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認識戰争

成長中的每個孩子,都必須思考周圍世界的種種沖突。就如關于戰争,不必和孩子避而不談,畢竟孩子對悲傷的了解不是長大以後某一天才突然開始的。

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認識戰争

2022年2月27日,烏克蘭利沃夫,烏克蘭難民們在利沃夫火車站站台等待前往波蘭的火車。

最近幾天,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事成為最引人熱議的話題。“什麼是戰争?”“為什麼要打仗?”“當地的小朋友會怎麼辦?”關于戰争,孩子充滿疑問。如何和孩子談論戰争,推薦幾部關于戰争的童書,幫助孩子認識世界。

《戰争來的那一天》

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認識戰争

2016年的春天,英國政府拒絕向3000名舉目無親的兒童難民提供避難所。幾乎在同一時間,作者尼古拉·戴維斯聽說了一個故事:一位兒童難民因為沒有她坐的椅子,而被學校拒之門外。基于這個故事,她創作了這首故事詩,起初發表在《衛報》的網站上,配有藝術家傑基·莫裡斯和彼得·霍拉塞克創作的一把空椅子的插圖。

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認識戰争

在随後的日子裡,成百上千人在網絡上釋出了空椅子的圖檔,表達他們對那些失去一切、無家可歸、無法接受教育的孩子們的支援。作者尼古拉·戴維斯以兒童難民的視角講述的故事,想提醒大家,善良具有巨大的力量,它能帶給我們美好未來的希望。

《安妮弗蘭克:密室裡的女孩》

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認識戰争

安妮·弗蘭克是一個生于德國法蘭克福的猶太女孩,是二戰猶太人大屠殺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曾于1999年入選《時代雜志》“20世紀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

安妮用13歲生日禮物日記本記錄下了她在二戰中的親身經曆,這本日記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滅絕猶太人的著名見證。

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認識戰争

安妮一家被捕後,日記被米普·吉斯發現并儲存下來,二戰之後的1952年再次出版為《安妮日記》,成為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圖書之一。

這本繪本講述了《安妮日記》誕生前的故事。從在德國長大到與全家人一起逃往荷蘭、在密室中躲避納粹多年,再到被納粹從密室帶走,講述了安妮這個平凡的小女孩是如何度過如此悲慘的短暫一生。這本書沒有涉及二戰大屠殺的可怕細節,用孩子能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現了一段黑暗曆史。在困境中勇敢堅強,對未來懷抱着希望,将一位少女的成長曆程娓娓道來,猶如一部圍繞戰争、家人、親情展開的少女沉思錄。

《阿蘭的戰争》

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認識戰争

作者埃曼努埃爾·吉貝爾(Emmanuel Guibert),在20世紀90年代“法國新漫畫”運動中崛起,成為少有的既受廣大讀者歡迎,又得到專家、評委青睐的漫畫家。1994年6月,他與美國退伍老兵阿蘭在街頭偶遇,二人一見如故。并耗時十四年,用水和中國墨畫出了這位老人的“二戰”回憶三部曲。

這本書不同于我們見慣的“二戰”題材的故事,也不同于我們既定印象中的普通“漫畫”:沒有浪漫,也沒有英雄;高度寫實,卻詩意盎然。它是一名普通士兵的“二戰心靈史”,是一部紀實且有詩意的水墨圖卷。

《戰地廚子和半個小兵》

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認識戰争

網友說,這是一部超越時代和年齡的揭露戰争荒誕的寓言。“一位廚藝精湛的戰地廚子,巴不得一直打仗,這樣他就會一直有工作。直到有一天,一個失去雙腿、名叫喬治的小男孩出現在他的廚房裡,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也改變了一切……”

荷蘭知名童書作家本尼·林德勞夫用一段帶着傳奇色彩的故事來讨論戰争這一話題,把戰争爆發和結束的荒誕性書寫得淋漓盡緻,既像一則關于人性的永恒寓言,又像一曲哀而不傷的歌,能令讀者冷靜客觀地看到戰争的本質,同時更加為戰争也無法碾碎的人性之光感動。

不同于其他表現戰争的作品對戰場的渲染和對情緒的煽動,這部小說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戰争中人的樣貌,表達利落、克制、直覺,冷峻中不乏幽默和溫情,讓讀者既為戰争的荒誕震驚,又不僅僅陷于悲傷或憤怒,能夠讓情緒得到纾解,進而獨立而理性地進行思考。

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認識戰争

作家許知遠的回報,“離奇的人物、荒誕的事件、架空的曆史,組成一座文字的迷宮。小兵喬治和廚子拖拖特之間非同尋常的友誼,穿越戰争的殘酷,回歸覺醒的良知與溫柔的人性。這本書會告訴孩子,戰争是冰冷、殘酷的,而人,即使外表粗暴肮髒,甚至殘疾破碎,内心都有着溫暖。”

《孩子們的守護者:雅努什科紮克的故事》

我們該如何讓孩子認識戰争

了解戰争,是為了珍惜和平。這是波蘭著名兒童教育家、作家雅努什·科紮克的傳記繪本。雅努什·科紮克因為生活在戰亂頻發的華沙,他目睹也經曆過艱辛與貧困。他自小的心願就是:守護貧困的孩子,改善他們的生活。

二戰爆發,他和孤兒院的孩子們一同被囚禁在猶太區,在那裡,他仍舊為孩子們的生活奔走,還寫下了著名的《猶太區日記》。科紮克和孩子們最終死在集中營。他一生緻力于保護兒童權利,深刻影響了世界各國。1989年聯合國頒布的《兒童權利公約》就是在他的理論影響下形成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