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統一文字前,六國文字真的差異大到無法互相辨識真相令人意外

我是棠棣,一枚曆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東方列國的文字,原來同秦文字都是從西周文字發展而成的,然而卻走了不同的途徑,以緻形體風格相去越來越遠。春秋前期,這裡的文字與西周晚期相同,例如晉姜鼎,很難從字型判斷是周室東遷以後的作品。到春秋中期,文字的筆劃漸趨于首尾粗細如一,形成由線條構成的勁健規整的字型,如曾伯的銘文,就反映了這種引人注目的轉變。

一、西周春秋時期文字

西周春秋文字的資料主要是金文。

西周是金文的全盛時期。當時的貴族流行把值得紀念的事情如冊命、賞賜、榮寵、戰功、婚嫁、祭典、訴訟、追孝等寫成文字鑄在銅器上,“子子孫孫永寶用之”,是以這一個時期不僅有銘的銅器特别多,而月銘文的篇幅也很長,幾百字的銘文習見。其著名者像《大盂鼎》、《小盂鼎》、《牆盤》、《散氏盤》《毛公鼎》,幾乎每篇都可以和《尚書》的篇章媲美。

秦統一文字前,六國文字真的差異大到無法互相辨識真相令人意外

西周初期的金文,幾乎是完全沿襲商代晚期金文的作風,方折筆畫較多,書體亦雄健而峻峭。康王、昭王、穆王時期,字形漸趨整齊方正。周代後期恭王、懿王以後,金文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這個變化的主要趨勢,一是商和周初以來金文方形、圓形的肥筆漸漸為均勻的線條所代替,二是金文原來曲折象形的線條多被拉平,某些原來不連貫的筆劃也被連成一筆。

這種文字形體的重要變化,有的學者謂之為線條化和平直化。

金文形體線條化、平直化的結果,文字的體勢、排列都較以前整齊而均勻。原來象形程度很高的漢字象形程度降低了,符号性增強了,書寫友善了。傳統文字學史上傳說的周宣王太史籀作“籀文”,大概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整理的一種更規整的文字字型。

秦統一文字前,六國文字真的差異大到無法互相辨識真相令人意外

春秋初期,諸侯各國大體上都沿襲周代晚期的文字作風,跟周晚期的金文沒有什麼顯著的差别。隻是長篇的銘文減少了,内容也多為“行器”、“媵器”之類。中期以後,各國的文字雖然在字形結構上還大體相似,但書寫風格已明顯表現出不同的區域作風。這種各有差别的區域作風,基本上可以分為秦、周、晉、齊、魯、楚、徐、吳、越等幾個區域。這些區域中,除了秦,其餘各地區的文字都漸趨抛棄周代金文的莊重典雅而向流麗清新的方向發展。

春秋中後期,東方的齊和南方的楚、徐、吳、越等特别流行一種狹長而故作宛轉屈曲的字型,尤其是江南的吳越,有時甚至加上鳥形和蟲形的圖案以為裝飾,這就是後世所謂的“鳥篆”和“蟲書”。這種“鳥篆”或“蟲書”,美術化的傾向很濃,跟古代文字因象形而屈曲不是一回事,是以特别難認。不過,由于它是一種特殊美化的字型,主要用于兵器等的署名或裝飾,對日常文字的使用影響不大。

西周春秋重要的文字材料還有“周原甲骨”和“侯馬盟書”。

秦統一文字前,六國文字真的差異大到無法互相辨識真相令人意外

“周原甲骨”出于周中心地區的“周原”即今陝西岐山、扶風一帶,内容是周王室滅商前後的占蔔記錄,其字型接近殷墟蔔辭,隻是字形太小,和殷墟蔔辭的風格不同。

“侯馬盟書”發現于山西侯馬東周晉國都城新田遺址,系春秋晚期晉國貴族的盟誓之辭。盟辭多用毛筆寫在玉片、石片上,絕大部分是朱書,小部分是墨書,字型跟戰國文字接近。河南溫縣近年也發現了很多與此性質相近的盟書,多為墨書。此地三四十年代也發現過這種盟書,當時稱“沁陽玉簡”,因為當時出土盟書的西張計村屬沁陽。“玉簡”是以記錄文字的資料命名。

