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西園的模型曾被送往北京全國博覽會展出并榮獲最高獎,慈禧太後贊稱“西園乃嶺南園林一絕”。而這滿載美譽的園林主人卻鮮為人知,他便是清末愛國實業家——肖欽。他在潮陽設立義渡,疏浚護城河,友善潮陽、普甯、惠來等縣與汕頭間的客貨運輸,還捐巨資助修黃河大堤,為造福地方百姓盡其所能。

壘石為山山上台,池亭窈窕畫圖開。
江山漫說潮陽好,隻為西園也合來。
—— 丘逢甲
這是丘逢甲在潮陽西園所題詩作三十八首之一。不光丘逢甲,康有為、林伯虔、夏同和、林佐熙等先後來到這一園林題詠,留下一批詩文。是怎樣的一座園林,竟得名士如此青睐?這便是出自嶺南著名建築師肖眉仙之手,營建于清光緒年間的西園。
1908年,西園的模型被送往北京全國博覽會展出并榮獲最高獎,慈禧太後在親臨觀看後,贊稱“西園乃嶺南園林一絕”。而這滿載美譽的園林主人卻鮮為人知,他便是清末愛國實業家肖欽。
肖欽,1857年出生在潮陽縣城的一戶貧民家裡。15歲時,為了維持生計,他便到縣城碼頭擺地攤開始小販生涯。就這樣幾年之後,轉而向一位老木匠學習木工手藝。肖欽自幼聰慧,心靈手巧,不用多長時間便學得一身好手藝,由于他手藝高超,做工精細,登門訂做各種家具和工藝品的顧客日益增多。紅火的生意為他積攢下一筆資金。不滿現狀的他決定前往汕頭開木器店,尋求更多發展機遇。
開埠不久的汕頭,外國人不斷湧入,從事貿易等活動,造房定居不可避免。初到的肖欽承建了一位英國商人土木結構的“番仔樓”。嚴謹的英國商人十分挑剔,整樓建成兩次都不能令其滿意。這時的肖欽已賠進血本,再無力繼續,隻得在親友的資助下重新返工。經過第三次重建,樓房終獲主人滿意。這位英商見肖欽為人誠實,恪守信譽,看重他老實厚道的本性,于是聘他為洋行買辦,經手生意。正是洋行買辦的經曆,給了他熟悉商業往來的機會,不久之後,肖欽自立門戶,依靠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卓越的經營才能,出口各種土特産品,進口各色洋貨,創辦捷盛營造廠,成為潮陽最早的買辦資本家。據史料記載,他在“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斥資五萬,購置客輪八艘,成立汕潮揭輪船公司,經營客貨運輸于汕頭與潮陽、揭陽間。又與族人合資,開設汕頭、揭陽怡和莊銀号,發行鈔票;開辦船務行、華資卷煙廠、榨油廠等。後又獨資20萬,購得汕頭基督教浸信會禮拜堂左右海灘地,續建至安、怡安、阜安、鎮邦等街道下段直至海墘内街的樓房、倉庫等,成為汕頭有名的房地産開發商。”
成為富甲一方的實業家後,肖欽仍不忘熱心公益事業。1888年,他捐資與澄海商賈同建同慶善堂,在潮陽設立義渡,疏浚護城河,友善潮陽、普甯、惠來等縣與汕頭間的客貨運輸,還捐巨資助修黃河大堤,為造福地方百姓盡其所能。
惋惜的是,在他凝聚心血建造的西園榮獲北京全國博覽會展最高獎的同一年,時年僅52歲的肖欽便與世長辭。他的後人建樹頗豐,長子肖永聲在1906年被推選為汕頭總商會首任總理,與黃玉锵共同集資于烏橋創辦汕頭第一座自來水廠,可以說是汕頭自來水業的創始人之一。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