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的老師,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場關于烏俄戰争的讨論

俄羅斯和烏克蘭戰争局勢持續更新。

最近這段時間,我每天都習慣性地重新整理關注新聞、視訊網站上的資訊,希望能有局勢好轉的迹象。

可今天看到外交部發文,呼籲提醒在烏克蘭的中國公民盡快撤離,我心裡緊張感上升了幾個等級。

孩子的老師,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場關于烏俄戰争的讨論

昨天看到烏克蘭難民撤離的新聞時,就很難受,撤離的隊伍中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他們是否明白正在發生的事情。

孩子的老師,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場關于烏俄戰争的讨論
孩子的老師,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場關于烏俄戰争的讨論
孩子的老師,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場關于烏俄戰争的讨論

暖暖也看到了新聞圖檔,她湊過來問我:

“媽媽,如果你來選,你支援誰?俄羅斯還是烏克蘭?”

我還沒來得及說話,暖暖接着說:“不管怎麼樣,俄羅斯先發起戰争就是不對的”。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她其實平時對軍事話題也不是很感冒,我想知道她是怎麼想起來問這個問題,關于這個問題是如何想的,于是問她:“為什麼這麼問?”

聊了會才知道,原來課外班的老師組織了一次關于“俄烏戰争”的讨論。

起因應該是課間休息時,幾個孩子在聊這個話題,有的孩子還拿這個開玩笑,老師幹脆就停下來讓孩子們盡情讨論了一次。

有人說,俄羅斯先襲擊烏克蘭,就是俄羅斯不對,俄羅斯是侵略。

有人說,俄羅斯是為了保護自己,才動手的,是自衛。

還有人說,美國才是最後大Boss,是大壞蛋,沒有美國為首的北約,就不會有戰争。

老師其實也并沒有給出結論和答案,隻是先讓孩子們說出自己的看法,問了孩子們這麼說的依據是什麼?

當然,老師給他們強調了最基礎的一點:

戰争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有戰争就有傷害和嚴重的後果,絕對不能拿來開玩笑說大話。

也讓孩子們課後用各種方法去了解俄羅斯和烏克蘭,下次還會再讨論一次。

我很贊同老師的做法。

不是把自己的觀點塞給孩子,而是先了解孩子對這個話題知道多少?從哪裡了解的?在保證孩子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鼓勵他們去關注、尋找更多資訊,進一步做出判斷。

也許有人覺得戰争太殘酷和複雜了,不該和孩子們深入讨論。

但說真的,現在孩子接受資訊的管道特别多,他們可能已經從各種地方看到過持各種觀點的資訊,如果孩子真的在讨論戰争這個話題了,就一定給他們一些方向正确的引導。否則他們很有可能被偏激的觀點誤導。

不要小看現在孩子思想的複雜和成熟程度,辦公室另一個媽媽家的孩子上五年級,比暖暖大一些,已經在跟她激烈辯論“北約東擴”的問題了。

在俄烏戰争上,我覺得沒有絕對的正确和錯誤,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立場,每一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義之師:

對烏克蘭來說,想加入北約,是為了擷取資源和保護,不然我連自己的兩個省都保護不了(2022年2月22日俄羅斯承認位于烏克蘭東部的兩個省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獨立)。

對于俄羅斯來說,你加入北約,這不是吃裡扒外,把炮火怼到我家門口了嗎?不能答應。

孩子的老師,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場關于烏俄戰争的讨論

這兩個國家的利益問題、複雜的民族和曆史問題交織,最終導緻了這場戰争,我們的看法可能是片面的,不準确的,更沒法給孩子一個正确答案了。

但應該讓孩子知道的是,戰争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戰争殘酷無情,戰争會給人民造成巨大傷害,沒有人願意有戰争存在,對于戰争我們需要持有正确的态度:

請不要去調侃戲說,不要有輕視态度。

一直生活在和平年代,孩子可能并無法體會和平是多麼珍貴,但起碼應該要嚴肅。

看看和我們一樣普通的烏克蘭人,一夜之間,活在恐懼之中。看到這些年幼的孩子,和人們迷茫痛苦的表情,我相信沒有人不被觸動。

孩子的老師,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場關于烏俄戰争的讨論
孩子的老師,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場關于烏俄戰争的讨論

在這場戰争中,很多人成為難民,流離失所,親人離散。随着局勢繼續惡化,難民會越來越多。聯合國預計将有 400 萬烏克蘭人作為難民逃離,分散到了歐洲各國。

戰争爆發,付出代價的是無辜的芸芸衆生。

随着戰火彌漫,經濟、交通也受到影響,人們的生活都會變得更加艱難。即便是戰争停止,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普通大衆都将是艱難求生。

如果不幸,兩國爆發戰争,那絕對不能對平民下手。

戰争中的雙方攻擊的是雙方的軍事基地,如果有一方對平民下手,那就是侵略。

目前,我們關于這場戰争的資訊都來自網絡。資訊有限很難知道是否有平民遭受了襲擊。況且,資訊戰場也是重要的戰場,各方媒體操控,真相更難得知。

是以,雖然新聞平台、社交網絡、朋友圈、聊天群…… 到處是有關俄烏戰争的讨論,孩子們每天也在從不同管道擷取資訊。

但真相離我們很遠。

網絡資訊魚龍混雜,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難分辨真假,更不要說孩子了,給孩子适當的引導極其重要。我自己的看法是,我們給孩子的是看待問題的方法,讓孩子自己去得出結論:

存疑,要帶着疑問去看待資訊,思考這些資訊是真實的嗎?哪些管道的資訊是可靠的?

分辨,想一想你所看到的内容,是正在發生的或已經發生的事實,還是資訊釋出者自己的觀點?

查證,除了網絡,還能從哪些書籍中獲得更多的背景資訊。

暖暖正好在讀的書中,就有關于俄羅斯和歐洲各國剪不斷理還亂的曆史部分。

孩子的老師,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場關于烏俄戰争的讨論
孩子的老師,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場關于烏俄戰争的讨論

最後,鼓勵孩子從多個角度去思考,不同的人是如何看待同一件事情的。和孩子聊聊站在不同的立場上的人們各自的目的是什麼,你的立場是什麼?提煉形成自己的觀點。

這種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對孩子來說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核心能力。

對于年齡尚小的學齡前和國小低年級孩子,我不建議和孩子讨論這件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在向外探索中建構底層的安全感,讓孩子感到外在世界是安全的,對他們來說更為重要。

孩子的老師,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場關于烏俄戰争的讨論

而對于國小高年級的孩子,如果孩子關注到這件事,可以和孩子這樣去讨論。在讨論中,幫助孩子了解俄烏戰争是各種複雜因素博弈的結果。

也讓孩子知道我們國家對這場戰争的态度,一直是:

支援國家主權不可侵犯,支援國家領土完整,緻力于通過對話協商和談判,給和平一個機會。

很遺憾,戰争發生了。

很幸運,我們生活在和平強大的中國。

我們不鼓吹戰争,不傳播仇恨,希望戰争早點結束,希望流離失所的人們可以早點回家。

(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 / END /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