二、戰國六國文字

六國系文字指戰國時期秦以外的東方六國的文字。

春秋、戰國之交,中國社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春秋以前,宗法貴族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壟斷,造成了“學在官府”的局面。戰國以後,随着政治、經濟、軍事的變化,學術文化沖破了舊的束縛而勃興,“百家争鳴”,文字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使用文字的人越來越多,這也就使文字越來越向簡便、實用和易于書寫的方向發展,使文字出現了劇烈變革的局面。

秦統一文字前,六國文字真的差異大到無法互相辨識真相令人意外

春秋戰國各主要國家之中,秦國由于地處宗周故地,接受西周文化的影響較多,而且由于地居西偏,文化的發展遠不如東方六國那樣迅速、劇烈。是以,随着戰國時期文化的變革,戰國文字逐漸分化成了兩個系統。

一個系統是西方的秦系文字,它在形體上還基本保持着西周晚期的文字作風;一個系統是東方六國的文字,形體、作風呈現出和西周、春秋文字大相差異的形勢。

六國文字的資料非常豐富。這一時期發現的實物資料有金文(戰國金文多刻銘,内容多是“物勒工名”)、陶文、玺印文字(包括封泥)、貨币文字、帛書和竹簡,除此之外,《說文解字》、《三體石經》等書籍、殘石也保留了一些戰國時人用六國文字寫的經書文字,即傳統文字學上經常說的“古文”。

大陸古代發現的戰國時代的簡冊文字比較多,其著名者像漢初發現的孔子壁中書(包括《尚書》《春秋左氏傳》等)、西晉汲郡(今河南汲縣)戰國魏基發現的《竹書紀年》《穆天子傳》等,都是在曆史上很有影響的重要文獻。

《說文解字》中的“古文”,即是孔子壁中書一類文字的記錄,是以從實際上說它也是一種竹簡文字,隻不過由于它發現較早,經過反複傳抄,字形上可能已有相當的錯訛。和西周春秋文字比較,六國系文字有下列顯著的特點:

1、簡體字盛行。

如:

簡體字是一種有别于“正體”的形體簡省的“俗體”字。由于文字使用越來越頻繁,使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泛,文字就不得不向簡省化的方向發展。六國文字的簡省化,除了結構和筆劃的減省,筆勢亦較西周春秋文字趨向平直,這也是文字減省的一個步驟。

六國文字也有一些較前繁化的現象。像原先較簡易的平字寫作坪,不過這不是當時文字趨向的主流。

秦統一文字前,六國文字真的差異大到無法互相辨識真相令人意外

2.由于當時各國文字簡省、變化的程度、風格不同,地域特點比較突出,“文字異形”的情況比較嚴重。

所謂“文字異形”,是說六國文字不但跟秦系文字差别很大,六國之間彼此的文字面貌也有很大差别。例如:

秦統一文字前,六國文字真的差異大到無法互相辨識真相令人意外

除此之外,同一個文字,不同的國家,所用的偏旁也往往有很大差異。例如“庖廚”的“廚”字,秦國作廚,從“廠”聲;楚國作“脰”,從“肉”“豆”聲;三晉作(廠朱),從“肉”或“廠",“朱”聲。“門戶”的“門”字,齊國假“聞”為之,燕國、中山假“闵”代之。這些情況,都反映出戰國時期地域性文字差别的情況。

六國文字的大力簡省形體和地域差别造成的“文字異形”,使戰國文字的面貌和西周春秋文字差别很大,呈現出一派紛亂複雜的局面。這種紛亂局面的形成,跟“諸侯力政,不統于王”有關,也跟文字越來越追求實用性、簡易性有關。戰國文字使用的範圍極廣,很多文字出于下層人民之手(像戰國金文多為工匠所刻,陶文亦多為手工工匠刻制的印記),草率省簡以為常,不大講究刻意求精,由是,“俗體”文字就得到了大力的發展,“正體”文字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我們平常覺得六國文字非常難認,就是因為它和“正體”文字差距太大的緣故。

當然,我們說“文字異形”,并不是說戰國時期每一個文字各國都有差别,也不是說各個國家的文字沒有互相影響的一面,而是說這一個時期文字因地而異的情況十分嚴重。實際上,秦始皇統一文字,隻是“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廢除異體字,并不是廢除六國文字。是以,六國文字雖然與西周春秋文字幾有面目全非之感,但從總體的情況上看,它仍是漢字曲折發展的時期,對此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确的認識。

