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被欺負不是小事,家長做好這幾件事,比“打回去”更重要

朋友跟我說,她七歲的外甥天天在學校裡受欺負,可他也不還手,老老實實就杵在那裡,然後天天委屈地哭回家。朋友當即就氣不過,後來她教育自己外甥,“不是故意欺負你的,你不要放在心上,但故意整你的,你記着一定要打回去,你怕什麼,有小姨給你撐腰呢!”

談起小孩子霸淩,其他朋友也議論紛紛。有的家長說:“孩子還那麼小,他們都是鬧着玩的,這點小事就興師動衆,到時候在大人之間再引起沖突,多不合适啊!”

也有的家長認為,“别以為孩子小就不懂事,如果孩子天天挨欺負,那以後對他成長也沒什麼好處,家長該出頭的時候還是要出頭的……”

他們幾個因為這事吵開了鍋,詢問我意見時,我隻說孩子被欺負确實不是小事,或許這三個辦法,比打回去更重要!

孩子被欺負不是小事,家長做好這幾件事,比“打回去”更重要

一、給孩子強大的心理支援

孩子找家長傾訴自己被欺負時,已經說明憑借孩子的力量解決不了當下面臨的問題了,她正在向父母發出求救信号!

是以這個時候家長切記不要空講大道理,而是拿出爸媽的力量給孩子切實方案,幫助并引導他怎麼去解決實際問題。

很多家長都有“小孩子之間隻是小打小鬧,沒必要當真”這種刻闆觀念,殊不知這才是給孩子最大的一擊。在孩子遭受欺淩時向他們信賴的家長求助,而家長和老師卻隻會推卸責任把“欺負”當成“小沖突”掩蓋下去,這實質對解決孩子困境不僅毫無幫助,還讓她更加沮喪,不再信任父母也不願意求助,隻會讓孩子無處可訴,更加絕望,給孩子造成更嚴重的二傷害。

孩子被欺負不是小事,家長做好這幾件事,比“打回去”更重要

二、教會孩子辨識真正的朋友

雖然孩子年紀小不懂事,但是他們的世界也像一個小社會,孩子在學校裡也是有社交壓力的。雖然人人都需要有朋友的陪伴,但是要讓孩子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自己的朋友。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不要被别人打着“朋友”的旗号去傷害。小朋友之間有了沖突,家長如果特别擔心,那家長可以嘗試插手引導。假設是孩子的錯誤家長可以教導孩子認錯,也可以舉辦小朋友之間的聚會,讓大家在歡樂氣氛中一笑泯恩仇。

即便孩子暫時沒有朋友,也不要讓他感覺自己比别人差,在别人面前沒有自信心變得自卑。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做出改變,如果孩子性格有缺陷,爸爸媽媽就要好好引導,如果孩子已經很棒了,家長也要給他們鼓勵。

孩子被欺負不是小事,家長做好這幾件事,比“打回去”更重要

三、具備一定自我保護的能力

雖說打架不是家長值得提倡的事情,但是孩子始終是弱勢群體,是以多讓他們強身健體卻是有好處的。生活中有意外情況發生時,我們總要讓他學會自我保護。

是以我們在教孩子“學會反擊”這一觀念時,一定也要注意教導他這個度的把握。千萬不要弄巧成拙,反而讓孩子變成了欺負他人的小孩。

聲明:文中圖檔均來自ins,部落客為@kidzootd,如果你在教育育兒的過程中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或者遇到了讓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歡迎一起來探讨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