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首家社群傳統文化傳承中心成立,就在——

上海首家社群傳統文化傳承中心成立,就在——

滬上首家傳統文化傳承中心——“北站傳統文化傳承中心”在靜安區北站藝術中心成立。2月26日,上海海派連環畫中心、魯庵印泥制作技藝傳習所、上海雲台書畫院、上海市靜安淮劇藝術家周筱芳流派促進中心、上海非遺文化月份牌年畫傳承所、源太極國術會館等代表與上海平劇院國家二級演員李春接受北站街道“聘書”,正式入駐北站,成立相關工作室;北站街道還聯合上海越劇院設立“上海越劇非物質文化傳習基地”,在社群集聚越劇人氣。

上海首家社群傳統文化傳承中心成立,就在——

北站街道是上海戲劇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基地,2021年被評為上海“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上海獨具海派曆史文化氛圍的文化地标。上世紀90年代初,北站街道就開始培育少兒平劇,形成了以少兒平劇為特色,集京、昆、滬、越、淮多個傳統劇種于一體的戲曲文化高地。

北站街道是長三角戲曲文化在上海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京昆滬越淮等戲曲藝術在北站有百年傳承。據考證,昆曲、越劇等傳統戲曲最早就是由北站登陸上海。2019年,北站街道分别與上海平劇院、上海昆劇團合作設立了“上海平劇院平劇傳習基地”“上海昆劇團昆曲傳習基地”,打造“北站戲曲文化節”文化品牌,連續舉辦“曲韻芳華——北站戲曲文化節”“北站國潮戲曲文化節”“百年風華 麒藝流芳——北站戲曲文化節”系列活動,為社群居民帶來精彩、多樣的戲曲演出與戲曲教育活動。其中,“素人訓練營”項目以體驗戲曲換裝、戲曲化妝,學習戲曲動作和唱腔為特色内容,用趣味形式推廣戲曲,成為廣受白領喜愛的品牌項目。活動現場,上海平劇院院長張帆、上海越劇院院長梁弘鈞等共同啟動2022年“素人訓練營”項目,今年,這一活動将容納更豐富的戲曲種類。

上海首家社群傳統文化傳承中心成立,就在——

越劇在北站有深厚的群衆基礎,北站街道越劇團成立已有十餘年,越劇愛越小站等戲曲文化機構先後在北站孵化成立。“上海越劇非物質文化傳習基地”在北站街道成立後,将進一步提升社群傳習傳統戲曲文化的力度。

上海首家社群傳統文化傳承中心成立,就在——

當天接受聘書的上海平劇院國家二級演員李春則是北站街道“京昆小生基地”項目特聘導師。在他的教授和指導下,衆多年輕白領學員從戲曲愛好者起步,深入戲曲園地一試身手。“小生基地”的學員們在揭牌儀式上帶來一出平劇折子戲,雖是初學平劇,但他們站上舞台有模有樣,赢得包括上海平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金錫華在内的藝術家肯定。

上海首家社群傳統文化傳承中心成立,就在——

北站街道蒙古路一帶,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是中國連環畫出版業發祥地,“連環畫”的稱謂從這裡開始出現并沿用至今。北站街道還與海派書畫大家吳昌碩有很深的淵源,吳昌碩在北站吉慶裡居住14年并故于此地。為充分挖掘北站曆史文化資源,北站街道在打響少兒平劇、吳昌碩海派文化、連環畫文化品牌等一批文化品牌的同時,推進傳統文化進社群、進樓宇、進商圈、進學校,弘揚傳統文化魅力。未來,北站街道将借助傳統文化傳承中心的力量,讓傳統文化與藝術紮根社群、深入社群,覆寫更多人群。

上海首家社群傳統文化傳承中心成立,就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