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感冒任其自愈,是不是不負責任?這對父母為此大吵一架!

有位媽媽向我訴說了她的經曆:

孩子打噴嚏、流鼻涕,明顯是感冒了,媽媽說要趕緊采取措施,孩子他爸卻怪媽媽,說感冒會自愈,亂吃什麼藥?“感冒吃藥7天好,不吃藥一周好,自愈還能鍛煉身體的抵抗力呢!”為此,夫妻倆大吵一架。

寶媽問:孩子爸爸說對了嗎?發現孩子感冒了,該什麼都不做,讓其自愈嗎?

我回答她:爸爸的話,又對又不對。為什麼呢?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經常困擾父母的小問題。

孩子感冒任其自愈,是不是不負責任?這對父母為此大吵一架!

正确之處:感冒不用亂吃藥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感冒吃藥7天好,不吃藥一周好”這句話。感冒屬于“自限性疾病”,也就說這個疾病,即便不采取治療措施,對于身體素質好的人來說,也是可以通過人體的免疫力達到自愈的。

首先,感冒沒有特效藥。現代醫學認為,感冒的緻病因素是病毒引起的,現今仍然沒有很好的特效藥。在臨床上,抗病毒藥物也往往沒有針對性,或者會出現療效不佳的情況。一般來說感冒能吃的藥,隻能消除症狀,并不能根除疾病。而且,孩子的感冒發展是很快的,家長往往也很難準确地把握。

另外,在現代研究中也發現,很多的藥物對于兒童尚未發育完全的身體來說,是不友好的、是有害的。

是以剛剛出現感冒苗頭時,最好不要亂用藥。孩子若隻是打噴嚏、流鼻涕等情況,就算把孩子送到醫院去,醫生也會認為不需要處理的。

孩子感冒任其自愈,是不是不負責任?這對父母為此大吵一架!

錯誤之處:不用藥,不等于不幹預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幹預,不等于趕緊吃藥;不趕緊吃藥,也不等于不做任何處理,任其感冒發展。

有人總覺得,感冒是自限性的疾病,沒有特效藥、全靠自身免疫力痊愈,反正都能自愈,為什麼還要幹預它呢?其實,這樣說是忽視了“自限性疾病也是病”,歸根到底還是跟人體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态有關。身體素質差的人,感冒後不僅自愈時間更長,而且可能無法自愈,還會發展為其它疾病,比如支氣管炎和肺炎等。

對于身體“成而未全、全而未壯”的孩子而言,感冒尤其不能不管不顧任其自愈。

孩子為什麼會感冒?因為主要和兩個髒腑的健康狀況有關:一個是肺、一個是脾。肺衛不固,不能抵禦外邪;而“脾”是“肺”之母,當脾功能的低下,對肺的滋養便不足。

是以,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感冒了,任其自愈就好。感冒的打噴嚏、流鼻涕這些看似不嚴重,但實際孩子的肺和脾都在或多或少受到傷害。不幹預,很容易讓感冒加重遷延,即便疾病康複後,因為體質得不到調理,他的身體就像是“掩不嚴實的門”,很容易反複感冒,甚至出現“不長肉、不長個”或者“長得慢”的情況。

是以,在不用藥的情況下,對寶寶的感冒進行早期正确幹預,才是更好的選擇。一方面,完全沒必要那麼心急地打針吃藥;另一方面,采取一些溫和有效的措施來提高身體免疫力,這才是讓感冒“完美自愈"的最好方式。

孩子感冒任其自愈,是不是不負責任?這對父母為此大吵一架!

及時發現、正确幹預、這套方法萬用萬靈

有效遏制感冒,要在剛剛發現感冒苗頭(如打噴嚏、流鼻涕的時候)及時幹預、盡早操作。越快越好,盡量在半天之内就要采取措施。

這是因為,對孩子來說,寒邪入裡化熱是非常快的,通常就是半天到一天的時間。早上受涼,下午可能就就開始發燒了。而一旦入裡化熱,孩子不但會更加難受,而且還會用上攻伐較猛的藥物,對孩子身體本身的損耗是很大的。

是以,一旦發現孩子有受寒的迹象,家長不要猶豫,不要等,更不要犯懶,馬上要幫孩子祛除外邪,使感冒縮短程序、減輕症狀、不往嚴重發展。針對感冒初期的正确應急措施,我之前已經說過很多遍,這套方法,簡單易行,萬用萬靈。

1、及時予以解表祛風散寒手法:頭面4大法、推三關各100-300次,可以一發現有感冒苗頭就操作,1天操作2次都沒問題。

2、趕緊泡泡腳:泡腳是感冒第一時間祛除外邪的有效辦法,此時推薦用“健兒抗感沐足方”,快速消除抑制感冒最為合适。

3、來一碗紫蘇湯祛風散寒:用開水将紫蘇葉燙2~3分鐘,然後給孩子喝,這個辦法祛風散寒最快速有效。

這套措施能做到既不盲目用藥、過度治療,又非常友善,馬上就可以上手操作,及時應對,基本上孩子的感冒要麼馬上退散,要麼會縮短病程,不往嚴重發展。關鍵是,爸爸媽媽也不必為此産生分歧和争吵啦。

繼續閱讀