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虹橋為“二次騰飛”布局了新賽道,這些頭部企業都有滿滿獲得感……

大虹橋為“二次騰飛”布局了新賽道,這些頭部企業都有滿滿獲得感……

京滬、滬甯、滬杭等多條高鐵線彙聚,虹橋國際機場一派繁忙,國家會展中心巍然伫立……151.4平方公裡的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是當之無愧的“磁力中心”“流量中心”。

2021年2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明确商務區作為“一核”,對整個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有着重要引領作用。

到2035年,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全面建成,形成“一核兩帶”的功能布局。

“一核”動力澎湃,源自數字新經濟等新賽道企業的活力奔騰。

2021年,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稅收收入比上年增長29.1%,快于上海全市平均增速11.7個百分點;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總客流達到3.17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8.9%。

截至2021年底,共引進各類企業63500多家,數字新經濟、生命新科技、低碳新能源、汽車新勢力、時尚新消費等新賽道企業數和注冊資本占比均超過70%。

放大進博效應,打造開放共享的國際貿易新平台

數字新經濟賽道上的萬生華态是一家專注于3D數字資産、人工智能和雲架構的科技公司。2021年5月,其核心業務及技術部門入駐商務區,并将上海辦公室确立為公司總部。

不到一年,如今它的上海辦公室人員規模已接近350人,并建成亞洲第一、世界第三,被譽為“元宇宙基礎設施”的高精度原生3D數字資産庫。“我們規劃到2022年底,PBR 3D數字資産量實作全球第一,并在影視、遊戲、旅遊、教育、廣電等多個領域拓展相關業務。”萬生華态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彭程說。

大虹橋為“二次騰飛”布局了新賽道,這些頭部企業都有滿滿獲得感……

萬生華态制作的“實時虛拟人”。(來源:企業微信)

截至目前,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已集聚數字經濟企業6600多家,包括一批數字領域領軍和獨角獸企業,如廣聯達、超競互娛、萬生華态、聚水潭、攜程、震坤行、華測導航、皇族電競等。到今年年底,商務區數字貿易進出口額預計将達上海數字貿易額一半以上,并湧現出一批估值百億美元,具有全球影響力、資源配置力和創新驅動力的數字貿易龍頭企業。

2021年9月,《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中央商務區“十四五”規劃》頒布,把“全力打造全球數字貿易港”與“打造輻射亞太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并列,作為“放大進博效應,打造開放共享的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的重要抓手。

四屆進博會以來,商務區崛起的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品彙),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虹橋海外貿易中心等貿易新平台,為商務區的數字新經濟企業擘畫出“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

2021年11月1日,第四屆進博會前夕,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品彙)二期A棟正式通過驗收,今年“五五購物節”前,這裡将出現一個現象級直播基地:B1層5000多平方米的空間内,近70個各具特色的直播間将全數亮相,未來,将每月一次舉行直播帶貨主題節,進博會同期還将舉行大型直播活動。

項目背後的“操盤手”,是去年12月才落戶商務區的上海進寶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它擁有5000餘名直播達人以及衆多頭部明星的合作資源。

進寶彙董事長聞仲介紹,項目啟動後,将在虹橋品彙打造主播集聚區,建設直播教育訓練中心,形成涵蓋直播産業上下遊的綜合服務能力;舉辦年度明星、大V直播帶貨時尚大典,打造直播帶貨屆的“奧斯卡”;舉辦全球經銷商大會,集聚線下分發資源,暢通進口商品國内銷售管道,促展品變商品、展商變貿易商,力争5年内全管道、全場景、全鍊路的年進口貿易交易總額實作超過千億元的目标。

大虹橋為“二次騰飛”布局了新賽道,這些頭部企業都有滿滿獲得感……

虹橋品彙二期A棟于第四屆進博會前夕正式通過驗收。(來源:企業微信)

數字新經濟與時尚消費産業結合,還催生出時尚新消費賽道,它與商務區“放大進博效應,打造開放共享的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的頂層設計也分不開。

鍋圈供應鍊(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目前在全國已有超過8000家門店。線下門店與線上商城并行的新零售模式,使之成為國内社群餐飲數字化新零售的“獨角獸”。

“2019年11月,鍋圈總部入駐商務區,這裡濃厚的數字新經濟發展氛圍,讓企業有歸屬感。”負責人介紹,他們最初在虹橋協信中心8号樓拿了3層樓面,如今總部員工已達近700人,3層樓面早已增加到了5層樓面。

