戰火洗禮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而隻有在苦難中,才會展現生命的高貴。

是以,對于孩子提的戰争問題,家長如何回答,也是有方式和技巧的,因為你的回答,對他的影響極大。

有一種很好的,讓孩子認識戰争的方式,那就是閱讀。

我們可以通過童書來幫助孩子認識這個世界。

比如像《戰争來的那一天》這本書就很好,我給孩子買了本講給孩子聽,他感觸很深。

作者戴維斯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兒童難民,想進學校讀書,結果呢,因為沒有她坐的椅子,被拒之門外。

有知名藝術家為這個場景配了圖,擱置了一把空椅子。

之後呢,便有成百上千的人在網站釋出了這張空椅子的圖檔,以此來表達對那些戰争中無家可歸、無法接受教育的兒童的支援。

當孩子問你戰争時,你的回答對他的影響很重要

如果你把這個故事講給孩子聽,也許他會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的确來之不易。

如今的和平,是很多前輩用鮮血和生命的代價換來的,英雄的勳章上,無不刻滿了其成長過程中不斷蛻變而帶來的劇痛。

荷蘭知名的童書作家本尼.林德勞,曾把戰争這個話題用一個帶傳奇色彩的故事呈現出來,讓人能直面人性,透過現象看到戰争的本質。

他的作品有别于傳統的其他作品,他不會直接對戰場進行渲染或對人的情緒煽動。

他會用白描的方式勾繪戰争中人物的樣貌。

當孩子問你戰争時,你的回答對他的影響很重要

冷峻的場景中不乏幽默和溫情,既有荒誕和震驚,又不失悲傷和憤怒,給人很多啟迪和思考的空間。

這離奇的人物、架空的曆史,仿佛一座文字的迷宮,讓人回歸到戰争的殘酷同時體會溫柔的人性。

如果講給孩子聽,他會感受到戰争的冷酷、苦難的人們其内心的苦楚及自己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了解戰争,最終是要讓孩子學會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努力學習基礎文化知識,未來能為國家及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