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少年心理咨詢:青春期的她,非常自卑和焦慮,怎麼辦?

青少年心理咨詢:青春期的她,非常自卑和焦慮,怎麼辦?

淑惠學習認真、努力,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是同學眼中的好榜樣。

但她一點兒都不快樂,一點兒都不自信,她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性格也不好,軟弱膽小怕事,跟同學關系也不好,學習稍不努力就會下降……

她每天都生活在自卑和焦慮之中,擔心會有突發的事情到了而自己無法應對,正值青春期的她該怎麼辦?

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為您解讀。

17歲的她,身高165cm,今年讀高二,長相清秀,學習優異,“我知道老師他們都說我很好,但我知道自己不好,我很讨厭自己。

我總覺得自己很懦弱,很怕事的,遇到什麼事總是向最壞的方向想。

比如,我一個人出門,我會擔心會不會被壞人欺騙或欺負;打的時,會擔心的士師傅是不是壞人,會不會把我帶到陌生的地方或把我賣了,畢竟現在有很多這樣的報告;

我們班上有人談戀愛,雖然我沒有談,但我老是會去想如果有個男孩子追求我,我該怎麼拒絕,拒絕了會不會傷害他或被其他同學嘲笑;他會不會老纏着我,他會不會是跟其他同學商量好一起來開我的玩笑……

反正,我心裡有很多很多這樣的想法和擔心,走在哪裡跟什麼人交往都會小心翼翼,不敢擡頭、不敢說話,事後又覺得是自己瞎想,應該相信他人,應該自信……

我很讨厭自己的懦弱膽小怕事,覺得這樣不會有出息的,也不會招人喜歡的,很想把自己變得強大起來,甚至想學一點國術,但是現實生活中根本就沒時間!我真的想好好改變一下自己。”

“有時候真的很郁悶,很氣自己,很想改變。但說真的,要改變好難好難。

我也看了很多書,覺得那些方法都挺好的,也信心滿滿的想去做,但一到現實中就做不了,還是原來的樣子。

有一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真的。

每個人的性格真的不是說改變就可以改變的。我都氣死自己了,但也沒有辦法。希望老師能夠幫助我。”

青少年心理咨詢:青春期的她,非常自卑和焦慮,怎麼辦?

因為對很多未發生的事情的過分擔心,喜歡回避,這讓淑惠覺得自己非常不好,即使在其他方面她很優秀,但是青春期的敏感讓她難以接受自己這樣的性格。

淑惠真的很想改變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有這樣的動機,我們才能不斷成長,擁有更高層次的幸福,收獲更好的人生。

但想改變自己的性格确實是一件不那麼容易的事情,性格的形成跟我們早年的經曆、父母對我們的态度、我們内化的價值觀、自我評價都有着親密的聯系。

過去的經曆對人有一定的影響,有的影響還比較大,但這并不是說它們就此決定了一個人的現在與未來。

因為人是可以改變的,隻要我們客觀地分析過去對現在可能存在的限制,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去突破這種限制,就使自己的現在與未來充滿希望與生機。

淑惠才17歲,正處于青春期,這是人發生變化的一個重要轉折期,有效的引導能夠幫助這個孩子建立一個更加良好的自我,變得更接納自己、更加自信和自主。

青少年心理咨詢:青春期的她,非常自卑和焦慮,怎麼辦?

首先,孩子的性格問題跟家長的教育方式、親子互動有着密切的關系。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小動物,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後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

為什麼後來有的孩子就變得膽小退縮了呢?那常常與養育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有關。

據了解淑惠的媽媽本身是一個比較焦慮的人,常常會用一些很負面的對話跟孩子溝通,當發現孩子磕着碰着或跟小朋友有沖突了,就很擔心自己的孩子受了多大的損失,不再允許孩子怎麼樣怎麼樣;

一旦孩子出現天性而做了違背她意願的事情,就會被大聲呵斥或吓唬:

“你再出去玩,小心别人把你賣了”

“你再跟他玩,他打死你,我可不管啦!”

“你再不好好學習,就會成為沒用的人”

“小小年紀談戀愛,真沒教養,以後那個男人還敢要你”……

在淑惠的焦慮害怕的背後都有一個嚴厲的聲音在批評她、恐吓她,讓她覺得自己很糟糕的同時也覺得外面的世界很危險。

是以,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父母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些不妥,願意配合咨詢師的指導,在與孩子的互動中給孩子更多的鼓勵、支援和正面的引導,接納孩子的,孩子的問題将更快得到改善。

青少年心理咨詢:青春期的她,非常自卑和焦慮,怎麼辦?

其次,孩子已經長大了,過往的經曆、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不是孩子可以選擇的,孩子出現這樣的性格和觀念也不是孩子的錯。

但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可以選擇的是你願意一直受過去的影響而走不出來,還是選擇勇敢的把過去扔下,開始新的生活。

淑惠内心有很強的改變動力,但是作為一個“深受其害”的孩子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也不知道該怎樣改變自己,這種情況可以需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焦慮、缺乏安全感、擔憂雖然給淑惠帶來了很多不好的影響和感受,但在某種程度上也保護了淑惠讓她變得謹慎、小心、不沖動。

如果人想改變自己的性格特質,首先需要去正确的看待自己,不抗拒這些讓自己感覺不好的特點,這樣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膽小、畏縮、害怕、擔心,我們首先需要看清的是究竟害怕和擔心什麼,為什麼會擔心和害怕?

可以跟你的咨詢師去讨論,也可以通過心理咨詢作業,比如日記的形式把自己對某件事膽怯的想法、經過如實記下,然後換一個角度去看待事情,看到其他觀點,然後去嘗試去自己想做的,過些日子再來跟咨詢師探讨或閱讀你的作業,你就會發現,這些令自己擔心害怕的事情,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可怕,成功的事實更能增強你的自信和動力。

如果你在這個嘗試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挫敗,那也沒有關系,因為你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還缺乏這方面的能力,現在遇到的情況都是正常的,不要給自己太大的自責。

你的咨詢師将會幫你積極去看待這些挫折,肯定你進步的地方,幫助你下一次做得更好。慢慢地,你會越來越好,擁有越來越多的成功經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