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海首家社区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成立,就在——

上海首家社区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成立,就在——

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在静安区北站艺术中心成立。2月26日,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所、上海云台书画院、上海市静安淮剧艺术家周筱芳流派促进中心、上海非遗文化月份牌年画传承所、源太极国术会馆等代表与上海京剧院国家二级演员李春接受北站街道“聘书”,正式入驻北站,成立相关工作室;北站街道还联合上海越剧院设立“上海越剧非物质文化传习基地”,在社区集聚越剧人气。

上海首家社区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成立,就在——

北站街道是上海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21年被评为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上海独具海派历史文化氛围的文化地标。上世纪90年代初,北站街道就开始培育少儿京剧,形成了以少儿京剧为特色,集京、昆、沪、越、淮多个传统剧种于一体的戏曲文化高地。

北站街道是长三角戏曲文化在上海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京昆沪越淮等戏曲艺术在北站有百年传承。据考证,昆曲、越剧等传统戏曲最早就是由北站登陆上海。2019年,北站街道分别与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合作设立了“上海京剧院京剧传习基地”“上海昆剧团昆曲传习基地”,打造“北站戏曲文化节”文化品牌,连续举办“曲韵芳华——北站戏曲文化节”“北站国潮戏曲文化节”“百年风华 麒艺流芳——北站戏曲文化节”系列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精彩、多样的戏曲演出与戏曲教育活动。其中,“素人训练营”项目以体验戏曲换装、戏曲化妆,学习戏曲动作和唱腔为特色内容,用趣味形式推广戏曲,成为广受白领喜爱的品牌项目。活动现场,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等共同启动2022年“素人训练营”项目,今年,这一活动将容纳更丰富的戏曲种类。

上海首家社区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成立,就在——

越剧在北站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北站街道越剧团成立已有十余年,越剧爱越小站等戏曲文化机构先后在北站孵化成立。“上海越剧非物质文化传习基地”在北站街道成立后,将进一步提升社区传习传统戏曲文化的力度。

上海首家社区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成立,就在——

当天接受聘书的上海京剧院国家二级演员李春则是北站街道“京昆小生基地”项目特聘导师。在他的教授和指导下,众多年轻白领学员从戏曲爱好者起步,深入戏曲园地一试身手。“小生基地”的学员们在揭牌仪式上带来一出京剧折子戏,虽是初学京剧,但他们站上舞台有模有样,赢得包括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金锡华在内的艺术家肯定。

上海首家社区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成立,就在——

北站街道蒙古路一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是中国连环画出版业发祥地,“连环画”的称谓从这里开始出现并沿用至今。北站街道还与海派书画大家吴昌硕有很深的渊源,吴昌硕在北站吉庆里居住14年并故于此地。为充分挖掘北站历史文化资源,北站街道在打响少儿京剧、吴昌硕海派文化、连环画文化品牌等一批文化品牌的同时,推进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楼宇、进商圈、进学校,弘扬传统文化魅力。未来,北站街道将借助传统文化传承中心的力量,让传统文化与艺术扎根社区、深入社区,覆盖更多人群。

上海首家社区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成立,就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