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MJ千萬人研究:體重指數高和腰粗要當心!增加2型糖尿病風險

▎藥明康德内容團隊編輯

研究表明,肥胖人群(定義為體重指數≥30)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成人的7倍。但全身肥胖和中心性肥胖與2型糖尿病之間關聯程度如何,全面的流行病學證據總結并不多。

近日,來自伊朗德黑蘭醫科大學的團隊,全面回顧了體重、腰圍和脂肪測量值以及這些測量值的不同比例與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系,研究成果在《英國醫學雜志》(The BMJ)發表。

截圖來源:BMJ

通過全面檢索、篩選後,共216項研究納入分析,這些研究都是在普通成年人群中開展的、分析全身或中心性肥胖和體脂含量與2型糖尿病風險關聯的隊列研究,并排除了基線時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其中190項(88%)是前瞻性研究,26項(12%)是回顧性隊列研究,共包括了近2600萬人的資料,其中有超過231萬人患有2型糖尿病。所有納入的研究都是1991年至2021年5月1日期間發表的原始研究。

體重指數

對182項隊列研究(覆寫約585.6萬人,其中超過22.8萬患有2型糖尿病)的分析結果顯示,體重指數每增加5個機關,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就會增加72%(相對風險1.72,95%可信區間1.65-1.81,I2=99%)。

腰圍

對78項隊列研究(覆寫約2146萬人資料,其中超過200萬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析結果顯示,腰圍每增加10厘米,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增加61%(相對風險1.61,95%可信區間1.52-1.70,I2=99%)。

腰臀比

對34項隊列研究(覆寫約93萬人資料(其中4.7萬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析結果顯示,腰臀比每增加0.1個機關,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就會增加63%(相對風險1.63,95%可信區間1.50-1.78,I2=99%)。

腰高比

對25項隊列研究(覆寫約21萬人資料,其中1.2萬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析結果顯示,腰圍與身高比每增加0.1個機關,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就會增加73%(相對風險1.73,95%可信區間1.51-1.98,I2=97%,n=25)。

BMJ千萬人研究:體重指數高和腰粗要當心!增加2型糖尿病風險

圖檔來源:123RF

内髒脂肪指數

對9項隊列研究的分析顯示,内髒脂肪指數每增加1個機關,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就會增加42%(相對風險1.42,95%可信區間1.27-1.58,I2=84%)。

體脂率

對6項隊列研究(覆寫4.4萬人,其中2558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析顯示,體脂率增加10%,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就近乎翻倍(相對風險為2.05,95%置信區間1.41至2.98,I2=91%)。

體型指數

對5項隊列研究(覆寫48萬人,其中2.6萬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析結果顯示,體型指數每增加0.005個機關,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9%(相對風險1.09,95%可信區間1.05-1.13,I2=71%)。

BMJ千萬人研究:體重指數高和腰粗要當心!增加2型糖尿病風險

身體肥胖指數

身體肥胖指數綜合身高及臀圍來估算身體脂肪量。對4項隊列(覆寫60790名參與者,其中3576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析顯示,身體肥胖指數每增加10%的相對風險為2.55(95%可信區間1.59-4.10,I2=98%)。

臀圍

對14項隊列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臀圍每增加10cm時,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11%。

小結

分析進一步顯示,體重指數與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存在很強的線性正相關關系。在所有地區和族裔人群中都發現了相似的正相關關系。中心性肥胖指數也與2型糖尿病風險呈正相關關系,這種關聯獨立于全身肥胖的影響。盡管研究數量較少,但總脂肪量和内髒脂肪量也存線上性或單調正相關。

研究結果表明,體重指數越高,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越高。除全身肥胖之外,較大的腰圍與2型糖尿病的風險呈強線性相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