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西园的模型曾被送往北京全国博览会展出并荣获最高奖,慈禧太后赞称“西园乃岭南园林一绝”。而这满载美誉的园林主人却鲜为人知,他便是清末爱国实业家——肖钦。他在潮阳设立义渡,疏浚护城河,方便潮阳、普宁、惠来等县与汕头间的客货运输,还捐巨资助修黄河大堤,为造福地方百姓尽其所能。

垒石为山山上台,池亭窈窕画图开。
江山漫说潮阳好,只为西园也合来。
—— 丘逢甲
这是丘逢甲在潮阳西园所题诗作三十八首之一。不光丘逢甲,康有为、林伯虔、夏同和、林佐熙等先后来到这一园林题咏,留下一批诗文。是怎样的一座园林,竟得名士如此青睐?这便是出自岭南著名建筑师肖眉仙之手,营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西园。
1908年,西园的模型被送往北京全国博览会展出并荣获最高奖,慈禧太后在亲临观看后,赞称“西园乃岭南园林一绝”。而这满载美誉的园林主人却鲜为人知,他便是清末爱国实业家肖钦。
肖钦,1857年出生在潮阳县城的一户贫民家里。15岁时,为了维持生计,他便到县城码头摆地摊开始小贩生涯。就这样几年之后,转而向一位老木匠学习木工手艺。肖钦自幼聪慧,心灵手巧,不用多长时间便学得一身好手艺,由于他手艺高超,做工精细,登门订做各种家具和工艺品的顾客日益增多。红火的生意为他积攒下一笔资金。不满现状的他决定前往汕头开木器店,寻求更多发展机遇。
开埠不久的汕头,外国人不断涌入,从事贸易等活动,造房定居不可避免。初到的肖钦承建了一位英国商人土木结构的“番仔楼”。严谨的英国商人十分挑剔,整楼建成两次都不能令其满意。这时的肖钦已赔进血本,再无力继续,只得在亲友的资助下重新返工。经过第三次重建,楼房终获主人满意。这位英商见肖钦为人诚实,恪守信誉,看重他老实厚道的本性,于是聘他为洋行买办,经手生意。正是洋行买办的经历,给了他熟悉商业往来的机会,不久之后,肖钦自立门户,依靠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卓越的经营才能,出口各种土特产品,进口各色洋货,创办捷盛营造厂,成为潮阳最早的买办资本家。据史料记载,他在“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斥资五万,购置客轮八艘,成立汕潮揭轮船公司,经营客货运输于汕头与潮阳、揭阳间。又与族人合资,开设汕头、揭阳怡和庄银号,发行钞票;开办船务行、华资卷烟厂、榨油厂等。后又独资20万,购得汕头基督教浸信会礼拜堂左右海滩地,续建至安、怡安、阜安、镇邦等街道下段直至海墘内街的楼房、仓库等,成为汕头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商。”
成为富甲一方的实业家后,肖钦仍不忘热心公益事业。1888年,他捐资与澄海商贾同建同庆善堂,在潮阳设立义渡,疏浚护城河,方便潮阳、普宁、惠来等县与汕头间的客货运输,还捐巨资助修黄河大堤,为造福地方百姓尽其所能。
惋惜的是,在他凝聚心血建造的西园荣获北京全国博览会展最高奖的同一年,时年仅52岁的肖钦便与世长辞。他的后人建树颇丰,长子肖永声在1906年被推选为汕头总商会首任总理,与黄玉锵共同集资于乌桥创办汕头第一座自来水厂,可以说是汕头自来水业的创始人之一。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