三、秦國文字

秦系文字指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和秦代的小篆。

秦統一文字前,六國文字真的差異大到無法互相辨識真相令人意外

這個體系的文字資料,實物資料主要有石刻文字(像《石鼓文》、《詛楚文》,秦峰山、泰山、瑯玡刻石等)、金文(主要是兵器、權量、虎符等器物上的刻銘)、玺印、封泥、陶文(陶器和磚、瓦等器物上印制或刻制的文字)、漆器文字(烙印或刻劃在漆器上的文字)、竹簡(近些年秦簡發現很多,像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等)、帛書(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基出土大批帛書,其中至少有,部分是秦的抄本)等。

書籍文獻資料,則主要有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收集了九千多個小篆字,是目前所見最系統的秦系文字資料,盡管其中的形體已有一些訛誤和篡改。

秦系文字,從春秋到戰國,基本上都沿襲了西周後期文字的作風。其變化的特點,主要是表現在字形規整均勻的程度不斷提高上。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和西周晚期的文字比較,其勻稱規整的變化是比較清楚的。有時為了追求字形的規整勻稱,原來平直的筆劃可以變得彎曲,原來彎曲的筆劃變得平直。如:

秦統一文字前,六國文字真的差異大到無法互相辨識真相令人意外

這樣變化的結果,文字變得相當圓轉、均齊而象形程度較低。這種圓轉、均齊的文字書體,過去文字學史上稱為“篆書"《說文》:“篆,引書也”。“引”就是引申、拖長。當時文字用毛筆書寫,為了把文字寫得圓轉、勻稱,筆劃要一筆一筆引長拉寫,以求其形體完鑒,故名曰“篆”。“篆”漢以後有大、小篆之分。“大篆”指春秋戰國間的秦國文字,如石鼓文、《秦公鐘》之類;“小篆”指秦統一中國後用以統一文字的标準篆體。

小篆和大篆比較,一、文字的線條更趨于平直、結構布局更顯得勻稱有緻:二、一部分字形又進行了明顯的簡化,原來大篆的文字有的部分被簡省,有的用筆劃少的偏旁代替了複雜的偏旁。

不難看出,從“大篆”到“小篆”,這是漢字适應社會需要進一步簡省化的結果。秦始皇以“小篆”統一六國文字,亦正是符合了文字發展的總趨勢。

關于秦始皇用小篆統一文字,《史記》等書有如下的記載:“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等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颉篇》,中書府令趙高作《爰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這是值得推避的。照《史記》的說法,秦統一文字好像是從李斯等作三倉開始的,而且秦用來統一文字的小篆,也是李斯等據“史籀大篆”省改所創,前此并不曾有過。這并不符合事實。考古資料證明:“小篆”字型戰國末年已經形成,而且也并不是由“籀文”省改的。秦孝公時的《商鞅量》,秦昭王時的《丞相觸戈》、《詛楚文》有的文字已是小篆形體。著名的《新郪虎符》《杜虎符》,都是秦始皇稱皇帝以前所鑄,然而它上面的文字已是典型的小篆。

秦統一文字前,六國文字真的差異大到無法互相辨識真相令人意外

凡此都說明,“小篆”是秦國文字在戰國時代逐漸演變而成的,它跟統一以前的秦國文字并沒有截然分明的界限。秦始皇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已經在新占領區進行過“書同文”的工作,統一六國後李斯等作三倉标準文字以作為統一文字的範本,其主要工作是順應秦國文字的發展趨勢進行整理和統一,以利推行,并不是說他們創造了小篆。

當然,不管是怎樣一種情況,秦始皇統一文字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秦始皇以小篆統一文字,結束了“文字異形”的紛亂局面,也使古文字異體字衆多的情況有了相當大的改變。從商到秦統一以前,文字的結構随意性很大,形體參差不齊,筆劃粗細不一。

秦以平勻曲線和直線構成的規整小篆代替了過去參差不齊的文字,一般一個字隻規定一種比較簡易的寫法,偏旁的部位固定,這就使沿革演變了近兩千年的古文字實作了空前的大範圍的統一,成為古文字最進步也是最後的一個階段。

秦統一文字前,六國文字真的差異大到無法互相辨識真相令人意外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曆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複。

#戰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