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人民而設計”,這群建築師用圖紙勾勒出上海美麗輪廓與宜居生活

“為人民而設計”,這群建築師用圖紙勾勒出上海美麗輪廓與宜居生活

從上海體育館到上賽場;從上海第一個勞工新村“曹楊新村”到漕溪高層住宅;從金融一條街到外灘風景線;從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上海科技館到上海天文館;從上海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到上海光源“鹦鹉螺”……一個個優秀的建築作品勾勒出了城市發展的動人輪廓,傳遞着上海的精神與魅力。

建築是可閱讀的,建築是有溫度的,是建築師們用心血和智慧點燃了它們的靈魂。這些地标性建築的背後,站着一個共同的名字:華建集團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上海院”)。昨天,《鑒初心·築民生》華建集團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企業文化紀錄片首映禮暨新書釋出儀式在上海圖書館東館舉行,并由此揭開上海院建院70周年的序章。

“為人民而設計”,這群建築師用圖紙勾勒出上海美麗輪廓與宜居生活

可以說,成立于1953年1月的上海院,同步見證了新中國的發展史,并以巨大的熱情投入到了改革開放的建設中去,留下了時代發展的印記。這部近半小時的紀錄片回望了上海城市建設曆程,探尋上海院與上海這座城市發展的緊密關聯,傳承設計師的工匠精神,彰顯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鑒初心·築民生》今天在紀實頻道播出。

“1962年我畢業進了民用設計院,建築大師陳植先生就對我說,我們是人民建築師,是為人民而設計的,這成為了我一生的志向與熱情所在。” 著名建築設計師邢同和是上海城市建設黃金四十年的見證者,也是深度參與者。

華山醫院是他剛進機關時,接到的第二個設計任務。“當時我缺少施工知識,自己要求上一個半月工地跟職工們一起生活,住在工棚裡,跟勞工們同吃同住。”邢同和說,經曆了這些才知道什麼是一個人民建築師,他應該想寫什麼、做些什麼。

“為人民而設計”,這群建築師用圖紙勾勒出上海美麗輪廓與宜居生活

從業60年,形同和所主持、負責設計的項目達300多項。上海博物館、外灘風景帶、上海龍華烈士陵園、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等設計均出自他手,從市中心到郊區,作品遍布上海。如今80多歲的邢同和,仍活躍在建築的舞台上。“上海之根在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靈魂了,海納百川,古今兼用,要保住這樣的一種風格。”

他每隔十年出版一套作品集,如今已到了第四套。“這兩本書裡包含了2009年至2021年,也就是我70多歲到80多歲這十來年主持設計的主要作品,其中三分之二在上海。”邢同和說,首映禮上,《邢同和原創草圖丨規劃集》《邢同和原創草圖丨建築集》和華建集團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首席總建築師陳國亮的《大醫小成》3本新書同時揭幕。

“為人民而設計”,這群建築師用圖紙勾勒出上海美麗輪廓與宜居生活
“為人民而設計”,這群建築師用圖紙勾勒出上海美麗輪廓與宜居生活

上海院參與并見證了上海城市發展從百廢待興到日新月異,承擔了一大批國計民生的工程。非典時期,上海院設計建造的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創造了僅用一年時間建成國際一流醫療中心的奇迹,為上海人民建起了一個健康的堡壘。

“為人民而設計”,這群建築師用圖紙勾勒出上海美麗輪廓與宜居生活

上海光源的誕生,奠定了上海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地位,今天,全球的科學家都到“鹦鹉螺”來做實驗。但它在建設中卻克服了相當多的技術阻礙。“很多國家的科學裝置對我們一些技術是有所保留的,這樣就不得不要讓我們這些科學家去走上一個自己原創,完全是一個探索的道路,” 上海院首席建築師陳國亮說。

“為人民而設計”,這群建築師用圖紙勾勒出上海美麗輪廓與宜居生活

上海天文館的主入口是一個大懸挑的鋼結構,總量達2000噸、跨度橫跨有61米、挑出部分可能有36米。“當時連主創設計師托馬斯都覺得很難實作,他已經主動提出來說,不行,就幹脆中間加根柱子算了。” 上海科技館副館長、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忻歌說。不過,上海院的李亞明總工程師态度很堅決,“這怎麼行!這個一定是可以解決的,”李亞明攻克這個難題。

“為人民而設計”,這群建築師用圖紙勾勒出上海美麗輪廓與宜居生活

70 年,從民用設計到工業設計,從建築設計到市政設計,從住宅設計到商業設計,從國内項目到援外項目,從自我研發到借鑒國外先進技術,一代代上海建築師通過堅持在實踐中學習沉澱、總結創新。

上海圖書館1996年建成,如今已經成為書香上海的重要象征,讓閱讀的美好品質走進千家萬戶。 “我們想讓這個圖書館反映出上海這座城市的氣質,細部決定成功,”資深總建築師唐玉恩說, “有的時候我們看,很簡潔的一個現代建築,但是你靠近它的時候就發現它的細部非常妥帖,也很精緻,實際上這是現代建築的精緻。”

“為人民而設計”,這群建築師用圖紙勾勒出上海美麗輪廓與宜居生活

“30年前,我們已經有大的700多座的報告廳,有展廳、大小不一的會議室、活動室,當時是唐老師和我們一起看到了圖書館的趨勢和未來。” 上海圖書館館長陳超說,上海圖書館(這棟建築),就是圖書館最重要的一個館藏。

“無論是金融、體育、文化、民用、醫療還是科技,建築,都與人民福祉息息相關,” 上海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姚軍說。

照片來自:紀錄片《鑒初心·築民生》

《邢同和原創草圖丨規劃集》《邢同和原創草圖丨建築集》

現場攝影

作者:童薇菁

編輯:姜方

責任編輯:王雪瑛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