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1978年,3名調皮搗蛋的國小生,放學後因為不想立刻回家,結伴去掏鳥蛋,結果發現了價值50億的千年國寶。

因為國寶的意外現世,3個孩子引來了一大群專家,讓該地區一舉成名,成為了不少人慕名前來打卡的旅遊勝地。

最終,3名發現國寶的國小生,因為有重大發現,得到了50多斤糧票。那麼,這3個國小生當年是怎麼發現貴重國寶的呢?接下來,我們回顧一下那段曆史往事。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一、調皮國小生,放學掏鳥尋寶

這件事發生在1978年夏天,地點在蘇州,3個孩子都是蘇州市城西一所國小的學生。

他們3個關系很好,經常聚在一起打打鬧鬧,放學之後總是喜歡四處溜達,很少按時回家。

有一天放學,3個孩子像往常一樣結伴離開學校,一路上說說笑笑,看起來很是熱鬧。

那時候天氣很好,暖洋洋的,到處都是叽叽喳喳的小鳥。有一個孩子突然說:咱們幹脆掏鳥蛋去吧。

這樣的事情,他們做過很多次,也經常聽别人說掏鳥蛋的故事。另外兩個孩子一聽立刻笑着說,去就去,看誰掏得多。

說完這話,3個孩子拿着書包往樹林裡走去,最後在一棵大樹下面停了下來。因為樹上有不少小鳥,他們覺得樹上可能有鳥窩,想要爬上去掏幾個鳥蛋下來。

3個小孩子身手靈活,丢下書包就往上爬,結果低估了爬樹的難度,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爬了好半天,也隻是爬了兩米,距離真正的鳥窩,還有好遠的距離。

要是再勉強往上爬的話,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危險。3個孩子雖說有些調皮搗蛋,但并不是天不怕地不怕,他們也害怕摔下來受傷,是以垂頭喪氣地放棄了這棵樹上的鳥窩。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就在他們準備離開時,有一個長得比較高的小孩子,突然興沖沖地說,你們看,那個塔上有好幾隻小鳥,說不定上面也有鳥巢,咱們上去看看吧。

另外兩個孩子聞聲望去,看到了一個破舊的塔,上面确實有不少小鳥的身影。他們也覺得塔上很可能有鳥窩,于是興沖沖地答應下來,說說笑笑地往前走。

沒過多久,3個孩子就走到了這個塔所在的地方。這個塔看起來很滄桑,但是沒有人來這裡看守,是以幾個孩子很容易就溜了進去。

他們一邊爬樓梯,一邊四處尋找鳥窩的蹤迹。不知不覺,走到了寶塔的第3層。

在走樓梯的過程中,有個小孩頗為激動地說,他以前聽家人提過這個塔,說是很有年頭,裡面很可能有寶貝。

孩子們都知道,這可能隻是大人說的故事,但還是有些激動,産生了尋寶探險的想法,直接忘了掏鳥的事。

有個小孩在尋寶的過程中,因為塔内光線昏暗,不小心按了一下牆上的石頭,結果這個石頭居然被推了進去。

這個意外的發現,把孩子吓了一跳,但是他沒有驚地立刻逃走,而是興奮地喊另外兩個小夥伴:你們看,我發現了什麼。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另外兩個孩子趕忙湊過來觀察情況,3 人圍着這塊松動的石頭,叽叽喳喳地讨論了半天。

最後3 人認定,這可能是藏寶的機關,順着石頭的方向往下找,說不定能找到一些金光閃閃的東西。

想到這裡,3個孩子激動了起來,聯手推開了這個石頭,結果發現裡面是空的。3個孩子不由得有些失望,但是他們沒有放棄,而是合力把周邊的石頭又取了下來,打開了一個可以容納他們身軀的小洞。

緊接着,3個孩子鑽了進去,洞内的空間不是很大,而且還是黑漆漆的,有點伸手不見五指的感覺。

3個孩子都很害怕,有些慌亂地大喊大叫,開始随手扒拉東西,結果又發現了一個大木函。

這個發現把3人吓了一跳,但是他們沒有趕緊逃走,而是興奮了起來,他們覺得這個木函裡面可能放着寶貝,是以他們一起抓着木函,想把它拖出去。

這個木函大約有一米高,感覺相當重,3個年幼的孩子,用盡全身的力氣往外拖,很快就累出了一身大汗。

在拖移的過程中,木函因為磕磕碰碰,發出了一些叮叮當當的響聲。3個孩子沒有當回事,繼續往外拖,到了一個相對開闊的地方,把木函打開。

結果發現裡面居然還有一個盒子,這個盒子看起來相當精美,上面有許多特殊的紋路。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3個孩子隻是覺得這東西有點不一般,但是并沒有特别在意,因為他們的核心目标,是盒子裡的東西。他們覺得,裡面才是真正的寶物,盒子隻是個裝寶物的工具。

