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先秦一般是指秦朝建立以前的這段時間,此時人們的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區,既沒有後來的出使西域,也沒有外來飲食文化的輸入,與後世比較起來的确有些“單調”,不過也有很多特色,下面就來說一說先秦時期的古人都吃些什麼。

先秦飲食中的肉食

《曹穢論戰》是中學國文教材中文言文裡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其中有這樣一句話: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這裡的“肉食者”被用來指代身居高位、俸祿豐厚的人,在曹穢眼中這些權貴們的眼光都十分短淺,抛開這個結論不談,我們還可以從中看出在先秦時期,吃肉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并且直接與個人身份挂鈎。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正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和現如今将豬牛羊等同于普通肉食不同,在先秦時期豬牛羊往往出現在隆重的祭祀場合,《禮記·王制》有這樣一段話:

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這裡的“牢”指的是祭品中的牲畜,其中太牢為牛、豬、羊各一頭,少牢則為豬、羊各一頭,前者是天子才能享受的最高規格的祭祀待遇,後者則為次一級的諸侯或有名望的士大夫。

祭祀結束後,這些肉食會被分割為小份,被稱為胙(zuò)肉,并且按照身份等級分發給大臣,當初在魯國做官的孔子,就曾經因為祭祀後胙肉遲遲沒發給自己而生氣,認為自己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吃肉對于權貴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那麼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就可以說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而且即使能吃到肉,往往也不是豬牛羊這類“高檔肉”,而多為狗肉,《史記》中記載:

舞陽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

由此可知先秦時期民間百姓的肉食中很大比例都是狗肉,以至于有專門屠狗的職業。百姓吃狗肉為主而不是其他肉食,主要是因為狗的适應性很強,還可以自主覓食,前者可以在不同地域廣泛普及,後者可以降低飼養成本。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除了以上肉食,先秦百姓也有很多其他選擇,比如在《太平禦覽》記載:

鴨城者,吳王築城。城以養鴨,周數百裡。

《越絕書》記載:

雞山、豕山者,勾踐以蓄雞豕。将伐吳,以食士也。

吳王夫差養鴨,越王勾踐養雞,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當時的吳越之地,肉食來源很有限,以至于養雞和養鴨發展成為規模龐大的産業。

先秦飲食中的主食

一提到古代的主食,相信很多人想到五谷,關于五谷的種類有兩種劃分,分别是稻、黍、稷、麥、菽和麻、黍、稷、麥、菽,二者的差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其中稻指的是水稻,麥指的是小麥,這兩個都是現如今中國人的主食,但在先秦時期還是十分小衆的食物。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這主要是因為先秦時期古人的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黃土高原以及中原地區,而水稻生長是需要大量水資源的,是以先秦時期隻有多水的南方才有種植,而那時候的南方還是地廣人稀的蠻荒之地,是以産量自然很有限。

小麥雖然耐旱,但麥粒的麥殼十分堅硬,吃起來很費勁,在以“粒食”為主的先秦時期自然要讓位于更好消化的粟類。至于古人的主食由“粒食”更新為“面食”,則是石磨的廣泛使用以後的事情了。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如陝西臨潼鄭莊秦石料加工場遺址出土的石磨、以及山東青島開發區澳柯瑪工業園建築工地發掘出一個碎成3瓣的戰國石磨,雖然無法确定成熟的石磨技術是在戰國末期還是先秦以後出現的,但有一點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在先秦的大部分時間中是以“粒食”為主的。

關于這點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佐證,有研究者統計過詩經中各種糧食出現的次數,結果發現水稻出現了5次,麥類出現了11次,粟類出現了79次,由此可見先秦時期古人的主食中水稻和小麥的比例并不高。先秦時期主食以粟類為主,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粟類耐幹旱,适應性好,粒食比小麥更舒服些。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上文提到的粟類,其實是五谷中黍和稷的統稱,《本草綱目》記載:

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

這裡提到的“黏”其實指的是植物基因中的糯性突變,糯性的支鍊澱粉多,非糯性的直鍊澱粉多,這點與水稻中的大米和糯米類似,北方人過年時常見的金黃色的粘豆包,就是用黍子脫殼後研磨出的黃米面做的。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稷是粟類中的代表,因為粟類是先秦時期重要的主食,是以稷又被稱為五谷之長,進而引申為五谷神,并且與土地神“社”組成了我們常用的社稷一詞。

關于粟類的劃分其實還有更細緻的,比如古人會将優質的稷稱為粱,《本草綱目》記載:

粱者良也,谷之良者也。

成語一枕黃粱和膏粱子弟中的梁指的都是優質小米,而在古代能夠天天吃優質小米的人,毫無疑問是家境殷實的富家子了。

先秦飲食中的烹饪方法

人類學會鑽木取火的同時,也告别了茹毛飲血的生活,通過各種烹饪手法吃上了可口的食物,不過先秦時期的人們所常用的烹饪方法并非現如今我們熟悉的煎炒烹炸,一方面因為這些烹饪方法所依賴的鐵鍋在兩宋時期才逐漸在民間普及,另一方面因為油料也很稀缺,普通人很難用得起。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先秦時期的人們常用的烹饪方法是脍和炙,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生魚片和燒烤,儒家的經典《孟子·盡心下》中便有這樣的描述:

公孫醜問曰:“脍炙與羊棗孰美?” 孟子曰:“脍炙哉!”、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公孫醜問孟子脍炙(肉)和羊棗哪個更好吃?孟子回答自然是脍炙(肉)。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這裡的羊棗是一種和黑棗類似的食物,“脍”指的是肉食切薄片生食,後來在唐宋時期傳到日本成為我們熟悉的生魚片,“炙”則是烤肉,成語“脍炙人口”便出自這裡,由此可知在先秦時期這兩種烹饪方法已經很常見了。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除了食材,如果沒有烹饪工具同樣也做不了飯,生食和燒烤的烹饪方式之是以在先秦時期很普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這兩種烹饪方式都很簡單,不需要依賴複雜的器具。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先秦時期廣泛使用的是陶器,雖然當時已經有了成熟的青銅冶煉技術,但青銅器都是權貴們才能用得起的奢侈品,百姓是不敢奢求的。

除了蒸煮主食,陶器還可以用來做各種羹,羹相當于現代的濃湯,可以用各種肉和菜進行混搭,口味也比較多樣。

先秦時期的古人還會提前對肉食進行加工,比如将肉食抹鹽曬幹做出來的鹹肉(火腿的雛形),或去毛經過火烤做成幹肉(臘肉的雛形),再或者是搗爛加入大量食鹽做成肉醬,這些加工方式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讓食物更長久的儲存。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古人也機緣巧合地發明了醬油,《詩經·大雅·行葺》中記載: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醓醢以薦,或燔或炙。

這句話大意是說在宴席上給客人送上肉醬品嘗,不論是搭配燒肉還是烤肉都很美味,這裡的“醓醢”(tǎn hǎi)指的是帶汁的肉醬,這種由各種肉食做成的醬料在高鹽環境中會進行天然發酵,肉食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會分解成各類氨基酸和風味物質,與水分混合在一起分布在肉醬上面,這便是後世醬油的雛形。

總結一下,先秦時期的古人飲食雖然沒有後世那麼豐富,但已經形成了豐富的自身特色,其中以周八珍為代表的經典菜肴更是一直傳承至今,這些都為後來的飲食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2022.03.03

先秦時期的古人吃些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