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人的村莊》20多年來再版 50多篇文章入選中學國文教材和試題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10多年前,散文家劉亮程前往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旅行,這是英雄江格爾的故鄉。該地位于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羊道遍布每一片山谷草原,那是羊走了幾千幾萬年的路,深嵌在大地。”他深受震撼,跑遍草原和山區,認識了許多牧民。

《一個人的村莊》20多年來再版 50多篇文章入選中學國文教材和試題

自那時起,劉亮程開始讀《江格爾》,他念念不忘這片草原,“在那些古代的夜晚,在茫茫大草原上,一群人圍坐,聽着這些說唱,一直聽到月落星稀,東方發白,都毫無倦意。”他感動于史詩的天真帶給部落的希望與力量,感慨于人類的童年時代對時間的絢麗想象,自此萌發出一個念頭,“寫一部天真的小說。”10多年來,這個念頭由初生漸至擴大,最終成為長篇小說《本巴》。

《本巴》以《江格爾》為背景展開,另辟蹊徑再創現實,以追溯逝去的人類童年。寫作這部作品,劉亮程仿佛回到童年,稱《本巴》是他寫得最愉快的一部小說,“也是我寫給自己的童年史詩,是我寫作曆史中最天真的一次。”故事的主人公是幾個孩子,搬家家,捉迷藏,做夢夢,孩子們把殘酷的戰争生活,做成好玩的遊戲。在遊戲的程序中,奔往25歲的聚會,從四面八方的時間裡,一一歸來。

《一個人的村莊》20多年來再版 50多篇文章入選中學國文教材和試題

劉亮程中專畢業後做過農機管理者,20歲時寫過詩,30多歲在烏魯木齊寫出散文《一個人的村莊》,50歲後又從城市回到鄉村,建了書院,自封院長。他種地、栽花、養狗、喂雞,也依然在寫作。2014年,他以一己之力建立新疆首個藝術家村落菜籽溝,傾力打造木壘書院,切身踐行且耕且讀的生活方式,堪稱“當代陶淵明”,在理想與現實間詩意栖居。

《一個人的村莊》20多年來再版 50多篇文章入選中學國文教材和試題

與此同時,由最新小說《本巴》領銜的典藏版“劉亮程作品”,也由譯林出版社獨家推出。包括小說《本巴》《虛土》《鑿空》《捎話》,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在新疆》,訪談随筆集《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7種,囊括劉亮程全部重要作品,完整呈現劉亮程創作全貌與精神世界。閑心、童心、恒心、真心,是謂劉亮程“心靈之書”。

《一個人的村莊》20多年來再版 50多篇文章入選中學國文教材和試題

劉亮程

《一個人的村莊》是劉亮程的代表作,感動無數人的生命之書,78篇元氣散文,如風吹拂靈魂。這本書深受中學生推重,50多篇文章入選中學國文教材與試題。在《寒風吹徹》中,“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一句,深刻影響了幾代學子。此次《一個人的村莊》新版,也是面世20多年來作者首次修訂,校訂了原稿中62處地方。

評論家王春林說,劉亮程是一位被散文的名聲所嚴重遮蔽了的優秀小說家。從《虛土》《鑿空》,到《捎話》《本巴》,他的全部長篇小說,可以說一部有一部的獨一模樣,既有真切的現實關懷,更有出人意料的非凡藝術想象。

(本文配圖均由譯林出版社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