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貧舍無美味,待客有真情

客至1

唐 杜甫2

舍南舍3北皆春水4,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5不曾緣客掃,蓬門6今始為君開。

盤飨7市遠無兼味8,樽酒家貧隻舊醅9。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10。

【注釋】

1 客至:客人到來;詩人自注是“喜崔明府相過”。明府:本意是大府、官府,因須依照明确法令設立,是以稱明府。漢魏時期多用來尊稱郡守一級的官,也稱縣令,唐以後則專稱縣令。

2 杜甫:著名唐代詩人,詳見《春日憶李白》注釋。

3 舍(shè):房舍,此處指作者的草堂。

4 春水:春天的江河池塘之水,多呈綠色,給人以充滿生機與靈動的感覺。

5 花徑:花間小路。

6 蓬門:用蓬草捆紮成的院門,多泛指貧窮人家的門。

7 盤飨(xiǎng):用盤盛菜招待客人。飨:本意是鄉人相聚飲酒,引申為招待賓客。

8 兼味:兩種以上的菜肴。兼:并。

9 舊醅(pēi):陳年且未過濾的酒。醅:因沒有過濾而渾濁的酒。

10 餘杯:剩下的幾杯酒。

貧舍無美味,待客有真情

全詩大意是:房舍的南邊北邊都是春天的流水,隻看到成群的鷗鳥天天來。庭中的花徑還沒有因為客人的緣故而打掃過,蓬蒿紮成的院門今天才為您而打開。用盤盛菜招待客人,因遠離市場而沒有第二道菜,用酒樽盛酒敬客,因家貧而隻有陳年的未過濾的濁酒。願意和鄰家老翁相對共飲,隔着籬笆叫過來喝完剩下的幾杯。

首聯先寫自家的環境,以說明客人将要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前後臨水,群鷗日至,好一片清幽祥和之地。簡潔明白之語也不失餘意。水是春水,水勢正好,春水漲時,也是春意蕩漾、萬物生長之時。詩人用此一字,便點明了客人來訪的時間,而且将環境渲染得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群鷗往往被視為隐士的伴侶,詩人用“但見”,寫明了此地的幽靜,寫明了自己對這片清幽之地的喜愛,但也透出無人共享這美景的寂寞。是以在詩人内心深處,該是盼望友人拜訪的。

颔聯一轉,便是詩人對朋友的熱情歡迎之語。此句是說,草堂院子裡的小路還沒有掃過,簡陋的家門也是第一次為友人打開。此聯第一層寫訪客少,正回應首聯,兩句呼應又含着另一層意味:此間客少,與詩人鮮少請客不無關系。如此一看,則更突顯朋友的特别,詩人的熱情。而且這聯是用對話的語氣說的,更顯親切。

貧舍無美味,待客有真情

頸聯寫詩人為自己準備的酒菜過于簡陋而頻頻道歉。雖是道歉,透出的卻是歡樂的氣氛。主人無限熱情夾雜着些許慚愧頻頻勸酒,客人真誠回應,與詩人共飲。此聯用直白的話寫的,真誠愧疚之意很是明顯。

尾聯是酒到酣處,詩人與朋友商量能否将鄰居叫來一塊飲酒。此處如頸聯一樣,詩人并不着力描寫把酒言歡的全景,而是通過一個細節,去展示主客盡興的畫面。朋友對飲,非到興緻極高時,怎會如此随意地将鄰居拉來作陪?

後兩聯都是寫詩人待客吃飯的場景,但主客對飲的畫面卻是沒有什麼描寫,而盡是從側面去烘托,且都是顯示主客坦誠、直率、親切的點,如此就使詩句更為平易近人、别有生活趣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