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聿懷國中】作為家長,如何扮演好“孩子的導師”這個角色呢?

兩會聲音

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标志着大陸“依法帶娃”時代的來臨,家庭教育也從“家事”上升為“國事”。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時提到,讓“依法帶娃”成為家長必修課。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也提到,家庭教育促進法今年起施行,更利促進“甩手家長”依法帶娃。

《家庭教育促進法》

第十四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員應當協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實施家庭教育。

【聿懷國中】作為家長,如何扮演好“孩子的導師”這個角色呢?

作為家長,

如何扮演好“孩子的導師”這個角色呢?

今天,心理學博士、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副院長、

廣東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

專家組成員劉學蘭

來為各位家長支招

怎樣才能避免

因親子關系引發孩子的

心理健康問題呢?

從家庭教育常見誤區看,

有三點建議與家長朋友們分享。

一是要懂得教育與成長的規律。對于絕大多數普通的未成年人來說,承受能力是慢慢養成的,是以任何熬夜學習、過度報班等拔苗助長的行為都是無效或短期有效的,最終挫傷的是孩子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是要讓每個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無須攀比,作為家長,應當引導孩子的自我認知,幫助孩子發展長處與優點,做最好的自己。揚長避短比取長補短更有實際意義。

三是家長要學習情緒管理,家長的焦慮、急躁等負面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一、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和家長溝通?

當孩子不願再和父母溝通,

一定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

孩子就意識到“我說的話不重要”。

失望多了,

孩子自然不願再開口了。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呢?

從孩子們的視角看看

是不是這些地方出了問題。

理由1:不關心我内心的想法

“爸爸媽媽為什麼就是不明白我到底需要什麼,為什麼他們就喜歡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我?我為什麼要順着他們規劃好的路線走下去?”

理由2:似乎隻有大人的事才最重要

“爸爸媽媽似乎對于我的事情不以為然,好像他們隻關心自己的工作,隻關心自己的事情,我們的事情在他們眼裡都不值得一提。是以我的煩惱,我的顧慮也沒必要跟他們說,說了他們也不會重視我、安慰我,反而會責罵我、嘲笑我。”

理由3:對我提各種要求,自己卻都做不到

“為什麼有些事情連爸爸媽媽自己都做不到,卻總是要求我一定要做到,我們看到父母犯的錯,給他們指出來,還會被誤解為頂嘴,他們總會吼我,覺得這就是在教育。在他們眼裡,好孩子似乎就是要什麼都聽父母的。”

理由4:沒耐心聽我的真實想法

“我根本沒法跟爸爸媽媽溝通,他們就像聽不懂我的話一樣,對于我的意見熟視無睹,總覺得我還小,說出來的話很荒謬,都是借口,都是無理取鬧,他們還喜歡獨斷專權,很多時候不征求我的意見,也從來不聽我的解釋。”

理由5:跟我“聊天”,話題隻有“學習”

“爸爸媽媽除了給我買衣服穿,買吃的之外,話題永遠都是學習,沒完沒了地問我最近學習咋樣,這讓我很煩躁。”

理由6:用冷冰冰的大道理代替心貼心的交流

“每次我鼓起勇氣跟爸爸媽媽說一說自己内心真實的想法,可是他們聽完總是會啰裡啰嗦一大堆道理,擺出大人的姿态,居高臨下地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我。除非我贊同了他們的觀點,才會不再說下去,否則會一直說不停。根本沒有平等的交流,我怎麼可能真實地表達自己?”

理由7:用發火代替平心靜氣的教育

“那天剛開完家長會,爸爸回家劈頭蓋臉狠狠地批評了我。其實,我每次考得不好,或者在學校裡犯了錯誤,我都已經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對了,如果爸爸媽媽可以心平氣和地跟我溝通,我一定會改的。”

如何和孩子溝通呢?

來看這3則技巧~

1.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家長們太喜歡做主包辦,勞心勞力的結果卻往往是不被了解,甚至還要被埋怨。家長們往往忽視了一點,他們自以為是地替孩子考慮,實質上是一種對孩子選擇權利的剝奪。

家長的生活經驗豐富,他們對孩子的“安排”很多時候确實是捷徑,可這種未經孩子認可的捷徑恰恰不是孩子們需要的。家長一定要記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要交流不要專制,要溝通不要獨裁。”

2.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

有研究表明,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是最能夠展現平等原則的溝通手段。

有些家長覺得這很難,其實很多家長與孩子“交朋友、平等對話”的目的,仍然是要教訓孩子,仍然是要把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等複制、粘貼到孩子的腦海裡。但是,孩子應該有形成自己獨有價值觀的機會。家長與孩子交朋友,首要目的不是去影響、教育,而是要了解、傾聽。

3.多誇孩子,賞識是教育的一部分

賞識教育考驗的不僅僅是孩子,更是家長自身。孩子能否做出值得賞識的事,需要家長以正确的價值觀加以引導;同時孩子正确的行為能否第一時間得到最及時的賞識,更需要家長的發現和肯定。

賞識教育更不能僅僅持續一時,而要長期堅持,有規律、有慣性,否則會讓孩子産生疑惑,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想讓孩子聽大人的話,就别把溝通變成“這個問題不需要讨論,都聽我的”這種模式,而是把溝通的本質,從灌輸改為傾聽,去聽聽并了解孩子的想法。

有了了解和傾聽的親子溝通,

父母才能和孩子建立起情感連結,

孩子也會更願意信任家長,

願意和家長合作。

二、孩子怎麼叛逆啦?

