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父子逛上元節,兒子意外丢失,縣太爺一計破疑案

01

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間,在壽春縣有一戶普通人家,家裡住着一家三口,過着平凡而簡單的日子。

上元節這天,爸爸苟泰帶着三歲的兒子小寶去縣城裡看花燈。街上人山人海,有耍雜耍的,有猜燈謎的,還有賣各種小玩意的,總之連平常不出門的大姑娘小媳婦都出來了。

民間故事:父子逛上元節,兒子意外丢失,縣太爺一計破疑案

大家一邊賞玩一邊看熱鬧,每個人臉上都帶着笑,開開心心的走在大街上,苟泰也很長時間沒有出來玩了,開心歸開心,他把兒子可是一直扛在肩上,把他舉得高高的。

這兒子可是他的寶貝,剛結婚的那幾年媳婦一直懷不上孩子,這些年沒少求醫問藥好不容易才有了小寶。

可生小寶的時候,苟泰媳婦又傷了身體,醫生也給了他們準話,說他們夫妻倆這一輩子隻會有這一個孩子了。

苟泰見街市上人太多,生怕把他的兒子擦着碰着,一直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架在頭頂上。這時前面有一個賣糖人的貨攤,攤主一直在高聲地吆喝着:“賣糖人了,好吃又好看的糖人。”

小寶老遠就看到了,嘴裡一直念叨:“糖人,爹,我要吃糖人!”

苟泰想着大過節的,兒子想要一個糖人也不是多大的事,就去了賣糖人的貨攤,沖着攤主說:“老闆,給我兒子拿一個糖人。”

攤主用最快速度現做了一個糖人遞給苟泰,又扯高了嗓門說:“一文錢!一文錢一個的糖人又甜又好吃。”

苟泰一手拿着糖人一手要去掏錢,又擔心兒子在肩膀上不穩當,就把兒子從肩膀上取下來放到了地上,然後把手裡的糖人遞給兒子,看着兒子高興地吃着糖人,苟泰擡起頭來給攤主付錢。

02

可是他付完錢再去牽兒子時發現孩子不見了,苟泰左看右看,除了人來人往,根本就沒有小寶的影子,他回過頭來問攤主:“老闆,你見我兒子了嗎?往哪個方向走了?”

民間故事:父子逛上元節,兒子意外丢失,縣太爺一計破疑案

老闆也一臉茫然,不知所措地搖了搖頭。苟泰徹底心慌了,一個三歲的小孩是自己跑了呢還是被人牙子拐走了?他見人就問,逢人就打聽,可是沒有人告訴他孩子去了哪裡。

他找了大半夜,一直到街市上沒有人了,他也沒有找到小寶,隻好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家中,跟媳婦說了小寶不見了的經過。

苟泰媳婦哪裡經得住這種打擊,本來身體就不是特别好,加上她最寶貝的兒子不見了,瞬間一口氣沒上來,就暈了過去。

苟泰隻好命人去請大夫,這小的不見了,大的又暈了,這個上元節讓苟泰過得精疲力盡。

大夫來了之後,把苟泰媳婦總算是救醒了,可大夫把苟泰偷偷地拉到一邊說:“她這是急火攻心,這股火出不來,病很難好呀!心病還需心藥醫,你還是趕緊想辦法去找孩子吧。”

苟泰也知道是這麼回事,就回到房間對他媳婦說:“你把心放寬,我這就去找孩子,找不到孩子我就不回來。”他連夜收拾了一些東西出門去找孩子去了。

他把縣城的每一個角落都翻遍了,又跑去附近的村鎮找,他一邊找一邊打聽,春去冬來,不知不覺就出來了一年多了,身上的盤纏也用完了。

03

可是他想起當初對媳婦的承諾,他不敢回家去,實在沒辦法,就在縣城的一個趙員外家找了一個車夫的活幹。想着幹點零散的活,掙點錢之後繼續去找兒子。

十五這天,趙員外領着夫人楊氏,帶着一個四歲多的小男孩要去縣城外的廟裡進香,讓苟泰把馬車趕過來。

民間故事:父子逛上元節,兒子意外丢失,縣太爺一計破疑案

苟泰是下人,平常不能進内院,是以他是第一次見夫人和小少爺,可他怎麼看都覺得這個男孩子像自己丢失的兒子,因為他一直盯着男孩看,趙員外和夫人都不樂意了。

趙員外對他吼了一嗓子說:“看什麼看,一個車夫,這麼盯着少爺有失禮數,趕緊駕車去!”

苟泰也覺得自己有些失禮,連連道歉,趕緊趕車去了。但他心裡是這麼想的,這個孩子比起自己兒子高了,壯了,衣着也華麗了,但是小孩嘛,長得快,變樣了也很正常。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兒子該有多好呀。

自從苟泰見了小少爺之後,就一直惦記着這個孩子,有時候會偷偷的跑到内院去看他,而且還找一些周圍的人打聽這個孩子是不是趙員外親生的。

可趙家周圍的人都忌憚趙家的實力,隻要苟泰問到關于孩子的事情,都會刻意避開這個話題,這讓苟泰更加懷疑這個孩子的身世。

苟泰想着要打聽清楚這個事情,必須要舍點本錢,這天夜裡,他去打了一斤酒,買了一些肉提到雜役房。雜役房隻有一個小厮在,此時他正無所事事,見苟泰提着酒肉過來,就很熱情地招呼他。

兩個人你一杯我一杯地喝着,聊着,很快半斤酒就下去,苟泰見時機成熟了,就把話題引到了小少爺身上。

小厮可能也是酒喝多了,說話就把不住門,“你說小少爺呀,他是一年半前才來到趙府的,我們夫人婚後多年不孕,有人出主意讓她先抱養一個,說不定就能懷上了。”

“你是說小少爺是抱養的?”苟泰激動地喊了起來。小厮可能感覺自己說錯話了,就索性裝醉,爬到桌子上睡着了。

苟泰得到這個消息已經讓他心滿意足了,根據時間來推算,這個孩子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兒子,可是怎麼樣才能跟兒子相認呢?

