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國際

婦女節

2022/03/08

這個三八婦女節期間

我院多名團隊、女神

榮獲市級、校級表彰

收獲滿滿

快跟着小編

一睹榜樣的風采吧~~

BIAO ZHANG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王紅豔

2021年度上海市各行業傑出的女人标兵提名

複旦大學生殖與發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出生缺陷的遺傳學機制研究,率先發現大陸主要出生缺陷神經管畸形在PCP通路上的多個核心基因的低頻緻病性點突變,并闡明葉酸通路中多個主要基因變異導緻大陸發病第一的出生缺陷先天性心髒病的發病風險增加,為提升大陸出生缺陷防控水準提供重要支撐。曾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杜美蓉

2021年度上海市各行業傑出的女人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婦産科生殖臨床及相關科研工作,通過探索妊娠建立和維持的免疫學機制,在早期妊娠失敗的防治方面開創了一條新思路,建立了一整套反映母胎免疫耐受狀态的免疫學檢測方法及評價政策,用于不明原因複發流産的免疫病因分型與針對性治療,保胎成功率從原先69%提高達85%以上,改善母嬰健康,造福數萬家庭。先後主持NSFC項目8項、科技部重點專項等,發表第一/通訊作者高水準SCI論文70篇、申請發明專利4項(授權1項),成果被Nature, Science,Cell系列期刊多次高度評價,第一完成人研究成果獲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二等獎、全國婦幼健康科技二等獎、上海市優秀發明金獎、明治生命科學獎等。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乳腺科

2021年度上海市巾帼文明崗

傳承紅房子醫院百年積澱與品牌精神,以學科建設為體,以臨床診療為用,注重專業人才培養,緻力于女性乳腺健康多學科個體化全程管理;以育齡期女性乳腺疾病為抓手,内外兼修,領先開展乳腺整形手術、卵巢功能保護、生育力儲存等技術,在根治性治療惡性良性腫瘤同時,進一步提高病人生活品質。

科主任吳克瑾教授上司乳腺科團隊,凝心聚力,醫教研全方位發展,取得矚目成績。年門診量100,000餘次,年日間和住院手術量達5000餘台,乳腺癌手術居上海市三甲醫院前列。科室獲評全國首批、上海首家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乳腺癌篩查與防治教育訓練基地,榮獲中國醫師協會乳腺疾病診療标準化及微創旋切手術教育訓練基地、2018年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先進集體、2019-2020年度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三八紅旗集體稱号。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林金芳

第三屆上海白玉蘭醫學巾帼成就獎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退休返聘專家、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畢生緻力于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和不育症臨床醫療和科學研究,有“首報”“首創”之貢獻。關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病因機制的探究,林教授團隊獲2項國自然項目,闡明了高雄激素導緻胰島素抵抗的部分分子機制;率先提出青春期多囊卵巢綜合征“早診早治”的理念。創新采用複方口服避孕藥聯合胰島素增敏劑的藥物轉化方法将不典型子宮内膜增生轉化為正常的子宮内膜。率先将國外腹腔鏡下矯治不育症的方式引入醫院,治愈大批不育症患者。近年來,領銜開展了“網際網路線上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生活方式幹預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發現并首報多囊卵巢綜合征胰島素抵抗的體成分機制(後天機制)。曾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上海醫學科技獎一等獎、第七屆林巧稚杯“婦産科好醫生”等。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護理部

2021年度複旦大學三八紅旗集體

夯實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基礎上,以臨床需求為導向,以臨床科研為支撐,創新臨床護理技術,開拓護理實踐項目,解決臨床問題。以點帶面,注重進階實踐專科護士的培養,形成了助産、母乳喂養、惡性良性腫瘤護理、孕産婦心理護理、營養護理五大特色亞專科。

每年承擔全國多所高校的大學、碩士及博士研究所學生的教學任務,并且接收來自全國各地護士來院進修學習。取得了國際合作項目以及國家級、局級和校級等多項課題,在中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主編或參編多本專著和教材。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火速建立隔離病區,完成核酸采樣點改造、患者-家屬-本院職工核酸采樣工作、應對突發事件、核酸檢測集結演練、門急診流調、支援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等。

曾獲全國巾帼文明崗、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一等獎、上海護理學會科技獎一等獎、上海市護理工作改進成果獎等榮譽。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徐晨明

2021年度複旦大學各行業傑出的女人

2021年度複旦大學巾帼創新獎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婦産科遺傳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多年來緻力于出生缺陷的科研和臨床應用,先後誕生了多個國内外首例單基因遺傳病家系的健康PGT嬰兒,造福了衆多罕見病、單基因病和染色體病的患者。帶領團隊發明多項單細胞遺傳診斷新技術,并開展了以PGT、無創産前檢測和産前基因診斷為代表的分子遺傳診斷業務,并在國内率先建立了規模化的生殖遺傳臨床服務平台。主持國家或省市級科研項目十餘項,參與多項國家重大研發計劃。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其中“一站式出生缺陷防控體系”入選國家“十三五創新成果”。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丁國蓮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副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從事生殖醫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從生命早期研究慢病尤其是糖尿病的發育起源,揭示了母源性及父源性糖代謝異常的傳代效應及表觀遺傳機制,闡明了生物鐘基因對胰島素敏感性晝夜節律的調控機制,入選2021複旦學術亮點。相關創新性成果以第一/通訊作者(含共同)發表于Nature、Advanced Science、Diabetes等。主持多項國家級課題,為源頭防控慢病提供了科學依據及幹預政策,助力母嬰保健及人口健康。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上海市衛生系統“銀蛇獎”二等獎、SMC-晨星優秀教師獎,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衛健委新優青,獲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資助。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吳琰婷

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科研科科長、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臨床上主攻生殖醫學,助力多個遺傳病家庭出生健康新生兒。擔任WHO健康生命軌迹計劃的中方項目主管,開展胚胎源性疾病相關機制研究,揭示了生命早期暴露對子代健康的影響,為減少子代疾病發生提供科學依據,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近5年,以第一/通訊作者在PLOS Medicine、BMC Medicine、AIOG、BJOG等發表SCI論文30篇,其中2篇入選高影響力論文,及2020年中國婦産與生殖醫學領域高價值論文。參編教材《婦産科學》英文改編版、專著《實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科技部重點專項課題1項。入選上海市青年學術帶頭人、“醫苑新星”傑出青年醫學人才,曾獲銀蛇獎三等獎。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精彩瞬間

複旦大學紀念國際三八婦女節112周年表彰大會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厲害了!紅房子多名優秀女性、集體獲得表彰

一起向榜樣學習

供稿:工會

編輯:李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