紀錄片《成長的秘密生活·最是少年時》,揭露了孩子青春期時叛逆的“秘密”。片中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從前的孩子們,在13歲左右才慢慢進入青春期。但現在的孩子因為飲食條件好,可能9歲就進入了“身體快速發育期”,孩子的身體會快速朝着“成人化”去發展。但沖突的是,孩子的大腦還沒能這麼快适應這種身體的成熟。簡而言之,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逐漸成熟的身體頂着一個“不成熟的腦袋”。

于是,他們常常用憤怒來回擊、處處反對父母,令父母們頭疼不已。

此時,

若你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

不妨試試做這8件事——

1.把孩子當作朋友一樣尊重對待

有位媽媽曾訴苦自己因偷看了女兒的日記導緻女兒離家出走。有專家詢問這位母親:“如果你的同僚在辦公桌放一本日記你會翻看嗎?”母親說不會。專家告訴她,孩子已經長大了,需要有一個獨立的心理空間,此時對待他要像對朋友那樣尊重:親密而有界限。

2.讓他參與家庭大事

孩子已經逐漸長大,培養他的責任感就更為重要。是以一定要放手讓他對家庭大事有一定的決策權。

3.從孩子的态度中發現自己的問題

當孩子開始對你不尊重的時候,你要檢討,首先自己是否出現過對孩子不尊重的行為,其次是否對孩子愛得沒有節制。

4.要關注孩子最好的朋友

我們要讓孩子有朋友,但也要杜絕孩子不健康的友情。

5.關注孩子的興趣

不要輕易否定或輕視孩子的興趣愛好,如果可以,盡可能與他共同感興趣。

6.減少不必要的唠叨

在孩子青春期時,一定要減少“唠叨”,有時适當讓孩子“撞南牆”可能比一萬句叮囑更有效。

7.為他的善良、負責表現出驕傲

誇孩子不能隻是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判。要關注到孩子的多方面優點,及時給予贊美。

8.可以跟孩子讨論異性

可以跟孩子讨論異性:什麼人可以做一生的朋友,但不能做戀人、不能做夫妻、不能做伴侶,引導孩子樹立正确的愛情觀。

三、“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

現在的父母,大多數文化水準較高,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重視,看到這裡,您可能會撇撇嘴說:“平時母慈子孝,輔導作業雞飛狗跳,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我們一直在講如何正确看待、了解和抱持孩子的情緒,但是作為家長,如果我們自己的情緒無法被認識、了解和梳理,我們對孩子情緒的抱持能力是有限的。有的時候我們可以盡可能做到了解和支援孩子,但是有時候又會“分分鐘爆炸”。

我們要明白:我們不僅需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且需要接納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也是對自己共情的過程,即有目的地把自己從當時的事件中抽離出來,看看當時的你有多累有多困,有多少蓄積的情緒,有什麼樣的未被滿足的需求……然後,在接下來的日子有意識地做一些調整。

可以用行為分析學上的ABC觀察法

來記錄自己情緒爆發之前的事情和狀态、

爆發的過程裡是如何更新或者減弱的,

爆發之後我們自己的感受

以及孩子的反應,

進而大概知道哪些“按鈕”

會使自己情緒爆發,

以及這些“按鈕”中,

哪些是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哪些是自己生活中

因其他原因積壓的情緒,

進而在預防和應對時

做到心中有數。

1.因為缺覺勞累而情緒爆發。缺覺勞累是每個人基本的生理需求,在基本生理需求長期被剝奪壓縮的情況下,沒有人會總是有着好情緒好耐心。是以不妨想辦法做一些改變。

2.還有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行為表現一直采用着無效的處理方式,是以孩子的一些行為總是反複出現,家長的耐心也被消耗。

如果是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告訴自己的是:如果我們的某個方法總是失敗,那麼我們需要停下來問問自己為什麼。是我們沒有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用抽象的語言講道理讓孩子不明白,是我們對于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而總是沮喪,還是我們隻看到了行為本身而沒有看到孩子真實的感受和需求?

3.另外一種更常見的就是當孩子出現負性情緒的時候,家長的不接納或者恐懼。很多父母從小沒有被尊重過情緒,甚至因為情緒的表達受到過打罵懲罰,甚至羞辱。如果這些父母在長大成人的過程裡,沒有機會接觸更正确的關于情緒的知識和回報,這種認知就會刻印在他們大腦的危機反應記憶裡。當他們長大之後看到孩子出現這些情緒的時候,就像突然聽到了預示着危險的背景音樂一樣,馬上覺得焦慮不安。

這種時候,我們需要一些反複的有意識的反思和練習。通過反思,父母不僅能更敏感地察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還可能讓自己童年受到的隐藏的創傷得到治愈。

最後再次強調一點:

孩子也好,大人也好,

我們的改變都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

尤其是我們這些成年人,

改變真的經常是“螺旋式”,

走三步退一步甚至退兩步。

是以,退的時候别沮喪和絕望,

告訴自己這需要時間,

回過頭去看,

自己已經在正确的方向上前進了,

給自己鼓鼓氣拍拍掌,

告訴自己“我能行”。

媽媽開心,全家開心

女神節快樂

(内容轉載自“廣州教育”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