就這樣,3個孩子懷着期待的心情,把木函裡的盒子打開,結果發現裡面居然是個小塔一樣的東西。

這個東西看起來相當華麗,點綴着很多珠寶,3個孩子從來都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東西,激動地笑了起來。

他們覺得,這次探險非常有價值,沒有白來一趟,都特别的開心,但是他們沒有直接把盒子裡的小塔帶走。

因為這個東西很沉,不友善拿,是以他們又把小塔放進了盒子裡,還把木函也原原模原樣地合了起來。

随後,3個孩子又鑽進了洞裡,想看看裡面除了木函之外還有沒有别的寶物。

這一次,孩子們找到了一些經書,上面寫着很多秀美的文字。3個孩子雖說也算是讀書人,但是他們根本不認識那麼多字,也不知道這些經書到底有啥價值。

他們單純地覺得,這些經書就是普通的書籍。因為裡面的光線比較暗淡,孩子們直接拿火柴點燃了一卷書籍,借着書籍燃燒的亮光,在洞裡好好巡視了一下。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找了一大圈,也沒有發現黃金白銀之類的寶物。3個孩子很失望,徹底放棄了尋寶。

出來之後,夜幕已經悄然降臨,他們知道家裡人肯定已經等了很久,要是還不回去的話,肯定要被收拾一頓,是以3個孩子也顧不上去拿木函裡的小塔,直接背着書包匆匆忙忙地回到了家裡。

二、父母上報消息,專家趕來調查

果不其然,3個孩子剛一回家就挨了一頓呵斥。有個孩子的母親,看兒子渾身髒兮兮的,一邊呵斥,一邊質問他,到底跑到什麼地方撒歡了,怎麼搞得這麼狼狽。

小孩不敢欺騙母親,趕緊開口解釋說,他和另外兩個人下學後因為不想直接回家,又去了外面掏鳥蛋,結果在塔裡發現了個木盒子,裡面還有個小塔,還有一些書,沒啥特别的東西。

話是這麼說,但是孩子父母不敢真的疏忽大意,他們都知道,孩子去的那個塔,是個年代很久遠的建築。

在裡面發現的東西,很有可能是古董。作為接受過思想教育的成年人,他們都清楚,古代傳承下來的文物,都是必須保護的珍寶,不能随意破壞。

是以,孩子的父母立刻決定,一定要把這件事上報給有關部門,以免裡面的東西遭到破壞。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第2天,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去了當地派出所,詳細解釋一下孩子昨天的經曆。

派出所的幹部,對三名孩子的遭遇非常重視,立刻聯系了當地的文物部門,讓考古專家過來看看情況。

要是真的發現了古代珍寶,那就立刻保護起來。要是沒有發現珍寶,那就借着這個機會多給大家介紹一些有關文物的知識,提高大家的文物保護意識。

文物部門的專家,一直對古董文物特别重視,每次發現相關線索,都會迅速采取行動,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文物部門的考古專家,得到派出所提供的消息後,迅速拿着工具趕了過來,還在幾名孩子和家長的帶領下,去了發現寶物的塔。

幾個孩子尋寶的地方,是一個常年沒有人去過的地方,是以這裡積了一層厚厚的灰土。

專家在孩子們的帶領下趕到這個塔時,上面隻有一些孩子們留下的痕迹,沒有别人留下的痕迹。是以專家判斷,裡面的寶物可能還在,沒有被不懷好意的人偷走。

為避免發生意外,專家立刻跟派出所的民警同志提議,最好把這個地區封鎖起來,以免有外來人員闖入,影響他們的挖掘和研究。

民警同志知道這是個大事,立刻布置警戒線,把這個古老的塔封鎖了起來。與此同時,專家對寶塔的研究也開始了。

專家知道洞穴裡光線很暗,是以提前帶了手電筒,借着手電筒的光芒,專家在洞穴外面發現了兩個字“天宮”。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走進去一看,裡面确實放着個一米多高的黑色木函,專家知道木函裡面可能有一些珍貴的寶物。

為避免東西遭到破壞,小心翼翼将它搬出來,然後才開始進行研究。這個木函上面,寫着一行字“瑞光院第三層塔内真珠舍利寶幢”。

瑞光院說的就是孩子們找到寶物的地方,按照史書的記載,瑞光塔跟三國時期的孫權有很大關系。

三、寶塔曆史悠久,國寶珍貴不凡

根據志書記載,公元241年時,吳王孫權為了迎接一位西域僧人,動用大量人力和物力,修建了一座寺廟。後來,孫權為報母恩,又建十三層舍利塔于寺中,這就是瑞光塔的前身。

此後,瑞光塔曆經千百年,在明洪武、永樂、天順、嘉靖、崇祯,以及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間等都得到過修繕。

