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間蒸發算了!”爆款舞劇《隻此青綠》4月回歸上海大劇院,開票前,總經理張笑丁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求票電話絡繹不絕,面對這份甜蜜的煩惱,張笑丁直喊“搪不牢”,“可能熬到4月演出結束,日子才能好過一點。”
2月24日下午,4場《隻此青綠》開票,瞬間被秒光,“大家對‘青綠’的熱情很像當年‘電波’剛出來,‘電波’終于有競品了。‘青綠’的後勁很足,大家的熱情還會持續很長時間。”張笑丁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上海大劇院已經在聯系和商談《隻此青綠》5月的加演,目前5月1日的2場演出基本可以确定。

《隻此青綠》
《隻此青綠》引發搶購潮的同時,上海大劇院對外釋出了2022春夏演出季,公布3月至8月節目詳情。結合疫情給演藝行業帶來的變數,把握科學精準防控常态化的定數,上海大劇院主動策劃、積極落實,超過60台200場的演出和藝術教育活動即将出爐。
“受疫情影響,上海大劇院的演出場次、演出收入在2020年有一定下滑,如今雙雙回到2019年以前的狀态,高飽和,演出體量很滿。”張笑丁興奮地說。
與此同時,上海大劇院的創制中心浮出水面,将在自有劇目、原創作品的創制方面投入更多力量。上海大劇院“大西楊”計劃也已成型——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上海大劇院,位于楊浦、今春3月開幕的YOUNG劇場,位于徐彙濱江、2023年秋開幕的上海西岸大劇院,将在統合演藝資源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營運,這也是上海大劇院輸出劇院營運管理服務開拓的新版圖。
上海大劇院2022春夏演出季
打造三部新作,創制中心浮出水面
“首演首秀”單元,上海大劇院以不同身份參與打造了三部作品——昆曲《牡丹亭》、音樂劇《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文版、舞台劇《弗蘭肯斯坦》中文版,均為東西方經典文學著作在中國舞台的當代演繹。
由上海大劇院創制中心出品的昆曲《牡丹亭》8月首演,将回溯湯顯祖原著中極富現代性的戲劇結構,演繹柳夢梅和杜麗娘以“至情”沖破“生死夢中”的循環。該劇邀請羅周擔任劇本整理改編、馬俊豐擔任導演,兩位“梅花獎”得主張軍、單雯飾演男女主角。
由上海大劇院創制中心出品、攜手南韓版主創打造的音樂劇《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文版6月至7月首演。這部音樂劇堪稱南韓大學路最火爆的演出之一,中文版的消息發出後,在不同圈層受到矚目,“全男班”演員陣容将在近期公布。
由上海大劇院創制中心聯合出品、中英兩國團隊打造的舞台劇《弗蘭肯斯坦》中文版5月首演。10年前,作為上海大劇院引進的第一部高清戲劇,“卷福”和約翰·李·米勒主演的《弗蘭肯斯坦》登陸上海,引發觀影狂潮。新版裡,環球莎士比亞劇院前任藝術總監多米尼克·德羅姆古爾會從英國遠赴中國導戲,中國舞蹈家王亞彬也将參與創作。兩組卡司即将公布,演員将和原版一樣互換身份演出。
随着三部新作推出,上海大劇院創制中心的身份也浮出水面。
過去二十多年,上海大劇院誕生了衆多“大劇院版”舞台作品,已有不少出品和制作的經驗,“我們不能隻有引進演出,對自有劇目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未來希望推出更多商業戲劇作品。”張笑丁說,聽聞上海大劇院成立創制中心,大家紛紛找上門合作,劇院目前正在和大麥進行音樂劇的孵化計劃,将在未來兩年陸續孵化5部音樂劇。
“首演首秀”單元中全國首演的劇目還有:根據紫金陳同名小說改編的心理懸疑劇《壞小孩》,開心麻花打造的莎士比亞話劇《威尼斯商人》,根據王爾德唯一長篇小說改編的音樂劇《道林·格雷的畫像》。“首演首秀”單元中上海首演的劇目還有:于謙領銜主演的相聲劇《依然美麗》,譚盾作曲和指揮、易立明執導的歌劇《茶·魂之鏡》。
好戲為什麼紛紛飛來上海大劇院首演?張笑丁認為,上海是檢驗好作品的碼頭,“一部戲在上海的口碑出來了,去其他地方演出會更輕松。上海觀衆的視野已經打開,是國内最識貨的。不用靠流量明星,隻要戲好,他們就會被吸引,甘當‘自來水’幫忙宣傳。”
《茶·魂之鏡》
多部爆款回歸,高人氣演出争相彙聚
