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今天接收到一個家長的咨詢,當我明确家長的需求後,心裡感慨萬千。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家長困惑于有時候,真的不能完全了解孩子的世界和想法,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對孩子的愛變成了一個透明的網,家長無法踏入,孩子也邁不過來。

孩子在托班裡、幼稚園裡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家長迫切想要知道的,尤其是新入園孩子的家長,恨不得把自己變成陪伴他入園的小玩偶,陪他一起度過幼稚園裡的每一天。

是以,好不容易挨到孩子放學了,見面就問:

“你今天在園裡都做什麼啦?”

“你今天午飯吃的什麼?”

“你今天睡午覺了嗎?”

“老師都帶你們玩兒什麼遊戲了?”

“你今天在園裡有沒有拉臭臭?"......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孩子們回應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有的孩子配合着回答,有的孩子自顧自地玩自己的,有的孩子答非所問,更有甚者已經跑遠了。

還記得牛哥上幼稚園的時候,外婆有一次沒忍住,問了句,今天中午吃的什麼飯啊?

牛哥說,米飯加醋,不知道是自己想出來的新式吃法還是把有的菜當成了醋,最終外婆也沒能從牛哥嘴裡問出究竟吃了什麼。

作為父母,我們迫切想要了解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想要了解孩子的吃喝拉撒;想要及時了解到孩子的情緒,這些想法都沒有錯,但是搞錯的是詢問的方法。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孩子的語言相對沒有那麼精确,盡管2-6歲的孩子正處在語言爆發期,不過語言與思維配合的精準度還不能達到成年人的水準,是以孩子描述的幼稚園生活與現實情況多少會有一些差異。

而且孩子在這個年齡段的表達中比較容易代入自己的情緒。

比如在幼稚園受到老師的批評,但表達出來可能就是老師打他了,是以孩子在表達的時候,家長可以采用場景模拟的形式獲得更多的了解。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可以創編很多種情形。

例如上面提到的米飯加醋,就是類似的情況,孩子會自己設定出很多想象出來的場景,但未必是真實發生的,是以家長要多觀察孩子。

孩子的表達相對主觀。例如,如果孩子本身個性是屬于比較敏感和防禦的,如果有其他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他的時候,就容易了解和表達為小朋友打他。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那要怎麼樣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呢?在了解後怎樣幫助孩子疏導情緒并對孩子在學校的行為進行溝通和引導呢?

一、不帶任何評價與判斷的傾聽

有很多家長習慣講道理,殊不知講道理會讓孩子慢慢閉上嘴,關上心門,是以,讓孩子主動開口的方式是遊戲。

當孩子跟你講述學校裡發生的事情時,請不要直接評價和判斷,而是用啟發式語言代替,如“你覺得呢?”、“你怎麼看?”、“你想怎麼做?”......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二、觀察孩子的表情和情緒

孩子很容易把心情寫在臉上,作為家長,隻要細心觀察就可以及時發現問題。

放學接孩子回家時,不要馬上追問情況,而是用讨論其他事件的方式試探孩子的情緒。

例如,讨論一下回到家想吃什麼水果?家裡的洋娃娃在家裡等她一天了,要不要回家跟她玩等等。

如果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及時的發現和疏導,容易導緻孩子出現不喜歡學校甚至厭學的情況。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三、停止喋喋不休的追問

放學後盡量不強制追問孩子幼稚園裡發生的事情。

孩子剛上幼稚園的時候,很難做到真心的喜歡,即便是不哭鬧的孩子也可能會用磨蹭、不起床或者其他方式拒絕上學,孩子真正的喜歡集體生活大概要等到國小後。

對于還在經曆分離焦慮的孩子來說,放學後不斷地詢問無疑是雪上加霜,加重孩子對幼稚園不愉快和抵觸的感受。

建議家長在放學後,不要太主動詢問任何幼稚園的事情,而是跟孩子聊其他一些好玩、有趣的事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四、巧用情緒闆及時發現孩子情緒

在家裡準備一塊小白闆,制作一些表情貼。

回到家後,媽媽表達自己今天的心情,可以說,“我今天很開心,因為......,”并在白闆上貼上開心的表情;

爸爸表達自己的心情,“我今天有點難過,因為......”,并在白闆上貼上難過的表情;

然後請孩子進行模仿,也可以用表情箱來代替,隻要孩子的情緒表達出來,就已經疏導一部分了。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五、引導式問答代替直接詢問。

家長可以跟孩子說,我今天新認識了兩個好朋友,然後進行描述,再問孩子,你在幼稚園有好朋友嗎?

也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我送了他一個禮物,你要送你的好朋友禮物嗎?

通過這樣的啟發和引導,代替直接詢問孩子。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六、通過角色扮演進行潛意識情景重制

2-6歲的孩子正處在模仿的爆發期,非常喜歡模仿身邊的人。

家長可以在孩子回到家後,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當老師,也可以用家裡的毛絨玩具扮演其他小朋友。

通過這個遊戲直覺的了解到孩子在幼稚園學到了什麼,園裡的老師的個性特點,也可以了解到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之間的相處模式。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七、引導孩子解決問題時,多用講故事或示範

當孩子描述了一些在學校裡的不當行為或遇到的困難時,比如跟其他小朋友起争執,争搶等。

家長可以說:“媽媽小時候上幼稚園的時候也遇到過這種情況......(講述類似事件,也可以編撰,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同理心);然後再告訴孩子你遇到這種情況時是怎麼做的,再問一下孩子:你打算怎麼做?

在充分的啟發引導後,再給建議,切忌不要直接給孩子做法。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八、充分信任老師,與老師多溝通

孩子上幼稚園之後,老師對孩子表現的描述相對客觀和真實,多聽老師怎麼說很重要,同時也要給予老師充分的信任,與老師多溝通。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孩子會越來越長大,作為父母卻越來越不懂他,如果你想要走進孩子的世界,就要學會傾聽和接納,孩子說的未必都是真的,但也未必都是不好的。

作為家長,孩子剛入園,家長有迫切想要了解孩子一日生活的心情非常正常。

怎樣問,才能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什麼?

我們需要學會聽孩子說話,學會引導孩子說話,學會與孩子說話,同時從辨證的角度分析孩子所描述的情況,不要急于判斷與下結論,這樣跟孩子的溝通才可以進入良性循環的狀态。

往期推薦文章一

文章二

文章三

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分享收藏點贊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