鹹豐年間,當地爆發了一次戰争,飽經滄桑的瑞光寺,因為戰火的波及,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寺廟基本上被毀了,瑞光塔因為比較牢固,相對幸運地儲存了下來。

同治年間,朝廷專門拿出一筆錢,對瑞光塔和寺廟進行維修,結果也沒有持久。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清朝末年,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根本無力掌控朝政,遭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後,清政府迅速滅亡,害得整個國家都亂了起來。早已破敗不堪的瑞光寺,也在這個時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萬幸的是,瑞光塔并沒有遭到摧毀,裡面的寶物,也因為機緣巧合幸運地保留了下來,沒有被人偷走。

文物部門的專家,知道瑞光寺的來曆,是以他們看到木函的文字時,并沒有特别意外。取出木函裡面的盒子後,專家們反而被吓了一跳。

因為這個盒子是用銀杏木制作的,上面的彩繪相當精緻,不管是盒子的形狀,還是彩繪都是上等的佳作。

在這個木函的夾層中,還有一些資訊,上面記錄着木函的制作時間和由來。

簡單來說,這個木函是北宋年間的東西,誕生于公元1013年。要是這個記錄是真的,木函裡面的寶物,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千年國寶。

想到這裡,專家們的心不由得激動了幾分,為了一睹國寶的真容,專家們迅速采取行動。

他們先是拿着專門的消毒棉片,仔仔細細地擦幹淨盒子上的灰塵,然後再小心翼翼地打開。

在擦拭的過程中,專家們驚喜地發現,盒子上的彩繪,儲存得相當完整,哪怕是已經過了1000多年,看起來還像是新的,應該是用特殊技術處理過。具體采用了什麼技術,專家沒有猜出來,很可能已經失傳了。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看到盒子裡的小塔時,專家們的心涼了半截,因為這個小塔居然已經出現了損壞,這應該是幾個孩子昨天搬東西的時候不小心弄壞的。

可如果沒有幾個孩子的調皮搗蛋,專家也不會發現這個地方,更沒有機會一睹寶物的真容。這一來一去,也不知道誰對誰錯。

專家們都是經驗豐富的考古工作者,他們知道考古研究碰到破損的東西是難免的,是以沒有過度糾結。對盒子裡的小塔,進行了更加細緻的研究。

準确的說,這個小塔應該叫真珠舍利寶幢。這個東西價值不菲,按照考古專家們的說法,這個東西至少值50個億。

四、真珠舍利寶幢珍貴非凡,成鎮館之寶

這是怎麼回事呢?它憑什麼值這麼多錢?從整體的角度來看,這個真珠舍利寶幢通體金碧輝煌,高度大約是1.22米,主體結構用了上好的楠木。

哪怕是不考慮其他的部分,光看楠木的部分,這也是一個很貴重的藝術品。

除此之外,真珠舍利寶幢身上還裝飾着4萬顆色彩絢麗的貴重珍珠,每一顆珍珠都是價值不菲的好東西。整個寶幢可以分為3個部分,分别是須彌座,佛宮和塔刹。

須彌座呈八角形,按照佛門的說法,這象征着八方天。須彌座又可以分為三部分,底座、須彌海及須彌山。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其中,須彌海通體描金,四面有八朵描金木雕祥雲,雲端上有“四大天王”,他們手持武器,看起來氣勢非凡,給人的感覺非常威武。

他們旁邊站的是“四天女”,她們的樣子,溫柔美麗,阿娜多姿。在波濤洶湧的海浪上,還有一根海湧柱,上面就是須彌山。

值得一提的是,海湧柱上還盤旋着一頭銀絲鎏金串珠九頭龍,按照佛門的理念,它應該是傳說中的龍王,掌管着人間的行雲布雨,是旱還是澇,都是它在掌管。

須彌山上,站着八大護法天神,他們的樣子和神色,也是栩栩如生,給人的感覺頗為威武,似乎有一種呼之欲出的感覺。

護法天神們守衛的東西,就是寶幢的主體部分佛宮。它的中心,是碧地金書八角型經幢,經幢中空,内置兩張雕版印大随求陀羅尼經咒。

裡面還有一隻葫蘆小瓶,這是用淺青色良玉制作而成的,瓶子裡面放了九顆舍利子。

文物專家研究了許久,也沒有弄清楚舍利子的來曆,隻知道它們應該是得道高僧留下的寶物。

塔刹部分也就是華蓋,是用銀絲編制成的八條空心小龍為脊,做昂首俯沖狀。專家介紹說,這是八大龍王,有鎮守八方的意思。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塔刹頂部還有一顆很大的水晶球,四周是銀絲火焰光環,這個部分也有寓意,代表着“佛光普照”。

