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聽到捷達的消息,是VS5這台登場沒幾年的新車型月銷破萬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在擁有2000萬銷量的中國乘用車市場中取得一個月一萬多台的銷量并不算成功,更何況是在原本就容易賣車的1月份,顯然這樣的成績隻能算得上一般。

捷達,老品牌了。
有人說捷達從車型變為車系,為一汽大衆創造的是低、中、高三檔品牌價值,從捷達到大衆再到奧迪,一汽大衆定位清晰、使用者圈層劃分明顯,是以在捷達多款車型創造上,一汽大衆認知到捷達的出現不能成為搶占大衆品牌資源的産品。
是以,捷達必須要低端,VA3、VS5以及VS7,三款車型價格不高,7萬級、10萬級、12萬級,三款車型在各自的市場很好的閃避躲開了大衆的産品,尤其是捷達VS7作為一台中型SUV,12萬的價格已經不與大衆全系車型競争,而之是以擁有這種較低的價格,一方面得益于大衆子產品化平台生産的成本優勢,另一方面則是捷達在一部配置設定置、用料上節省了成本,刻意拉開與大衆品牌在做工、質感上的差距。
捷達在犧牲自己,也在燃燒最後的品牌價值。
因為8-12萬級市場完全由中國品牌接受,長城、吉利、比亞迪、長安等品牌在核心技術、智能表現、産品工藝多個角度有效提煉競争力,多款車型銷量輕松破兩萬。
對于捷達來說,如果目前在低端市場踐行的依然是品牌戰略,那麼核心的競争力将會繼續喪失,畢竟對于更多的使用者群體來說,10萬級家用車市場已經從品牌觀念轉移到産品價值上,中國品牌在動力、科技感、安全、操控以及用料配置上全面超越了入門合資車。
不僅僅是捷達,起亞、現代、豐田、本田等入門車輛市場被蠶食明顯,捷達更換了全新的品牌Logo,并且有意拉開與大衆品牌的差距,這對于使用者來說吸引力等多方面下調。
簡而言之,大衆的優勢是VW品牌以及此前的成本效益、質感吸引力,這兩年中國品牌多方面發力,已經成功攪動10萬級合資品牌市場,不僅僅是捷達品牌,就連核心大衆品牌的市場佔有率有所下滑。
顯然,捷達的破萬銷量的确來之不易,這代表内部的努力得到了認可,但同樣也應該正确的認識到一個窮途末路的未來,随着中國品牌不斷的向上,入門合資産品市場佔有率的不斷縮小,定位更家用的捷達已經很難在核心上吸引使用者群體。
以捷達VS5為例,其在同價位哈弗H6、長安CS75 PLUS等車型的面前既不存在品牌優勢,又沒有空間、科技、用料、智能以及動力優勢,那麼對于普通使用者來說,選擇捷達VS5的理由是什麼?
其實在内部看來,捷達的困境是有目共睹的,也正是因為如此VA3作為新品牌的車型已經消失在市場中,對于一汽大衆來說,新能源時代已經浩浩蕩蕩轉型而來,而捷達登場的時候還沒有這麼猛烈的轉型動作,新的時代下,捷達還沒有做好應對新時代的動作,那就意味着捷達隻能在原有的市場中,用大衆的技術和不算高的技術,吸引老一代的使用者群體。
但問題是,新時代要的是智能、活力與科技,但這些東西捷達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