除了是全國首演、上海首演的集散地,上海大劇院也是多部爆款作品、人氣作品争相回歸的演出場所。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的回歸備受矚目。該劇去年在上海大劇院連演4場,發酵出超高口碑,因買不到票,很多上海觀衆開始追全國巡演。登上央視虎年春晚後,《隻此青綠》成了舉國關注的爆款,坊間呼籲上海大劇院再度引進的聲音從未停歇。近日,上海大劇院官宣了4月28日-30日回歸的消息,啟動售票後再次被秒光。
中文版音樂劇《浮士德》去年在上海大劇院全國首秀,連演10場,在熱衷重金屬、電子樂、搖滾、硬核音樂的年輕觀衆裡受到追捧。今年2月,《搖滾浮士德》再度回歸,連演9場,邀請到人氣演員宗俊濤加盟飾演浮士德。
中文原創音樂劇《人間失格》去年在上海大劇院全國首演,連演12場。該劇将日本作家太宰治及其筆下人物大庭葉藏搬上舞台,由中美英日四國藝術家加盟創制,将于7月回到上海大劇院,白舉綱、劉令飛等首演原卡同步回歸。
百老彙音樂劇《我,堂吉诃德》中文版四年前曾來上海大劇院。首演十周年之際,《我,堂吉诃德》将于3月回歸,上演紀念更新之作,演員劉陽、祝頌皓輪流飾演堂吉诃德、塞萬提斯。
長期“駐紮”在上海大劇院的孟京輝作品也将和觀衆繼續見面,《兩隻狗的生活意見》《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戀愛的犀牛》将于2月至4月先後上演。
上海大劇院去年推出的“隐藏系列”,以風格化、創意性的審美受到關注。由上海大劇院、半度音樂聯合制作的《燕飛來·今人古樂會》4月上演,是“隐藏系列”最新演出,将傳統古曲和古典詩文演唱結合,邀觀衆“耳觀”一幅“遊春圖”。
如今,從國有院團到民營院團,全國各省市都在傾盡全力原創,創作的腳步始終沒有停下。然而,原創有風險,怎麼才能撥開雲霧,在衆多原創中挑出精品力作?
“國有院團我更看創新性,他們不缺國家級的主創和演員,不缺藝術性,也不缺錢,缺的是打破傳統的創新精神。民營院團我更重藝術性,他們有闖勁、有膽識,如今中國原創音樂劇出現井噴,很多作品正是來自民營院團。他們有屢敗屢試的精神,真正開始關注藝術性後,很快就得到市場認可。”
張笑丁說,上海大劇院對好作品的判斷來自二十多年的經驗積累,看劇本、看主創、看制作人,是一種綜合性的标準,“如果檔期很滿,一定要取舍,我們一定會主動争取好作品。”“上海大劇院多年來對品質的追求,也會吸引更多好作品來演出,大家都想在上海立住腳跟、打響口碑。”
藝術處處起舞,演藝新空間提升活力
New Box小劇場、A+藝術空間——上海大劇院的這兩處演藝新空間,也将在春夏演出季顯露差異化營運特色。
由上海大劇院與大麥共同發起的新商業音樂劇作品孵化及音樂劇創作人才培養項目——Fly Plan,是上海大劇院創制中心正在營運的項目之一,首部原創音樂劇《成為母親》已進入商業孵化階段,劇本朗讀也已在New Box舉行。去年揭幕時,New Box釋出了首個駐場演出計劃“New Box音樂劇Gala”,而“New Box新聲單元”也成為上海大劇院創制中心發現新聲、培育新作的專業平台。
A+藝術空間包含上海大劇院劇場以外的主要公共空間,有咖啡廳、藝術商店、親子閱讀館、長廊展區,會定期開展藝術市集、講座、工作坊、親子閱讀、美術展等文藝活動。
“開FUN、釋FUN、綻FUN”,去年,上海大劇院創設了300FUN文化藝術周,主陣地設在A+藝術空間,一炮打響。今年,300FUN藝術市集将在人間四月天再次舉行。
有“綠屋”之稱的大咖室·咖啡廳,将繼續推出與劇目相關的獨家産品,近日為音樂劇《搖滾浮士德》量身定制的兩款限時特飲BLACK與WHITE,便在演出期間銷量走高;“一日店長”也将定期舉辦,邀請藝術家擔當代班店長和咖啡師,通過咖啡講述舞台藝術的故事;“咖啡戲劇”環境互動演出還将與咖啡廳環境高度結合,帶來新作。
“有禮有劇·藝術大玩家”是上海大劇院與觀衆一期一會的“藝術雲派對”。每月27日,表演藝術嘉賓、劇院員工會亮相直播間,為文創好物帶貨,“愛上莎士比亞”系列收納袋、“筷藝人生”白瓷碟筷套裝、“藝氣風發”玩趣口罩、“生活家LIFE”系列瑜伽墊、“中國有戲”飛躍聯名國潮小白鞋和T恤受到熱捧。
今年元旦開始,上海大劇院藝術課堂啟動“下一站,劇院”系列文化沙龍,每周末邀請藝術家、文化人、建築師、樂評人,擔任“時空列車”的列車長,帶領大家進行劇院環球之旅。
随着“雙減”落地,上海大劇院将在周五下午推出面向上海市各中國小學生的劇院體驗項目“藝術之旅”,集“劇院導覽+藝術體驗”,将課堂搬進劇院。
同時,女高音歌唱家和慧首開“歌劇聲樂藝術課”之後,“大師系列公開課”将有各個藝術領域的大師陸續加入,觀衆可以近距離感受大師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