整體來看,真珠舍利寶幢造型優美,還選了名貴的材質,使用了精緻的工藝。

制作者使用的珍貴裝飾,并不是随意挑選的,上面的水晶、瑪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銀等材料,是佛門常說的世間“七寶”,符合寶物的文化特征。

真珠舍利寶幢上的天王和天女,被刻畫的出神入化,應該是凝聚了制作者大量心血。總的來說,真珠舍利寶幢确實是價值連城的好東西。

它的重見天日,讓人們見識到了五代和北宋時期的蘇州工藝美術的繁榮和精美,為後人的曆史研究,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素材資料。

真珠舍利寶幢雖說因為幾個孩子的調皮搗蛋,出現了一些破損,但是并不影響的曆史價值和收藏價值。

考慮到真珠舍利寶幢的特殊性,蘇州文物部門迅速采取行動,把它送到了蘇州博物館,當成了鎮館之寶。

為避免寶物受到不必要的破壞,專家利用現代技術,仿制了一個同樣精美絕倫的真珠舍利寶幢,對外進行展覽。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仿制品給人的感覺,雖說比真品差了點意思,但是看起來仍是絢麗非凡,公開展出後,很快就受到了遊客的歡迎。

珍藏真珠舍利寶幢的蘇州博物館,也是以多了幾分人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幾個孩子在洞裡發現的經書,也是大有來曆的好東西。它是曆史上有名的《妙法蓮華經》,裡面的經文,蘊含了古人的智慧,是很有研究價值的寶物。

其實,哪怕是不看經書裡面的文字,單看經書的材質,也是足以令人驚歎不已的寶物。

裡面的《妙法蓮華經》,是宋代的“碧紙雕版”,這種紙在宋代的時候非常珍貴,具有防水和防潮的特性,就算是放在環境相當惡劣的地方,也能儲存下來,不會因為環境的變化,受到太大的破壞。

正因如此,塔上的經書,才能儲存上千年之久。考古專家拿着經書進行研究時發現,經書的紙張,摸起來光滑如玉,特别有質感,翻閱時還會有一種頗為悅耳的清脆響聲。

令人痛心的是,這些經書原本是一套,因為3個孩子的不懂事,被燒毀了一部分,隻剩下6卷相對完整地儲存了下來。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就算是這樣,剩餘的《妙法蓮華經》,依舊有很高的價值。專家甚至評價說,這些經書的價值,保守估計也在1億以上。如果是完整的一套,價值可能更高一些。

那麼,當初意外發現真珠舍利寶幢的3個孩子,後來怎麼樣了?當地政府上司和文物部門的專家,經過再三商議,最後得出結論。

3個年幼的孩子,雖說因為調皮搗蛋,不小心對真珠舍利寶幢造成了一些破損,也對經書造成了一些破壞。

但是他們并不是故意的,畢竟他們還隻是懵懂無知的孩子,就算是想對他們進行處分,也沒有太過合适的方式。

更何況,要不是孩子們無意中發現了塔裡的東西,說不定真珠舍利寶幢還要繼續隐藏在暗無天日的洞裡,很難有重見天日的機會。

如果被盜墓賊發現的話,這個東西肯定會被他們偷走。真到了那個時候,說什麼都晚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3個孩子也算是立功了。最終,蘇州市政府為了表彰3個孩子的特殊貢獻,給他們授予了獎狀,還給了他們50多斤糧票。

1978年3名國小生掏鳥蛋,發現價值50億的國寶,得到50多斤糧票

3個孩子的家長,看孩子非但沒有受罰,反而得到了一些獎勵,心裡都很高興。紛紛表示,以後一定對孩子嚴加看管,不讓他們四處瞎折騰。

年久失修的瑞光塔,因為真珠舍利寶幢的意外出現,引起了當地政府的特别重視。

為弘揚傳統文化,盡量發揮古代遺址的價值,當地政府專門拿出一筆錢,對破爛不堪的瑞光塔,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讓這個地方煥然一新,成為了當地有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時隔多年,真珠舍利寶幢仍在博物館珍藏,無聲地述說着屬于自己的曆史。瑞光塔也是人來人往,看起來頗為熱鬧。

當年的3個孩子,也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談起少年時代的荒唐事,都覺得非常唏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