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生兒“怕冷”還是“怕熱”?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媽媽搞清楚

文|菁媽

新生兒“怕冷”還是“怕熱”?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媽媽搞清楚

在孕婦群裡有兩個南北媽媽因為一個問題争執了起來,這個問題就是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到底怕冷還是怕熱?

北方的妍妍說新生兒肯定是怕冷。妍妍還說起了一個真實的案例, 妍妍表哥的兒子在前幾年出生的時候,剛好已經沒有了供暖,但那段時間就特别冷,家裡面又沒有裝暖氣,是以隻能給孩子穿多點衣服。

但是孩子出生後第5天卻發現孩子哭鬧不願意喝奶,而且皮膚上面似乎還有腫塊,抱到醫院一看醫生說是新生兒硬腫症,在醫院裡面保暖了一段時間才好了過來……

去醫院的時候量體溫隻有34.8度,孩子的皮膚有18%的硬腫,醫生說屬于輕度,對孩子影響不大。

新生兒“怕冷”還是“怕熱”?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媽媽搞清楚

南方的可可卻說,孩子肯定是怕熱,就是因為你們都覺得孩子怕冷,給孩子捂上很多,反而會導緻孩子出現問題。

可可生活在廣東,前兩天他們小區也有一個孩子,因為捂得太多被送到了醫院。

這個孩子出生剛不到半個月,奶奶帶孩子就覺得孩子怕冷,要穿多一些,一層又一層,大人隻穿兩件衣服,這個孩子卻穿了四五件,還裹上一層抱被。

新生兒“怕冷”還是“怕熱”?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媽媽搞清楚

後來媽媽發現孩子口唇青紫,似乎呼吸也不太正常,趕緊送到醫院,醫生就說給孩子捂得太多了,已經出現捂熱綜合征了,是以新生兒肯定是怕熱。

妍妍和可可,因為孩子到底怕冷還是怕熱,這個問題在群裡面開始了熱切的讨論和争執。

我跟媽媽們說,你們不用吵了,新生兒既怕冷也怕熱!

新生兒“怕冷”還是“怕熱”?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媽媽搞清楚

新生兒甚至是小嬰兒,怕冷又怕熱,跟他的生理特點有關

★體溫調節中樞不成熟

我們大人的體溫調節中樞比較成熟,天氣熱的時候,我們身體會大量地出汗,天氣冷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發抖,在抖動的時候,其實我們的體溫會升高。

孩子的體溫調節不成熟,天冷的時候産熱能力差,天熱的時候散熱能力也差,是以怕冷又怕熱。

★體表面積相對體重過大

新生兒每千克體重體表面積要比成人多2.7倍,皮下脂肪比較少,皮膚又比較薄,寒冷的時候容易失溫。

天氣熱的時候散熱速度又不夠快。

新生兒“怕冷”還是“怕熱”?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媽媽搞清楚

★孩子軀體小,産熱散熱能力差,總液體量少

天氣冷的時候,孩子的産熱能力跟不上,沒辦法通過自己來調節體溫,天氣熱的時候,孩子的散熱能力又跟不上,很容易導緻體溫難以降下來。

★新生兒不會顫抖

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家裡面比較窮,是以衣服是很難穿得足夠暖和的,是以國小生們上學冷的時候,大家就一起跑一起跳,或者是不停地顫抖,顫抖之後,我們的身體就覺得沒那麼冷了。

新生兒缺乏寒顫反應,也就是顫抖全靠棕色脂肪代謝産熱,但身體的代償能力有限,是以更容易怕冷。

新生兒“怕冷”還是“怕熱”?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媽媽搞清楚

孩子怕冷又怕熱,家長懂得護理才不坑娃

●靠冷氣或者暖氣來調節室溫

孩子本身調節溫度的能力比較差,是以我們就要想辦法讓孩子所處的環境溫度更适宜一些,在夏天可以開冷氣,在冬天可以開暖氣。

無論是開冷氣還是暖氣,空氣中的濕度都會變得比較低,這時候要在室内放加濕器,或者放幾盆水,甚至是曬一些濕衣服。

因為孩子在過冷或者過熱的空氣中,也容易出現皮膚幹燥的情況,一定要注意保持濕度。

●學會判斷孩子冷了

孩子不想喝奶很煩躁,清醒的時候也無精打采,鼻尖和額頭皮膚有點發白,摸上去很涼,如果孩子手心腳心都是涼冰冰的,那說明孩子冷了,不僅要穿衣服,也要注意調節室溫。

新生兒“怕冷”還是“怕熱”?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媽媽搞清楚

●學會判斷孩子熱了

如果孩子手腳亂動,臉頰發紅,一摸似乎還有點潮熱,那說明孩子是熱了。

家有孩子一定要準備的一個工具就是溫濕度計,主要是觀測室内的溫度和濕度,孩子房間的溫度最好是18~25度,濕度是50%~60%, 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會更舒适。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