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時評|快時代裡的“慢美學”,二十四節氣藏着中國智慧

文化時評|快時代裡的“慢美學”,二十四節氣藏着中國智慧

中國節氣文化在海外“圈粉”。圖為《這就是二十四節氣》英文版和《二十四節氣茶事》。 制圖:馮曉瑜

走過立春的“萬物起始”、雨水的“草木萌動”,“輕雷隐隐”的驚蟄即将而至。伴随着春的氣息升溫,海内外圖書市場對二十四節氣的關注也水漲船高,一批集中面世的出版物從多個次元解讀節氣裡蘊含的中國智慧。

從首次用中國抽象繪畫诠釋的《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到結合氣象知識、古詩詞的《氣象中的二十四節氣》《詩歌裡的二十四節氣》,再到融入茶文化、非遺文化的《二十四節氣茶事》《草木染:與二十四節氣對話》等,多部新著深入闡述節氣這一古老體系的當代價值。其中,《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等本土原創繪本在國内熱銷的同時,還輸出多個外語版本,持續在海外“圈粉”。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是天文觀,是以黃河流域為依據的地理觀,是季節與氣候的時間觀,又是農業生産、農業文明觀,更是中國人的生命觀,是自然觀,是世界觀,是宇宙觀,是自古彌留的鄉愁鄉情,是對于神州大地的贊美與親近,是對各種生命現象的關注、興味、好奇、想象與富有好生之德的價值觀。”恰如作家王蒙在新書《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推薦序中所說,中華文化講究天人合一、師法造化、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節氣“所蘊含的宇宙觀、生命觀非常了不起,具有現代性乃至後現代性,放在今天以及未來,放在全球,都是很有意義的”。

傾聽大地的耳語,“老樹”抽出時代文化“新枝”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是大陸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能準确反映自然節律變化,2016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目錄。這不僅是一套關于時令、氣候、物候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更是屬于中國人的時間哲學,蘊含着古人對自然、天地、歲月的思悟。

如何去繼承和發揚這份遺産?打磨達十年之久,由徐立京、徐冬冬創作的《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以140餘幅中國抽象繪畫作品、近80篇文字,創新性描繪了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宏大精微的奇妙體系,挖掘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能量,賦予其生命美學的新闡釋。業内評價,全書用國際化繪畫語言诠釋中國文化與中國智慧,“老樹”抽出時代文化“新枝”。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哲思與詩意,曆經千年歲月依舊生動鮮活。

當你在春分日仰望北鬥七星、夏至日看到影長的變化,是否也和古人一樣聽懂了它們的訴說?節氣年複一年的四時輪轉,也是人類悲欣生息的生命曆程。二十四節氣,就是大自然母親說給我們的語言。作家王寒用《大地的耳語》形容二十四節氣,她在書中将節氣與江南文化、古詩詞融合。古人真切地感受四季變化,留下衆多詩句。比如,春的萌動裡,既有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也有唐代韋應物《觀田家》“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種子等着下地,春牛等着犁铧,一年之計在于春,意味無窮。

“節氣交代了祖先的生存經驗,反映了寒來暑往的氣候變化。曾經大到國家社稷,小到柴米油鹽,樁樁件件,都跟二十四節氣和時令相關。從這套農耕文明時代留存下來的體系當中,可以看見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感受中國人怎樣飲食起居,耕種勞作,為人處世,齊家治國。”前不久的上海行知讀書會上,作家王萌萌談到,向祖先學習二十四節氣,或可讓尋常生活更加有趣,讓有限的生命曆程體驗更加豐盈。

節氣衍生出的博物學複興,浸潤更多都市人心靈

在科技日新月異、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總有人抱怨似乎失去了欣賞自然之美的時間和心境。孔子說過“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從二十四節氣衍生出來的博物學在公衆層面的複興,彰顯了快時代裡的“慢美學”,正浸潤着更多都市人的心靈。古老而神奇的節氣文化,也在海外走俏,TikTok上有海外網友跟着二十四節氣科普視訊,學會了中國習俗,并留言點贊。

以《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為例,這套自然科普圖畫書以黃河中下遊地區一個小村落為例,分《春》《夏》《秋》《冬》4卷,每卷6個節氣,每個節氣甄選出适合讀誦記憶的節氣詩詞和諺語。小讀者們既可以跟随主角牙牙的腳步,去看看何時種豆子,何時收麥子,何時摘西瓜,參照知識版塊圖文示範,嘗試手工技藝、傳統遊戲,從中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發掘農耕文明留下的寶貴财富。除了英文版,《這就是二十四節氣》還走進俄羅斯、羅馬尼亞,即将通過阿聯酋紮耶德大學孔子學院與當地讀者見面。光是在阿爾巴尼亞各類線下書展、圖書館、校園推廣中,新奇的二十四節氣,輔以有趣的自然物候知識、與衆不同的中國民俗文化,吸引了一波波“歪果仁”。

故宮博物院、觀複博物館等文博機構也推出節氣讀本,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曆史通識繪本《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陸續推出韓語版、意大利語版、僧伽羅語版,并在審校出版英文版、阿拉伯語版、土耳其語版、印地語版等。全球小讀者順着二十四節氣的線索,看到禦花園從繁花盛開到銀裝素裹,金水河從潺潺流淌到冰封當機,古代建築、曆史文物、節氣物候的知識彼此交織,徐徐展開大美東方畫卷。

作者:許旸

編輯:範菁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