他想起兒子小時候肩胛骨上有一個小三角形的青色胎記,可是小少爺在後院,要看到這塊胎記也不容易呀,隻能是趁着奶媽給他洗澡換衣服的時候才能看到。

苟泰此時已經顧不上什麼禮義廉恥了,他算好時間,偷偷的潛入後院,看着奶媽準備給小少爺洗澡時,偷偷地爬到了窗戶根底下,他把窗戶紙捅破一個小眼,仔細地往裡瞧,他居然真的看到了小少爺肩胛骨上的胎記。

苟泰确定了這個孩子就是自己一年多以前丢失的兒子,他悄悄地退出了後院,來到堂屋,對趙員外開門見山地哀求說:“東家,小少爺是我丢失的兒子,你把他還給我吧!我媳婦還在家裡等着我把孩子找回去。”

民間故事:父子逛上元節,兒子意外丢失,縣太爺一計破疑案

趙員外很輕蔑地看了他一眼說:“你說什麼胡話,那是我兒子,你問問他們所有人,誰敢說那不是我兒子?”

在場的下人沒有一個人敢吭聲,要麼低頭做事,要麼找借口退出去了。苟泰知道這些人不敢說話,就對着趙員外喊:“那就是我兒子,我有證據!”

這時趙員外對着管家說:“把這個人給我趕出去,不要攪了夫人和少爺的清靜。”

04

趙員外一聲令下,沒人敢不從,來了三五個壯漢把苟泰趕出了趙家。可是知道兒子下落的苟泰也不認慫,就直奔縣衙去了,把縣衙門口的大鼓打得咚咚響。

縣太爺聞着鼓聲,想着必有冤案,就趕緊命人升堂。把苟泰帶上來,大堂之上,苟泰也不敢胡說,就把自己看到的一五一十地跟縣太爺說了,還把小少爺背上的胎記也說了。

縣太爺當即命人叫來趙員外和小少爺,可是趙員外一口咬定孩子是他兒子,縣太爺也很為難,就派人走訪了兩家的鄰居。

苟泰的鄰居都能證明他一年半前丢過一個男孩。趙員外的鄰居也都懼怕他的實力,說孩子是趙員外的。各執一詞,縣太爺不能定案,最後他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把趙員外和苟泰都叫到堂上,對他倆說:“既然你們雙方各執一詞,現在把孩子送到縣衙來,我替你們養半個月。”

兩個人都不知道縣太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趙員外再有實力也不敢與縣太爺對着幹,隻能乖乖地把小少爺送到了縣衙。

半個月之後,縣太爺把兩個人再次叫到堂上,用很悲傷的語氣說:“告訴你們一個很不幸的消息,昨天晚上孩子得急病死了!”

兩人面露疑色,似乎都不太相信。

“本官說話從不打謊,來人,把孩子擡上來。”

苟泰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雙腿發軟,踉跄幾步跪倒在孩子的面前,頓時情緒失控,悲痛欲絕,伏在孩子的身上嚎啕大哭了起來。

而趙員外表情嚴肅,神色緊張地也跟了過來。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鼻息,發現孩子真的沒有呼吸,不由惋惜,長長地歎了兩口氣。

縣太爺察言觀色,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他一拍驚堂木,對趙員外呵斥道:“你私藏别人小孩還拒不歸還,該當何罪。來人,把他拖下去,重打三十大闆,關入監牢,等候判決。”

民間故事:父子逛上元節,兒子意外丢失,縣太爺一計破疑案

随後,又朝早已藏在屏風後面的醫官招招手。隻見他走到孩子身邊,蹲下身輕輕掐了幾下人中,孩子竟奇迹般地又活了過來。

苟泰大悲之後又大喜,滿臉疑惑地看着縣太爺。縣太爺哈哈一笑,走下堂來,攙扶着苟泰站起來,解釋道:“你們兩個各執一詞,讓本官很是為難,一時難以斷案,是以隻好出此下策,讓孩子假死,希望沒有驚吓到你。”

苟泰聞言,忙又跪下,不住地磕頭緻謝。

縣太爺把他拉起來說:“好了,你不必這樣重謝,為民做主,是本官的職責。你看現在時候也不早了,快快領着孩子回家去吧!”

苟泰再次千恩萬謝,抱起失而複得的兒子,喜滋滋地回家去見媳婦了。

寫在最後:

苟泰夫婦經過多年求醫問藥才喜得一子,兩個人都非常寶貝孩子,可是苟泰上元節帶孩子看燈,卻很不幸地把孩子弄丢了,他曆盡千辛萬苦,到處尋找孩子,最終在一個深宅大院裡發現了孩子的蹤迹,可是對方有錢有勢,和他強行争奪孩子。

苟泰無奈隻能把對方告到縣衙,可雙方依舊各執一詞,縣太爺無法定案,最終憑着機智想出來一個絕妙的辦法,替苟泰要回了孩子。

這個故事也讓我們明白了遇到騎虎難下的問題時,要憑機智,謀略去解決,蠻幹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