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Z即将上市,不可否認這是一款在設計上非常成功的豪華轎車。即便現在僅有預售價,但它對現有市場的B級豪華市場已經赤裸裸的顯現出來了。

那麼林肯Z一旦上市,受到其影響的豪華品牌會是誰呢?
從預售價上看,25萬-34萬的價格區間,基本上是在跟優惠過後的BBA同級别車型在競争,是以在成本效益方面,林肯已經有了足夠的資本。
晶片優勢逼死德系粉絲
可能很多德系死忠粉,不會覺得這個二線甚至三線美系豪華車會對BBA産生什麼影響。
但不要忽視一件重要的先決優勢,那技術美系車不受晶片影響!
沒錯,由于全球晶片大多來自美國,是以美系車的晶片表現一直非常寬松。在這一點上,2021年的BBA就處于劣勢了。
畢竟奧迪A6L在去年一車難求,甚至車主連車鑰匙都隻能拿到機械部分,就足以看出德系車在晶片問題上的捉襟見肘。
雖然從分方面的消息上看,晶片在今年将逐漸解決,但不能保證市場上有人惡意囤貨,是以3月份上市的林肯Z如果供貨充足,那麼久已經對BBA産生了足夠的威脅了。
另一方面,德系車正在逐漸的平庸化,寶馬不運動,奔馳不屬實,奧迪不豪華,在30萬級别上,如今還剩下多少德系死忠粉呢?
27英寸大聯屏戳中年輕人的G點
除了它的價格和晶片優勢外,林肯Z全系标配的的12英寸儀表盤+27英寸大聯屏,也直接戳中了年輕人的G點。
如果你還對加速、操控、劈彎感興趣,對不起,您上歲數了,開您的寶馬回家抱孫子吧。
看看現在熱賣的理想ONE和吉利星越L,價格堅挺、銷量驚人。沒操控、沒加速,就是屏給得大,這就是智能手機原住民需要的車型設計。
BBA在這個級别還處于諾基亞時代。除非奔馳C級能迅速的将“僞裝車”實作國内量産,否則它的落後程度直接跟它的使用者人群年齡挂鈎。
而寶馬3系中控屏雖然經典,但想要吸引新新人類,估計還得需要幾代的繁衍。
至于奧迪A4L,這一代的中控設計簡直就是災難,在BBA中都屬于腳後跟的設計,如果把它與林肯Z放在一起,那就是災難的降臨。
前置前驅是林肯Z的劣勢嗎?
林肯Z采用前置前驅設計,一方面讓這款車的制造成本有所降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後排腿部空間。
但不少老幫菜又要出來說沒後驅的問題了。
但後驅車似乎不能拯救二線豪華車,我們可以看到凱迪拉克和英菲尼迪的同級别産品銷量。
現在的使用者又不傻,後驅就豪華了嗎?所有的微面都是後驅車,你的産品力不夠,後驅也湊不出銷量來。
但不可否認,這一點會成為競争對手的攻擊對象,就像當年寶馬攻擊奧迪一樣(奔馳都懶得理奧迪)。
是以很可能會有媒體将這款車與奧迪A4L拴對兒。
林肯Z的直接對手是誰?
很多人認為隻有奧迪A4L受到的影響最大,因為奧迪A4L是前驅車,也是BBA裡品牌最弱勢的一方。
但實際上,奧迪A4L的市場慣性是最大的。奧迪的下沉市場還是不可忽視的,一些奔馳和寶馬不願去的小地方,奧迪還擁有很多市場空間。
至于奔馳C級和寶馬3系,還可以依靠慣性繼續服務于中老年使用者群體。
受到最大影響的,應該是凱迪拉克CT4和CT5,因為都是美系車,傳統使用者人群重合度比較大。喜歡美系車的人,很可能會在這二者之間選擇林肯,這一點從林肯的SUV上就可以看得出。
此外,沃爾沃S60和雷克薩斯ES也将受到沖擊。這其中S60本身銷量就不高,車機系統又多年未改變,一個8英寸的中控屏在現在來看也太寒酸了。
而雷克薩斯ES在這兩年賣得風生水起,但受氣者也大有人在,加價、排隊、2.0動力弱,2.5混動機油乳化。雷克薩斯ES在2022年很可能會被新興市場人群所舍棄,當然傳統中老年還是可以留下的。
白希文總結
林肯Z最大的敵人應該就是自身的品牌,以及不争氣的福特背書。它的競争對手一定會拿平台來攻擊林肯Z。
但2022年的中國汽車消費者已經是00後的天下,傳統的那一套銷售話術,恐怕在林肯Z的内外設計上很難發揮作用,隻要品質能夠保障,相信這款車銷量不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