“商務區未來要打造輻射亞太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更令人憧憬。”他說,“我們的使命是搜羅全球好食材,讓即使身處偏遠鄉村的家庭,也能吃到來自鍋圈的優質食品。”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專家楊建文認為:“上海國際貿易中心1.0版基于服務于物流的港口航運,2.0版基于逐漸建成的服務于貿易機構商務往來的平台經濟,未來3.0版應該是基于貿易資訊網絡的國際貿易中心。”

他說,打造“永不落幕的進博會”,可以使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在長三角商品貿易集散樞紐功能的基礎上,全力打造數字貿易樞紐,進而助力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由2.0版向3.0版跨越。

在“大集聚”中迎來“大輻射”,更好配置資源

大虹橋既是長三角強勁活躍增長極的“極中極”,又是聯通國際國内市場的“彩虹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王戰指出,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應最大化集聚資源要素流量并發揮輻射效應,在“大集聚”中實作“大輻射”,打造面向未來開放型經濟的全新商務區。

瑞士羅氏集團是全球領先的診斷和制藥企業,羅氏診斷地區總部于2014年9月遷入虹橋天地,是首家入駐大虹橋的世界500強企業,也是商務區生命新科技賽道上的代表性企業。

羅氏診斷中國總經理姚國樑介紹:“‘一核兩帶’新發展格局的确立,讓我們能在長三角區域更好地配置資源。2021年,羅氏診斷亞太生産基地和研發中心系統試劑制造基地在蘇州工業園區落成,同年,又與同宜醫藥(蘇州)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全球研發戰略合作協定,與南京仁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大虹橋為“二次騰飛”布局了新賽道,這些頭部企業都有滿滿獲得感……

2020年5月,羅氏宣布進一步加大投資其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羅氏診斷亞太生産基地和研發中心,拟新增投資總額為1.8億美元,累計投資總額達4.79億美元。(來源:企業微信)

低碳新能源新賽道上的江蘇神馬電力集團初創于1996年,2016年,上海神馬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在商務區注冊成立。集團董事長馬斌介紹:“大虹橋離我們位于蘇通産業園區的工業4.0數字化工廠制造基地及試驗基地不到2個小時車程,能将神馬的制造業與服務業緊密結合。”

他說,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既是引進來的“橋頭堡”,又是走出去的“登機口”,在這裡可以有效管理分布在不同地區的工廠,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實作集約化和戰略化發展。“目前企業已在全球設立了亞洲、美洲、歐洲三大地區部,覆寫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大虹橋為“二次騰飛”布局了新賽道,這些頭部企業都有滿滿獲得感……

神馬電力建于青海的海南換流站。(來源:企業微信)

汽車新勢力賽道上的愛達克車輛設計(上海)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獨立工程設計公司愛達克集團的亞洲總部。總經理武中文說,原中國總部更新為亞洲總部以後,企業将加大在亞洲區尤其是中國的投入和産出,“随着商務區‘一核’作用不斷凸顯,将助力企業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智能制造企業的深入合作與技術交流。”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的生命新科技賽道上,還有東軟醫療、正大天晴、康德萊、威高、誠意藥業、其勝生物、信達生物等頭部企業;低碳新能源賽道上,有中核建、天合光能、殼牌、晶科能源、中電投、安姆科、瑞晶太陽能等;蔚來、威馬、哪吒、重塑等汽車新勢力賽道上的頭部企業也均在商務區布局……

借助大虹橋大商務、大交通、大會展優勢,把決策、管理、結算等“頭腦”功能集聚于此,而把制造、研發、營銷等“四肢”功能向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伸展,已經成為企業的共識。

新賽道企業奮力奔跑,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為助力他們更好向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輻射”熱力,新的一年,将有更多優質政策制度供給和政府服務提供。

商務區管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将積極争取在商事仲裁、商事救濟、跨境投資貿易便利化、國際專業性人才就業執業等方面先行先試,有所突破。“近期,我們拟設立‘一帶一路’綜合服務中心和企業‘走出去’一站式服務視窗,便利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合作;持續放大金融服務政策實效,進一步支援商務區内符合條件的企業基于自由貿易賬戶建立,開展離岸經貿業務。”

截至目前,商務區管委會在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指導下,已推薦并完成商務區内167家企業開立自由貿易賬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